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浅析先秦儒道思想的和而不同_和而不同议论文800字

    时间:2019-04-11 03:12:5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长久的认为儒道是很大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思想文化,“君子和而不同”,同样的,虽然儒道两家学派在主体上有着很大很多的差别,但是二者还是有一些相似相关的观点。下面本文以《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四部作品为例对儒道学派在名利方面、统治者方面和渴望和平三个方面的态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儒道思想 和而不同
      长久的认为儒道是很大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道家思想的消极出世独善其身,而在《庄子》里更是批判儒家道德规范和理论价值对人的精神的束缚,如《庄子·大宗师》一章中“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摇荡恣睢转徙之途乎?’”
      “君子和而不同”,同样的,虽然儒道两家学派在主体上有着很大很多的差别,但是二者还是有一些相似相关的观点。下面本文以《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四部作品为例对儒道学派在名利方面、统治者方面和渴望和平三个方面的态度进行分析。
      一、名利方面的外化和淡然:
      道家学派的思想是外化名利的。他们认为名利会引起人的竞争、产生纷争。他们对物欲持批判态度。“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则无不治也。”(《老子·第三章》)本章主旨是无为而治。但也体现了老子对名利的态度: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名利引起人的争逐,财货引起人的贪欲,他们引起了巧诈伪作的心智活动层出不穷,这是导致社会的混乱与冲突的主要原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四十四章》)这里老子论证了身体和名利的关系,说明生命重于名利。但是这里的反对名利并不是放弃对物质文明的追求,而是反对过分的贪婪而不顾及身体甚至生命。
      庄子也有相似的论断:“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且昔者桀杀关逢龙,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庄子·人世间》)庄子指出“名”是人们相互倾轧的原因,并视之为凶器;认为国君的用兵、国家变为废墟人民死灭都是求名好利的结果,而追求名利的想法是连圣人也不能克制的。而在《庄子·德充符》中由无趾口中说出孔子“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这里的“是”就是指名声。
      与之对应的,在儒家学派的著作中也有名利方面的论断。孔子认为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很多的怨恨。“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由此可见孔子认为人们应当看重道义而不是私利,而且行为举止也不要根据个人利益而为,否则就会招致怨恨引起争端。
      孔子是以个人的角度谈名利的,孟子在《孟子》中则是以统治者的治国角度来谈的。“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孟子·告子章句下》)也表现了孟子为国以义,勿以利的观点,以及实行仁义即可王天下,而怀利不仅仅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和麻烦,甚至会导致灭亡。
      二、统治者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道家思想是清净无为的,面对一片混乱、战争迭起的现实,老子深感当时的人们深受战火之苦疲惫不堪,所以老子和庄子对统治者的建议就是实行无为而治,即不用种种法律法规去约束人们,让人们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第十七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老子·第七十五章》)老子在这里提出,老子理想的政治情景是统治者无为而治,政治权利丝毫不给人民以压力。人民的幸与不幸是与统治者的行为有密切关系的,剥削和高压政治会引起政治祸乱。所以老子在提醒当时和他之后的统治者,要善待人民,给人民以福利、实行清净无为的政治策略,避免过度剥削和高压政治。
      “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非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的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应帝王》)这里以有虞氏和泰氏相对比,提出理想的治者心胸舒泰,纯真质朴,德行真实,不用谋权智巧不假借任何名目去要结人心。同时提出,统治者应该游心于恬淡之境,清静无为,顺着事物自然的本性而不用私意,这样天下就可以治理好了。
      道家学派是以不干涉顺任自然的无为方式治国,以治者的无为来给人们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环境使之安逸舒适的生活。而儒家学派则更鲜明的提出治者对于民众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孔子认为若统治者讲究礼节,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统治者行为正当,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统治者诚恳信实,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真话。“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篇》)孔子还认为如果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相反如果他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由此可见以孔子看来统治者的影响力是相当大的。
      孟子也同样认为治者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国君仁慈就没有不仁慈的,国君讲求道义就没有不讲求道义的,国君品行端正就没有品行不端正的,一旦使国君端正了,国家就安定了。   三、批判战争渴望和平
      老子处于春秋时期,当时的周王朝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起。而深怀人道主义的老子对于诸侯国间为了各自私欲而发动的战争深恶痛绝、持批判态度。“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第三十章》)正如老子所说的,战争一旦发生了,战争的发生地就会荆棘满地、一片荒凉,而人民也会受到重大的创伤、生灵涂炭。战争是某些人为了个人私欲获取既定目标的手段。而这绝大多数来说是不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对社会来说只能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外还有“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老子·第三十一章》)体现了老子浓厚的人道主义,老子批判战争渴望和平的思想可见一斑。
      孔子对于战争是很慎重的。“子之所慎:斋、战、疾。”(《论语·述而篇》)但孔子说过“善人治国百年,也可以战胜残暴、免除杀戮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和平的渴望。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篇》)
      孟子说过“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但是战国时的战争相对于春秋时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孟子痛斥那些所谓能为国君辟土地、充府库的良臣并把他们称为民贼。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 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孟子一贯反对靠战争和武力取胜的“霸道”,而主张靠政治和道义吸引人、感化人的“王道”。
      从中国古代历史中也可以看出儒道对古代文人志士的不同影响。儒家入世兼济天下的壮志雄心和道家出世清静无为的淡泊之心虽然不同,但是可以看作是对客观事实两种处世态度,都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这就不可避免的有相似的观点。儒道虽有鲜明的差异,但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是同样深刻而深远的。儒道思想在不同时刻给予人们精神寄托以便他们更好的调和自身和外界的矛盾、更轻松自如的生活。陶渊明、李白、白居易、王维、苏轼等中国文人就是深受儒道思想影响着完成自己的理想、调节自己的苦楚、过着各自的人生。正如“君子和而不同”,多彩的差异又异中有同才丰富绚烂了思想界,给人们更多选择,也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广阔、精神家园更温馨更适合栖息。

    相关热词搜索: 和而不同 儒道 先秦 浅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