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谈信息技术的课堂组织】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

    时间:2019-03-30 03:22:5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和学科特点,从教学准备、课堂组织与生成的处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评价、练习和作业布置等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比较系统的介绍了信息技术的课堂组织过程,对信息技术教学组织过程中存在的一般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课堂组织;备课;高效课堂;教学效果;导入;课堂预设;互动恰当;个体差异;教学评价;激发兴趣;挑战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4-0093-01
      课堂组织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是课堂能否成功的关键。各个学科都很重视课堂组织,因为它体现了教师业务水平和掌控课堂的能力。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更需要有效的课堂组织,由于该学科的特殊性,大多数时间里需要到微机房去上课,这对学生来说绝对是诱惑,所以课堂组织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组织好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有效的课前准备。备课是为上课服务,有效的课前准备能在课堂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的重、难点,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有前瞻性地预计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突发事件等等。也可以简单地说,备课不是形式,备课确实是为了上好课,这样的准备才可能有效,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施。
      我们都知道,备课不外是是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这些我都不想赘述,我想说的是备教材中非常有用的非常必要的就是课堂导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信息技术科课堂来说,课堂导入太重要了,学生每周仅有一节课,短短的40分钟,如果不靠非常有吸引力的导入抓住他们的兴趣,这节课的效率可想而知。不管是采用情境导入还是复习过渡导入新课,一定要抓住学生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或者挑战意识,这样才能使他们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上课不至于分心,才可能谈得上高效课堂。
      二、有效的课堂组织与生成以及恰当的处理。
      不管课前准备的有多充分,课堂预设的有多完美,我们面对的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性格各异,兴趣不同,对学科的理解深浅不一样,再加上有些孩子基础薄弱,要想很好地控制课堂,提高效率,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设计好教学的框架也很重要。如设计教学的流程、组织学生的互动、编制精巧的提问和布置恰当的练习。这一切就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逐步使学生获取新知识。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科学思考,如何在学生状态最佳的时候安排相应的活动。掌握了一些科学性的规律,便会把好课堂教学的命脉,才能把课堂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另外,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有熟练驾驭教材的能力,不能让教材束缚教师。教材的处理,反映出一个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同一节课,教材的科学合理处理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人听后感到有创新,有发展。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对教材能融会贯通,清楚知识的结构和规律,能挖掘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对生产生活的指导,能开拓学生知识视野。教学过程要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符合知识结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知识水平。既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又要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结合;既重视“结论”的教学,更要重视“过程”的教学。
      至于课堂控制有很多技巧,也是需要注意。比如说,眼神、微笑语音高低,必要的停顿、沉默,手势、制怒,幽默风趣的语言等等,都能在课堂上起到很好的效果,对提高一节课的教学效果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需要我们慢慢地去修炼。
      不管怎么安排和设计,课堂是活的,教师必须是和学生互动的,学生始终参与课堂,这就决定了课堂的生成性,这也往往是课堂的亮点所在。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闪光点时,教师不能因为没有这样的预设目标或者是与自己的预设不同,甚至根本就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答案或怕延误教学时间而置之不理,就不假思索地给“封杀”了。相反,教师应善于捕捉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因势利导,顺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给学生提供更为宽阔的思维空间。这样一来,尊重了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从而更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纷呈。因此,随着新知识的出现和对新知识的理解,接踵而来的是相应的思考,思考便会产生争辩,这样的效果也许不是教师所预想的,但这样的场面是可喜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言行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闪光点,并很快地对学生的观点加以挖掘和提炼。此时,教师便是一个支持者和参与者,应创设更浓烈的氛围一起探索。这样的课堂教学就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并能提升思维的质量。
      三、重视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所有学校和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来说,除了来自社会、家庭、文化背景、性别、学习方式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外,还有本学科特有的起点水平差异。解决这些差异不仅要在预设中给予关注,设计开放的多元化学习任务,还要在课堂组织与引导中特别重视,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那些低水平的学生创造一个不易失败的情境,把适合的问题和机会留给他们,同时给高水平的学生提供具体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四、教学评价
      作为信息技术课来说教学评价其实非常重要,但是很多教师重视不够,究其原因总认为该学科的教学时间不充分,学生的练习时间本来就很有限,总认为学生只要能完成练习就不错了,评价大多数情况下就省略了。我认为正因为该学科目前的发展状况,我们更需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这样做不仅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深浅程度,还可以起到激励作用,激起学生的挑战欲,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传统学科中非常重要,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同样重要,我们应该更重视。
      五、练习和作业布置要难度要适中
      作业太简单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太困难完成不了,学生就没有成就感,无法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设计一个难度适中的作业,让学生经过努力最后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这无疑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接受知识。另外,练习和作业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让学生有讨论的时间,让学生生生互助,教师巡回辅导,让学生在作业和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科的快乐。
      总之,课堂组织过程是一个准备的过程。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组织就是要充分备课,做好课堂预设,把备课放在平时,“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积累多了,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相关热词搜索: 信息技术 课堂 组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