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请阐述想象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_在想象和现实之间

    时间:2019-04-26 03:20:2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 徐志摩丰富的欧游经历和所受到的西方文化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展现了丰富的西方人形象。在20世纪初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徐志摩笔下的西方人形象表现出独特性和历史性。这些形象在诗人的笔下完成了对自我和他者的言说,是诗人集体想象和个人经验的总结,寄托了诗人的精神家园和救世理想。考察徐志摩笔下的西方人形象有助于我们厘清西方人形象的历史性表征,以及徐志摩对此的个体化言说,也可以就此更为深刻地理解徐志摩的创作。
      关键词: 徐志摩 游记散文 西方人形象
      徐志摩是“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浸淫了诗人浓厚的浪漫情怀、对自由和理想的追寻。三次欧游经历,以及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素养和西方文化的浸润,使他的创作获得了开阔的视野和无限的外延性。纵览徐志摩的作品,很多涉及了西方人形象,比如他的诗歌《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他的一些游记散文,等等,特别是徐志摩的游记作品为他的形象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当代形象学研究的奠基者巴柔教授就十分重视游记作品,他在多篇论文中论及游记在形象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它与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关系。[1]
      一、表现他者和言说自我
      在1927年和1928年,徐志摩出版了《巴黎的鳞爪》。这部欧洲游记不仅表现了徐志摩对欧洲的印象,也传播了欧洲的文化和艺术,塑造了一个复杂、多面的欧洲形象。[2]这里是浪漫与梦幻的天堂,有着浓郁的艺术氛围,历史遗迹和文化名流给这片土地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巴黎,徐志摩仿佛行尸走肉般孤独寂寞地感慨时世,凭着感情的驾驭,拾取了五光十色的“鳞爪”。“巴黎”,这是一个迷人的字眼,堪称近代人类意识襁褓的城市。这里自然与你亲近,香草、春风、微笑与你相伴。卢浮宫倩影迷离,塞纳河柔波荡漾,咖啡馆里笑声软语,跳舞场上酒香醉人、身姿曼妙。巴黎就是一个梦境,醇醉了诗人。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在纸醉金迷中,作者终究未被巴黎的漩涡给卷了去,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巴黎,亦真亦幻。他在这里结识了被生活压得透不过气的巴黎女孩,以及生活在底层的巴黎画家,等等。作者掀开了巴黎华美的窗帷,看到了浮华背后的普通人的辛酸疾苦。
      英国,是徐志摩受到影响最深的地方。剑桥轻松自由的学术文化氛围正契合了徐志摩的个人气质,康桥的灵性和诗人的体验冲开了他情感的闸门,开启了他的诗魂。1928年,徐志摩故地重游,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写成了《再别康桥》这首传世佳作。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
      在徐志摩笔下尽情呈现的西方人形象中也必然流露出自我形象。每一篇游记散文在诗人的笔下都充溢着满腔的诗情,在对欧洲自然风景、人情风俗的描绘中,展现出作者对于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寻,诗人的浪漫气质诉诸笔端,流转于文字之间。那个“九小时的萍水缘”的巴黎女子,在生活现实的打击之下,开始了对东方的美好向往。面对巴黎浮华的背后,诗人表现出了文化的优越感;然而巴黎女子又在东方遭遇了更大的创伤,东方的美好想象被打破,诗人心灵的舒适状态也被打破。现实里“拘束永远跟着我们,自由永远寻不到我们……”。在《吸烟与文化》中,徐志摩借剑桥文化张扬了一种自由的学术氛围,展现了诗人的教育理想。因此,徐志摩笔下的西方人形象是他在西方现实的基础上对西方文化做出的认同与否定,体现了他所属群体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范式,是对自我的隐喻性表述或象征。
      二、集体想象和个人经验
      谢夫莱尔说,游记说出了撰写者的精神、心理结构,常能揭示出对异国的先入为主的看法——集体描述。同时,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相互间的曲解、夸饰和想象是必然的,因此,形象服从的不是写实定律,而是民族想象的有效性和合乎逻辑性。[3]所以对于形象学的探究不应着眼于形象的真实性问题,而应着眼于产生作者笔下的形象的历史文化层面的分析。
      同时期,在很多出游欧美的作家笔下,都展现出了西方优越的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巴黎是繁华的代名词,英国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作家只能在这里“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除却集体想象,徐志摩笔下的西方形象也是作家个人经验的总结。徐志摩关于西方的印象一方面来源于前人经验的总结,早前康有为就写有欧游散记,再加上其他作家的各种文字记录,形成了徐志摩对西方的前期想象。另一方面在接触到的各种东西方的文本中,徐志摩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浸染,沉迷于西方独有的文化形式,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徐志摩追寻罗素的故事。当然,文本中所呈现出的西方人形象也离不开作家本身的精神气质和想象的创造。
