•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反思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时间:2020-11-14 08:07:5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文章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目前尴尬处境的分析,反思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提出了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新出路。
     
        关键词:大学语文;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教育部将高职教育培养人才定位为培养受过高等教育而又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语文教育必然要随之做出自己的调整,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导致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尴尬处境的原因
     
        目前作为人文基础学科的大学语文课程已处于边缘状态,许多大学已经取消或者根本没开设过大学语文。不重视的原因在于从社会需求来说对语文能力缺少硬性要求,再加上现实利益,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较之普通本科院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工具意识”的影响
     
        所谓教育的“工具意识”即仅仅从掌握和运用工具的角度来看待文化的功能,并由此在传授知识和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重视传递“工具”而忽视人文教化。教育的“工具意识”在市场经济中不断被加强,这本身并不构成问题,问题在于,作为一种完整的教育观念,应既有“工具意识”,也应有“教化意识”,而且应当自觉地保持两者的平衡和协调。否则,势必使教育观念陷入某种片面之中而导致教育的失误。
     
        在“工具意识”影响下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心日益偏向于智力和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人文教化,是强调文化的“工具价值”而忽视甚至挤压文化的精神价值。从培养学生素质的角度看,在“工具意识”影响下的教育导致了不容忽视的后果:形成极强的“工具-功利”意识。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的局限
     
        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因此,全国各省的高职院校采取“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种瞄准职业或职业岗位的需求、强调职业技能的“专才”教育定位的理解,往往因为注重强调学生技术、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呈现了明显忽略的倾向。多数高职院校重技能、轻素质的教育定位,使各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一落千丈,使高职大学语文教育陷入了困境。
     
        (三)多年来大学语文课程自身的定位不清晰,教学方法单一,教材落伍
     
        大学语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连教学者本身都不清楚这门课程到底是高中语文的延续还是全新的脱离了中小学应试教育观念的语文教育,对自身的定位非常不清晰。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我国当前空前繁华的学术研究脱节甚远,虽然几易教材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严重束缚;
    仍然没有冲破应试教育的模式。目前各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由重点高校中文系教师主编。导致各种版本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存在着通病,即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
    缺乏针对性、实用性;
    注重知识的传播,忽视文化的传承。
     
        现今的高职院校大多由原来的中专、中职学校转型而来。许多语文教师习惯于一味强调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虽然也有一部分教师逐渐意识到教材的不合理性和教学方法的不适应性,然而要么无所适从,要么选择逃避。教材的不合适与教学方法的失当导致高职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时兴趣索然。
     
        二、反思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文化积淀在人身上,构成后天习得素质的基础部分,不是工具,而是文化的底蕴。因此,大学教育应当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自觉的“以文教化”的过程。而大学语文,正是承担着这种教育任务的基础学科。
     
        反思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人”何以能够“成人”!“人”是一个多维度的存在,优秀的人才不仅仅表现为多才多艺,知识渊博,更重要的是心智是否成熟、思想是否深邃、精神是否崇高、情感是否丰厚。高职学院学生的普遍情况是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对人文的理解基本处于浅层次水平,不能独立地准确地自我判定,终将成为“工具型人才”。单向度的“工具型人才”只是拥有外在职业技能而人文素养偏低不懂做人道理的残缺型人才。这种结果决不是现行教育要达到的目的。
     
        更新高职教育思想首先要对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是专业技术优良的工具型人才还是专业技术与人文素养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前者工具型人才是单一的物化的人,是没有自我个性特征没有清晰的个体独立的价值取向的人,而后者则首先是作为一个全面的完整的“人”而存在的,是在岗位上有思想有创新有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教育一定要把握好大方向,面对活生生的个体不能简单地将之培养成有技术没心智的“物化的人”。而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或者说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作用就是让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再是“工具意识”左右其行为的人,不再是一个单向度的人,而是全面的有着丰富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的高素质的人。
     
        由此看来,大学语文教育恰恰是高职院校培养新型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过程中最为重要最不可忽略的人文类基础课程。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重构
     
        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实际上是整个大学语文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关系到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作用以及教学方法等。因为思想认识和规定的不统一,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非常混乱。
     
