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北大最美的十棵树】 三角地 丛治辰

    时间:2019-05-14 03:25:0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北大里面,人有俗人,但树无凡品。   世间的生灵惟有树既诚笃,又灵动,没有不美的。所谓“最美”决不是对其他草木的贬损,只是单出于某时某刻的感兴,或者不知不觉间的“比德”。
      
      1.三角地的柿子林。
      
      这是一些早已被消灭的美丽乔木。
      霜白而秋实,万柿如灯,说不出的璀璨和温暖。当三角地柿子林和图书馆东草坪被铲除之后,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前兆(omen),或许校园歌手早在弹唱wind of change 的时候就已经忧郁地预言了。
      东草坪弥散的是静穆之气。东草坪的松柏,伫立的姿势像望羊的儒者,像严冷的隐士,它们像是在庇护或守望着什么,这种护望如履薄冰,如临大敌,而且似乎朝不保夕。
      柿子林散发的是蓬勃之气。高挂的柿子总让我想起五六十年代的宣传画里青年们的脸颊。那种气色是如此饱满,就像是神在他们的灵魂里涂了一层金子。
      走得太早的人没有亲历那种怅然。来得太晚的人无法想象它的美丽。你说北大总是要变的。我说你错了,这不是变。变和化是不同的。宋朝人读四书,蒙元人读四书,甚至八旗人也读四书,四书是道路,不同的只是行者的脚,这叫变;若宋朝人读四书,至元朝读密经,至清朝读新约,这就不是变,是化。
      北大还怕变吗?北大本自戊戌变法中来,康有为说得好:变则通,通则久。北大是一直在变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北大所宗的东西如果也变了,那就是化,北大也就不是北大了。
      北大所宗的是什么呢?
      我不知道,就如同我从来没有吃过柿子林的柿子,我曾想象过它的味道,四分甜带着六分苦涩,因为它必定受了很多风霜。
      
      2.西门南华表的银杏。
      
      这是北大最壮观的园林布局。轩楼朱阁,飞檐嵯峨。如果不是这棵银杏生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枝雄干壮,外秀慧中,怎能压住这里的氛围。
      清秋气穆,灿然的落英和白果,陨堕如雨,仰首其下,觉得她占满整个天空,并且如同天空一样有尊严。
      不知是不是帝苑式的格局对这颗银杏产生了影响,她透出不可匹敌的王气。左近的华表是从圆明园弄过来的,还有风传说为了重修圆明园,有人要“讨”华表回去。清王朝真正的余烈到底是在残垣断壁的圆明园,还是在“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的太学遗脉呢?
      
      3.静园草坪的松树。
      
      北大里面松树很多,但大多背景芜杂。松树不是樱花,不适合成群成片地观看。就像梅树一样最能在清冷孤寂处见出夭矫的劲质。
      静园草坪原来种了很多果树,后来拔掉栽草,成了如今的样子。
      前面轩敞的草坪作望景,后面平整的纪念碑作幕墙,几颗白皮松掩映俯仰,退让合度,如静如舞,其色如玉,其默如宣。
      
      4.一院到六院的爬山虎。
      
      北大的黛瓦青砖营造的是冷静的调子,冷碧的爬山虎会让很多建筑显得有些阴森。这里因开阔的静园,独享了朝朝暮暮的阳光。沧桑的十二面人字形山墙上,生长着这些每年都有青春的植物。就如同十二张宣纸上,爬山虎如墨色,或横或斜,或皴或染,有时碧绿如泼,有时疏影婉约,是北大造景中的神来之笔。有点讽刺的是,北大园林中最精彩的部分要么是明清的遗迹,要么是当初外国设计师的意匠。
      
      5.临湖轩的竹子。
      
      北方的竹子在筋骨上不入流,但风色却有独到的地方,所谓“绿肥”。这在下雪天就格外精神,森郁的竹丛,冷碧的叶子上承着厚雪,很能激发文人之想。难怪当年在燕大的冰心选在这里举行婚礼,她的文字那么晶莹明爽,就像被雪澡过的竹叶。如今被书商包装过的北大才女如走马灯换了无数代,没有人能写出“雨后的青山像洗过的良心”这样剔透的句子,才高如张爱玲,也得暗服冰心的真。
      
      6.未名湖南岸的垂柳。
      
      湖畔栽柳是亘古不易的良选。柳树的婀娜流动与湖面的平远宁静相洽,柳丝的垂线与涟漪的横线相得。
      北大的园林其实非常局促,若不是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头罩着,未名湖或许早被改成五星酒店前的钓鱼池了。
      但就是在局促和喧闹中,未名湖区的营造运用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妙手,真的做到了小中见大,咫尺千里的效果,那么小的一片水面,却似乎有走不完的湖岸,看不尽的明灭。荡漾的湖水才是北大流动的圣节。
      
      7.浴室南面的梧桐。
      
      这排美丽的梧桐生长在北大最热闹的地段,多少女孩的雨伞上曾经落过它巨大的叶子,多少男孩的短发上曾经落过它滤下的雨滴。多少个酷夏,人们从它们脚下获得短暂的清凉,多少次冲澡,对它们“坦诚相见”。
      梧桐在古诗词中多是凄冷的意象,惟在这里换了面目。树粘人气,它们一定是通灵的。
      
      8.五四体育馆大门旁边的白蜡树。
      
      这颗树斜得很美。就像照水的纳西索斯,简直要一头栽下来。
      其余三季倒不怎么觉得,唯独秋天,一树金黄,如同梵高在蓝天画布上刷出来的。
      
      9.正南门主路两旁的槐树。
      
      主路两边的国槐,排列有序,树冠穹合,如同一条绿色的长廊,每年报到的新生都要从这条路走进来,毕业的时候却从各自的路散出去。北大永远是北大人真正的原点,但如同太阳发出的千万条光线,每一条都是不同的。
      
      10.三教足球场东边的白杨树。
      
      这也是一些被消灭的乔木。它们的遭遇是柿子林悲剧的延续,但不同的是多了些荒诞。
      柿子林被砍是因为要修“世界一流”的大讲堂,所以柿子树可以说是“死得其所”。这排白杨树的死却没换来“世界一流”的体育场,只不过树两边的土场变成了塑胶场地。我们和白杨树都不明白砍树的必要性在哪里。
      这些白杨树对我们那时候的学生有特别的意义。三教那时是北大最大的教学楼,没有空调,锈迹斑斑的窗子,狭窄逼仄的桌椅。多少学生在百无聊赖之时望向窗外,那排白杨树是我们的双眼唯一可以投靠的风景。它们主干雄壮,侧枝如怒发上冲,盛夏之时,绿意磅礴。
      如今,这磅礴的绿意只能偶尔如潮水漫入很多老北大的梦境。
      从回忆的画面开始,到回忆的画面结束。
      或许会给人一种错觉,北大的草木都只在幻境里存在了。这几乎是肯定的。灼热的电锯和冰凉的铲车就像植物们不期而遇的宿命。谁知道某年某月某天经过某个角落,看到某棵熟悉的树横陈泥淖,抑或一无所见,只是一片陌生的空白占据着不该空白的空间。
      
      桓温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北大的编年,若只能写在书上,终是死的;若能写进树的年轮里,将永远是活的。它们美丽的枝条如同穿越历史的手臂,向我们伸展。感喟历史是种高贵的气质。而失去历史路标的人们失去了感喟的能力,也渐渐远离高贵。

    相关热词搜索: 最美 棵树 北大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