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红与黑主人公于连人物形象分析_红与黑中时空的转换对主人公于连悲剧命运的揭示

    时间:2019-05-15 03:15:5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红与黑》中的于连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于连通过自身的努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民出身的青年如何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尽心机的不断向着权力的顶峰攀登,然而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决定了他最终也无法计入上流社会的人生历程。在于连短暂而又非同凡响的一生中,按照小说中出现的地理位置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三种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逐步影响和塑造了于连的性格,同时也注定了于连自身悲剧性的命运。
      初次接触上流社会,锋芒乍现
      由于精通拉丁文,于连被贵族出身的德·雷纳市长聘用,成为三个孩子的家庭教师。自此,于连展开了他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维护自我尊严的奋斗历程。在德·雷纳市长家担任家庭教师是于连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机遇。此时的于连对这种封建等级制度无比的忠诚而又敏感。在市长家里,他第一次的感受到了地位不同,阶级差异多带给他的巨大精神刺激。他唯恐自己平民出身而受到上层阶级的轻贱。听到市长许诺给他的薪酬和待遇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是“我不愿当佣人。”第一个问题是,“我跟谁同桌吃饭呢?”
      他看不起市长先生,因而通过追求市长的妻子德·雷纳夫人来实现自己对市长这种新兴小资产阶级的报复。书中有一段他此时的心理描写:“于连虚荣心作祟,继续想到:“我必须把这个女人弄到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万一我发了迹而别人指责我当过家庭教师这种卑劣的工作时,我便可以说,完全是出于爱情,我才屈尊俯就。”由此可见于连当时并不爱她,只不过想要模仿自己的偶像拿破仑,像他那样勇敢无畏。事实上,这不但满足了他对上流社会的报复,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满足了于连自己的虚荣心。此时市长家这一地点,就象征这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一个缩影,在征服了德·雷纳夫人之后,于连的野心更加膨胀,他不再满足于自己的成就,原来质朴纯真的青年开始变得虚荣和伪善。
      神学院里忍辱负重,被尔虞我诈的环境同化
      于连和德·雷纳夫人的奸情被发现之后,于连迫于无奈来到了贝尚松神学院学习,这段神学院的经历在他的性格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为他最后的悲剧性命运埋下了伏笔。
      在欧洲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神学院一直是封建社会的中流砥柱,随着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被流亡海外,神学院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如果说,于连在德纳尔市长家还曾有过傲慢的反抗,那么在各种派别相互斗争利益纠葛不清的神学院里,他不得不收敛起自己的锋芒。为了成功,于连不惜以伪善对付伪善,在贝藏松神学院这个到处是伪善的地方,他“扮演一个崭新的角色”,把内心的隐秘埋藏的很深。但是这些虚伪的行动,又使他凄苦得嘲笑自己,其实于连对虚伪的神学院时充满了疯狂的愤怒的 他的虚伪深处,是心底里正直善良的一面。
      然而他明明憎恨厌恶其他教士们的这些卑劣行径,却忍气吞声的适应他们,他明明是拿破仑狂热的追随者却要扮演成虔诚的教徒,通过孜孜不倦的研究神学来博取彼拉尔院长的赏识。这些伪善的表现无一不是他为了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而伪装出来的。小说中一开始描写神学院时“一道宽大的楼梯上了两层,扶手是木做的。楼梯板弯曲变形,往与墙相反的方向倾斜,似乎随时会塌下来。一道小门,门上有一个公墓常见的白木黑漆大十字架。……刷过白灰的墙壁上挂着两幅因年深代远而发黑的大油画。整座房子笼罩这死一般的寂静。”这种对环境描写的渲染,也营造和暗示出神学院阴森恐怖的氛围,在这里利欲熏心的神父们个个都是道貌岸然的无耻之徒,教士们出于各自的利益互相猜疑,告密,谄媚,和排挤。在这种环境下,于连身上的那种正直和善良更被消磨殆尽。于连自己也变得更加伪善自私。他的全身都浸透了伪善的气息。这时候的于连早已不再是在德·雷纳家庭教师的那个略带纯真的青年了,而是逐渐蜕变成一个充满谋略和伪善的野心家。司汤达通过两个环境地点的转化,也传神的描绘出来了于连这个平民青年性格的不断变化。通过彼拉尔神甫的赏识和推荐,于连走进了德·拉摩尔侯爵家,他的悲剧性命运也开始了不可逆转的前进。
      侯爵府里经受贵族熏陶,蜕变成伪君子
      小说中在于连初到侯爵府描写到:“侯爵领于连走进一个金碧辉煌的客厅。……客厅富丽堂皇,于连目不暇接,竟听不到德·拉摩尔先生在说什么。” 可见,初到侯爵府时的于连仍带有些许外乡人的气质,但为了功成名就,于连凭借着自己勤恳的态度和超群的记忆力获得了德拉摩尔侯爵的赏识。此时于连已经变得相当成熟,处理侯爵交给他的事务也变得更加世故。上流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更加激发了他的野心,也加深了他对上流社会的鄙视和不屑,同时也坚定了他成就一番伟大而光荣的事业的决心。
      而他使用各种手段获得马蒂尔德小姐的芳心,并不是源于爱情的力量,而是为了实现自己跻身上流社会的野心。此时的于连已经变成了封建贵族阶级的忠诚奴隶。然而正当他志得意满,踌躇满志的时候,在教会的指示下,市长夫人写下了匿名信,致使侯爵盛怒之下取消了于连与马蒂尔德小姐的婚约。于连走向上流社会的美梦幻灭,盛怒之下,开枪打伤了德·雷纳市长夫人,因此被判处了死刑。
      在监狱里面,于连经过反思,自身的反抗精神又重新体现出了,因而在法庭上的陈词时说道“……先生们,我本没有荣幸属于你们那个阶级,你们在我身上看到的是一个农民,一个起来反抗他卑贱命运的农民。我对你们不求任何的宽恕,我不抱任何幻想,死亡在等着我:它是公正的。”毫无疑问,这是于连最后也最热烈的反抗,是一个勇士用蔑视的眼光和年轻宝贵的生命挑战上流阶级最决绝的反抗,虽然他短暂的人生最后以悲剧收尾。
      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红与黑》一书中,地点的不断转化,体现和揭示着主人公于连自身各种欲望的追求,而三种不同欲望,最终都指向一个归宿,就是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而这种追求贯穿着小说的始末。而由于于连这种不合当时社会环境的追求,最终导致了他悲剧式的命运。
      注释:
      [1]《红与黑》人民文学出版社99年一月第一版
      [2]兰胜敏,《《红与黑》中于连的性格发展历程》 ,沈阳教育学院2010年第十二卷第五期

    相关热词搜索: 揭示 主人公 悲剧 转换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