        在课程设置方面,有的大学把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将之定为公共基础选修课,有的把它列为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各校基本各自为政,没有相对规范的设置。
     
        在课程教学方面,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应当以讲授语言与文学知识为主,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等。另外也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应该由“语言+文学”向“语言+文化”的方向转变,把语文变成传播文化思想的工具与载体。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中有侧重综合文化素质培养的,有侧重写作能力培养的,有侧重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也有侧重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培养的。
     
        语文不仅仅是知识,它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提升和思想上的超越。语言表达当然是人的基本素质必备的一项能力,然而,语言也是承载思想的媒介,它是作为思想的载体出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这样看来,语文的重要作用不仅是让人学会表达思想的能力,更本质的是让人拥有深邃的思想并能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才能成为有着丰富的情感、丰厚文化底蕴和全面素养的人。
     
        如此看来,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有明确的定位。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人文课程,定位应是作为思想文化素质类教育的基础课程,立足精神品质教育这一基点,锻炼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品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尽管不同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素养的侧重点和程度有所区别,但人文教育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统一体系,如果只是零敲碎打或浅尝辄止,缺乏体系化、规模化,就会收效甚微,徒有虚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应以思想文化素质类教育的基础课程定位为核心,建立一种系统化、网状辐射的教育模式,始终以“精神成人”作为课程的终极目标来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也自然而然地随之得到提升和锻炼。
     
        四、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出路
     
        从高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模式的定位来看,要改变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首先要改变对高职教育及其培养人才规格的认识。要认识到,高职教育虽然是以面向生产一线和基层管理岗位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使命,但面对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和员工精神品质的事实,高职院校还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办学根本任务。
     
        从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来看,要改变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就必须将其视为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人”,一个人只有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才能成为一个全面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是我们当代各类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语文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是传承人类文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武器,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特质来看,要改变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就必须对课程本身进行全新的定位和改革,必须切实地从教学出发,改变以往大学语文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不是以获得知识为标准,而是一个人能否在学习中主动地、积极地改造自我,能否极大地发挥他的主体性,能否在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否定中前进。与动物相比,人最大的特性是自我反思的能力,人是具有思想的,人不仅是自然的而且还是社会性的、思想性的存在。人正是具有这样的自我反思的能力,才能不断前进不断超越。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文本的赏析不仅是掌握知识,锻炼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发他们自觉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那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精神诉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突破过去纯语言或纯文学的单一化道路,走学科的综合化道路。要打破纯语言、纯文学的教学理念,要注重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综合性、拓展性和应用性。充分利用文本内容丰富多彩的优势,把现行的“单一型大学语文”改变为“综合型大学语文”的新课程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学科分界,兼顾语文的审美性、历史性、思想性,达到文史哲融通的境界。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真实有效地培养起来,大学语文的教学才能冲出以往的尴尬困境。
     
        协调文化素养熏陶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关系。要突破在教育中存在的“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素养”的错位和扭曲,就必须实现从语文知识向文化素质的内化。教师在课堂上由知识的梳理到人文精神的解读、从文本的情感感染到思想的深层解剖,必须兼顾文化素养的提升和语文基础技能的学习,不能有所偏颇。以思想文化素质的培养为核心,加强语言文字的表达,以“精神成人”为核心,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系列的人文性话题为中心,对接学生的生存情境和当下的生存体验。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置一系列的话题。由文本本身联系到作家的精神状态,由学生的当下生活情境切入到作品思想层面,让学生能够深切体认作者的精神诉求并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的参与,扩充了课堂教学的张力,从人文角度去和学生的生存情境和生存体验搭界,更好地提升和内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这些话题的设置基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和学生的生存情境密切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体现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始终要以人文素质为本位,积极钻研探索和实践,使语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让高职学生感受到与中小学应试教育截然不同的大学语文熏陶。
     
        参考文献:
     
        1、江景平,周钟鸣,朱萍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非中文专业)探索之一[J].中国教育导刊,2005(6).
        2、江景平,周钟鸣,朱萍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非中文专业)探索之二[J].中国教育导刊,2005(7).
        3、董渊.和谐社会语境下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8(18).
        4、周秀林.浅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弱化与重构[J].教育与职业,2008(8).
        (作者单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