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当代雷锋郭明义事迹_从雷锋到郭明义:“雷锋们”点亮兴国之魂

    时间:2019-04-14 03:29:3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在鞍钢,有两名“工友”,在不同年代,创造了同样的传奇。  他们的传奇,让兴国之魂熠熠生辉,简单却又可复制。  辽宁鞍钢有两位最著名的工友,一位是雷锋,另外一位还是“雷锋”——“当代雷锋”郭明义。
      这两个迥异的人,在不同的年代,各自用“助人为乐”创造了抵达亿万人心的传奇。
      不只在鞍钢,在东北大地,在祖国每个角落,甚至在世界不少地方,他们以及更多的“雷锋们”,用真诚、热情、快乐,感染了无数的人,点亮了兴国之魂。
      站台
      他们从同一个火车站出发
      雷锋和郭明义有太多不同,也有太多相同。他们曾被同一双手,送到同一个站台,从鞍钢走向兵营。后来,他们都成为鞍钢乃至整个中国的传奇。
      雷锋和郭明义有太多不同。
      他们生在不同的年代和地方。1940年,雷锋生在旧中国的湖南望城。郭明义则于1958年生于红旗下的辽宁鞍山。雷锋在鞍钢当工人时,郭明义刚刚出生。雷锋的《雷锋日记》为国人熟知,郭明义则凭“如果把钱给别人以后,我睡的觉更踏实”让国人敬仰。雷锋时常在工地、车站、火车上助人,郭明义则20余年献出6万余毫升鲜血。在不同的时代,他们用不同的语言阐释“平凡的高尚”,用不同的方式践行“助人为乐”。
      他们也有太多相同。
      他们都是鞍钢工友。1958年11月15日,雷锋赴鞍钢工作,被分配在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手。1959年8月20日后,到鞍钢弓长岭矿山参加新建焦化厂工作。至1960年1月入伍,雷锋共在鞍钢停留一年两个月。而郭明义自1981年退伍,回到鞍钢齐大山铁矿后,先后从事过6个不同的工作,至今已31年。他们都爱写诗。雷锋1958年8月创作并发表第一首诗歌《南来的燕子啊》。在微博上,郭明义则时常写诗讴歌工作和生活。
      历史的巧合,还让他们踏上同一座火车站,遇到同一个人。
      余新元已经90岁。这名老红军,在鞍山火车站,不知送过多少新兵。而他永远不会忘记其中的两名。1977年1月,时任鞍山军分区副政委的余新元,把郭明义送上了运兵的专列。17年前的1960年1月,同样在鞍山火车站,他把一名鞍钢工人送上军列,他叫雷锋。余新元一定想不到,这两名新兵后来都成长为感动并影响中国的人物。
      在纪念雷锋去世50周年的2012年,在很多人心中,没有任何一座火车站比鞍山火车站更熠熠生辉。站台,是终点也是起点,而今,有太多人以雷锋精神为站台,带自己前往学雷锋的方向。
      历史造就了同样的传奇:雷锋和郭明义,都抵达了人心深处。
      人心
      他们都抵达了人心深处
      他们离开站台后,做了不同的事,活了不同质量和不同长度的人生,但却抵达了相同的地方——人心深处。
      有人费尽心机,追求所谓成功,想把名字刻入历史,却最终徒然。而有些人只有“一个心眼”,时刻把旁人记在心上,做了大量琐碎的小事,但却真正走进并塑造了历史。
      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便是这样的人。50年前,22岁的雷锋因公殉职;50年后,他依旧“活着”,国家和人民从未将他忘记。在时代的更迭中,雷锋精神得到不同的阐释,并不断丰富。和流星般的偶像相比,雷锋之所以依旧“活着”并将长久地“活着”,与他带给我们的温暖直抵人心不无关系。
      同样,郭明义也用朴实走进人心。在一次采访后,央视主持人路一鸣写道:“这是迄今为止,我最幸运的一次采访机会。对面的郭大哥,朴实、自然、风趣、实在,一句官样文章没有,全是大实话。接近他,你绝对会被他感染,把对他的误解全部抛开!”在网上,在微博上,郭明义的直率和真诚,而今已吸引了640余万粉丝,据记者粗略估计,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天6万人的速度增加。在现实生活中,以他名字命名的爱心团队则已遍布全国17个省市。
      雷锋曾说过:“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郭明义也曾直言:“是党员,宣誓了!就得按照党员标准去做!如果做不到,就不当。”相比发自内心的“豪言”,更触动人的,是他们的“渺小”。正如郭明义最喜欢的《雷锋日记》中的这段: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丝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无论一滴水、一丝阳光,还是一粒粮食,都给人希望,让人快乐。同样,在“助人”之时,“雷锋们”也自得其乐。