      布吕奈尔等著的《形象与人民心理学》中表示,形象的产生情感因素胜过客观因素。[4]正因为此,与徐志摩同时代的作家老舍和诗人李金发,他们笔下的英国形象就与徐志摩笔下的不同。老舍在塑造英国形象时更多地描写了英国的国民性,借以反思自己的国民性。李金发在《我在巴黎的艺术生活》中讲述了自己作为弱国子民在巴黎所受到的非人的待遇和歧视。而徐志摩则专注于自己的“精神依恋之乡”——康桥。徐志摩从小家庭殷实,并且是作为留学生出国,他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旅游,去接触大自然。另外,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他接触的都是英国上层社会中的名流,因此他笔下的英国是一个景色优美、科学先进、自由民主的国家。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舍,他去英国是教书,是谋生,他有一种有别于徐志摩的“受压迫”的特殊感受。所以,在塑造英国形象时带有批判反抗意识,他清醒地看到了英国人的丑恶嘴脸和侵略意识。同时期的李金发,去巴黎学习雕塑,在特定的时代,生活学习压力都不小。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由派诗人徐志摩的游记相比于其他作家更具有文学色彩。所以,观察者的政治倾向、社会身份、价值观念、个人性格,还有各种不为人知的潜在因素,等等,都影响着游记者对目的国的观感、态度和评价,以及最终的书写。[5]
      三、精神家园和救世理想
      徐志摩欧游时的西方,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没几年,各国依然沉浸在战争的阴霾之中。英国虽然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蒙受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也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战后的英国经济上虽然获得了短暂的繁荣,但是国内的各种矛盾孕育着1929年的经济危机,浮华的表面掩盖着各种矛盾。虽然如此,西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科技还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学者。而此时的中国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思想的革命和体制的变革蓄势待发,国内局势剑拔弩张。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也打开了国人的视野。在与西方的接触比较中,中国愚昧落后、相形见绌。1922年10月徐志摩离英回国,当时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形势正如火如荼,民众需要获得思想的启蒙和引导。正如茅盾先生所说的:“中国现在正需要拜伦那样的富有反抗精神的震雷暴风般的文学,以挽救垂死的人心。”徐志摩接过了反抗的接力棒,组建新月社,但时时受到攻击。他参与“胡适派”文人发动的与军阀当局争人权、要法治、实现宪政民主制度的一场政治活动,但最后在军阀政府的高压下归于失败,这给徐志摩“自由”的信仰很大的打击。在纷争不止的时代,徐志摩虽然没有走到革命的最前沿,但他追求自由、个性解放,反对旧文学桎梏,砸碎社会枷锁的勇气内合于西方文化。面对无处安放的灵魂,诗人正是在西方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徐志摩在《政治生活与王家三阿嫂》一文中,比较了东西方政治的区别,认为英国的民主政治不像美国人那样是带有感情作用的或者是大吹大擂的政治。他迷上了英国的政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作者的诗性得到了激发,政治理念得到了改观。初出国门的徐志摩其文风还是梁启超式的,行文用字还颇显中国古典特色。在英美留学以后,特别是从英国回来以后,文风突变,情趣幽默,这不能不说是受到了西学的影响。从主修政治经济学到投身文学,徐志摩身上的文人气质,以及所受到的西方诗人的影响,让他主动担当起了守护人类精神家园的重任。面对战争环境下人民濒临绝境下的生活,徐志摩写了很多作品去批判社会现实,去倾吐心中的压抑与愤懑,表达对下层人民悲苦的深切同情,如《灰色的人生》、《先生!先生》等。在《再剖》中,徐志摩反思自己道:“我恨的是这时代的病象……我不是医生,不会治病;我就有一双手,趁它们活灵的时候,我想,或许可以替这时代打开几扇窗,多少让空气流通些,浊的毒性的出去,清醒的洁净的进来。”
      徐志摩笔下的西方形象是他关照西方文化,并与东方文化相比照而产生的。在他笔下,西方的精神文化是一种新文明的源泉,可以纠正自身文化中有害的观念。而他展现西方形象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对自身文化身份的重构和超越,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自身形象。诗人的理想不是偶然产生的,它正是顺应了中国20世纪初的文化潮流,体现为这个时代的普遍理想。在作家笔下,西方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意蕴和精神家园,寄托着东方的救世理想。
      所以,徐志摩游记散文中展现的西方人形象有其复杂的成因,这些因素同时构成了徐志摩创作的独特性和超越性。
      注释:
      ①梅启波.作为他者的欧洲:欧洲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传播.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第1版):93.
      ②同上,P104.
      ③孟华.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267.
      ④同上,P113.
      ⑤陈晓兰.徘徊于理论与现实之间——20世纪20年代中国旅苏游记中的苏联形象.兰州大学学报,2008,VOL36,(3).
      参考文献:
      [1]柯灵.20世纪中国纪实文学文库:东方与西方.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12.
      [2]梅启波.作为他者的欧洲:欧洲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传播.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第1版).
      [3]姜智芹.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3,(第1版).
      [4]孟华.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
      [5]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

    相关热词搜索: 想象 现实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