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重识大清:大清康熙年制识真伪

    时间:2019-03-26 03:25:2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自幼我就对清王朝很感兴趣,可能是由于时下流行以清朝为背景的古装剧,又或许是因为我读过几部以清朝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而余秋雨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以一种文化的角度去探寻一种文化,写出他心目中的大清,也给了我极大的触动。
      “康乾盛世”是余先生的大主题,而我也对这个时期曾经赞叹有加。全文以避暑山庄为线,概述了一个王朝的浮沉。而康熙,无疑是这条线的源头。在我印象中,康熙是文武兼备、大智大勇、仁义宽厚的开明君主。这与余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我只认识到一个大众化的康熙,余先生在本文中却揭示了另一个康熙的伟大之处――融合汉、满文化,调和民族矛盾。民族矛盾可谓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调和的矛盾,看看中东如今依然混乱的政治关系就明白了。而康熙却以仁慈为杖,虚心为径,点化着刚刚收归、反抗情绪强烈的新子民。这不是一个肤浅的帝王能做到的,它是一个人内心气质与人格的体现。康熙绝不是为了消除汉人的逆反心态而表现出一种假仁假义,相反,他是真正着迷于汉文化,学习汉文化,这使他的汉学功底与造诣甚至高于许多汉人。这是何等伟大的气魄?这又是何等虔诚的膜拜?这更是何等惊人的包容?在民族矛盾面前,他不但不怒火中烧,前去将对立之族杀个片甲不留,反而虚心向对方文化学习!中华民族能维持这种虚心,这种包容,怎会有衰亡之理?
      正因为有此等“内秀”,纵然有吕留良这等老顽固,康熙也不在意。相比之下,雍正写《大义觉迷录》,本意诚恳,强调满汉一体,华夷无别,但言辞间与康熙相比逊色太多。康熙的包容不只是汉学,还有广博的西学。我多少从这位老皇帝身上看到了明治天皇的影子,只不过他只是独善其身,把西学权当是一门兴趣研习,没有推广至全国,离成功只一步而已。令我们愤怒的“闭关锁国”在余秋雨看来却排除了康熙的罪名,而把罪名加给了他的孙子。其实,纵然康熙年间有通商,也是微不足道的。倘若老皇帝能把对待汉学与西学同等,也许中国早就完成了工业革命。
      事实是,老皇帝的开明包容,全被自己疼爱的孙子否定了。
      不能说乾隆无能,但他晚年确实糊涂。养了个和坤也就算了,可他还同时拒绝了历史的潮流。19世纪的欧洲,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正要他老人家跑的时候,他却坐下来自我陶醉,还完全不知“天高地厚”地教训英国国王。在他看来,中华大地,地大物博,不需欧洲那群野蛮人的东西。
      一个人错误的意识,决定了一个文明同期的落后。
      避暑山庄依然秀美,却笼罩着一层凶兆,打猎的不是康熙,而是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
      清朝的衰败,在乾隆死后开始加速。
      余秋雨在文中没有详述这段历史,只是大致罗列了几个君王的名字,直到一个无知的女人――慈禧太后。这个老太婆彻底葬送了大清的最后一点希望。然而她的无知与麻木又与那个王圆椽有什么区别?一个有权,一个无权罢了。两人印证的是那个时期一个民族的麻木与无知。
      于是,清王朝无可避免地灭亡了,历史不会同情任何人。而文末作者提到了王国维之死,把这郁结的民族悲情转向一种迷失了文化的悲情。我仿佛看到王国维站在湖边,眼中充满失落与无助,因为湖底就是他为之生存的文化王朝――大清。这才是余秋雨真正感到悲凉之际,那是一个文化由兴到衰的悲凉,一个被遗忘甚至唾弃的王朝的悲凉,也是一个文人面对旧迹发出的由衷的感慨。
      大清已然被历史打入万劫不复,而它的文化,却使为之着迷的人流连。■

    相关热词搜索: 大清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