      快乐
      他们的快乐干净而单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很多人目光游移,手上戴着佛珠,祈望上天降下幸福之时,“雷锋们”却用热诚、真诚、阳光,温暖你我,也使他们自身快乐、幸福。
      雷锋的年代,物质奇缺;郭明义的年代,焦虑横行。但这丝毫阻挡不了他们的快乐,阻挡不了他们的幸福。
      有人说,只有理解了雷锋的快乐,才能理解雷锋。
      雷锋是快乐的。在日记里,在留给他人的赠言中,在照片上,无不透露出雷锋的快乐和阳光。在快乐中,他“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是自己的幸福”、“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在阳光中,雷锋做到了“一辈子做好事”。
      郭明义是幸福的。把工资收入“一半还多”捐出去,无偿献血量相当于自身血量10倍的他,极为满足和幸福。在一首诗歌中,郭明义写道:“这又是一个喷薄欲出的黎明”,并以“我永远坚信,面朝矿山,春暖花开”结尾。内心不幸福的人,无法从日复一日的矿山工作中感受到“喷薄的黎明”,看到“春暖花开”。
      “助人为乐”,说来简单,做来却难。只有自身快乐,内心得到奖赏,才会成为一种自觉,“做一辈子好事”,才会毫无保留地奉献。情绪是有感染力的。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在助人中得到并传递快乐,极为有益当下和谐社会建设,有益“人心和谐”。另一方面,在“做好事需要带摄像头”的舆论环境中,如何让“雷锋们”多得到快乐,而不是得到“担忧”和“麻烦”,成为政府部门亟须面对的课题。
      奉献,带给雷锋和郭明义无穷的力量、快乐和自豪。相信,在“学雷锋常态化”之后,更多的人会在助人中,得到新的力量和真正的愉悦。
      灵魂
      他们的精神点亮兴国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可亲可感的“雷锋们”则将这兴国之魂点亮。相信,在学雷锋过程中,更多的灵魂会被点亮。
      “雷锋”不只一个雷锋,“当代雷锋”也不只一个郭明义。“雷锋们”的名单,还包括时传祥、向秀丽、王进喜、徐虎、朱伯儒……他们有的闻名,有的无名,遍布在祖国的各个角落。雷锋精神则不只抵达了人心和时光的深处,也抵达了空间的广度,走向了世界。
      十七届六中全会形成的决议中有这样的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这个价值体系系统性理论性极强。然而要抵达人心,方便学习,必须要有可亲可感的载体。而“雷锋们”则正是这样的载体,雷锋精神这块核心价值体系里的瑰宝,点亮了兴国之魂。
      学习雷锋将常态化。2月27日,雷锋和郭明义共同的组织——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宣传部,向社会公布了包括“成立雷锋精神研究的学术性社会组织”在内的9个方面的学雷锋常态化项目。
      而在此前一天的2月26日,“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学雷锋系列活动”启动。
      在一次随机的街头采访中,北京街头一名蹬着三轮车的流动售书商贩告诉记者,“我最希望,学雷锋从官员做起。”毋庸置疑,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是中央号召的题中之意。
      还有分析指出,常态化学习中,除了满腔热情,合适的形式同样重要。“一日之内十几拨人匆匆慰问同一家敬老院”等形式化现象,应该规避。
      雷锋和郭明义,他们做了很多的小事。同样,学雷锋时,未必非要宏大的效果。力所能及,从关心身边人做起,从做好手头工作做起,从朝路人递去一个微笑做起,便是在不经意间靠近了伟大灵魂。
      雷锋精神,需要我们仰视,它能带来“一次次心灵撞击、洗涤”。
      学习雷锋,却需要我们低头,因为他的行为微小、简单又可复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热词搜索: 兴国 点亮 之魂 雷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