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读者因素【古典小说评点理论对小说中读者因素的揭示】

    时间:2019-05-03 03:24:4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与世界、作者、作品共同构成一个循环的文学活动体系。在这一系统中,如果没有读者的阅读与接受,作家的文学创作将失去意义,因而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中国古典小说的评点家们也意识到读者的重要性,提出一些与读者阅读心理相关的理论。这些理论既揭示出小说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隐含的读者因素,又反映了批评家对小说中读者因素的关注。
      关键词:文学活动;评点理论;读者因素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123-02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的观点,“他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1]。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也曾说:“一部文学作品……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2]可见,一个文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作者的创作行为,还包括读者阅读鉴赏的环节,而且作家创作的文本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甚至批评,才能脱离被束之高阁的命运,变成鲜活的审美对象,最终展现其价值与意义。显然,现代的文学研究已经开始重视读者在文学活动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由侧重作者、作品方面的研究逐步转向包括读者在内的整个领域。其实早在中国古代,文人们便已熟知读者对文本再创造的重要性,如“诗无达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等。由于读者在文学四要素的链条上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因此,文学批评家们将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视为己任,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古典小说评点家们,在其批评理论中有着对读者阅读心理较为精准的把握。
      一、运用“闲笔”
      这是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所提关于叙事文学创作的重要技巧之一,即在展开故事的主要情节之时穿插闲散细节或支线情节。插入的情节,表面看起来似乎是繁冗之笔,可能会破坏整个故事的完整性,实质上却能调节故事节奏舒缓有致地发展,衬托小说的情节氛围,同时也起到调动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因此,“闲笔不闲”且往往用于“忙”处。这是小说家在结构小说故事情节时常用的手段,既强化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动态感,又对故事情节起到了舒气杀势的作用。《水浒传》中许多关键之处就运用了这种叙事技巧,如第二十五回中写武大死后,武松从东京回来,并没有马上写他如何杀死潘金莲为哥哥报仇,而是缓缓地叙述他先去县里交纳回书,回到下处脱换衣服鞋袜,戴上新头巾,锁上房门。金圣叹批曰:“完县事后,偏又不疾来,偏又去下处脱换衣服,逶逶迤迤,如无事者,妙绝。县中下处二段,使读者眼前心上,遂有微云淡汉之意,不复谓下文有此奔雷骇电也。此回读之,只谓其用笔极忙,殊不知处处都着闲笔。”[3]还有第六回的夹批:“每写急事,其笔愈宽,子弟读之,可救拘缩之病。”[3]可见金圣叹在评点时已经注意到在古典小说的情节中内存读者因素。除了金圣叹,毛氏父子、张竹坡等评点家在评点古典小说时对此也有揭示。如《三国演义》中写关羽过关斩将,一路上遇到少年、老人、和尚、强盗,作者的描写使小说“点缀生波、殊不寂寞”。毛宗岗的这一评价恰指出小说中的“闲笔”有缓冲故事节奏与读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作用。毛氏父子还在《读三国志法》中概括性地总结出《三国演义》十二条叙事方法,其中一条:“《三国》一书,有寒冰破热,凉风扫尘之妙。”[4]与金圣叹“闲笔”之舒气杀势同出一辙。还有如张竹坡的《金瓶梅》读法四十四曰:“每于极忙时偏夹叙他事入内。如正未娶金莲,先插娶孟玉楼;娶孟玉楼时,即夹叙嫁大姐;生子时,即夹叙吴典恩借债;官哥临危时,乃有谢希大借银;瓶儿死时,乃入玉箫受约;择日出殡,乃有请六黄太尉等事;皆于百忙中,故作消闲之笔。”[5]再者如袁无涯刊本的《水浒传》也提到“急事缓出”之技巧。然而,不论是“于急忙处,偏夹叙他事”还是“百忙之中,故作消闲之笔”都与“闲笔”的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舒缓的闲笔之处让读者心情为之和缓,于紧张之前先有个缓冲的余地,到了紧急之处又使读者心弦绷紧。可见,这一技巧的应用使小说情节张弛有度、刚柔并济、跌宕起伏且紧扣读者心弦。因而“闲笔”理论的提出,不仅表明古典小说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已经隐含了读者因素,也体现出评点家们对读者因素的重视。
      二、设置悬念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往往都怀有一种急于看到下文故事的心理。创作者们深谙读者的这种心态,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设置一些悬念,极大地调动了读者深层的阅读欲望。古典小说的评点家们独具慧眼,通过评点条目将作者所设悬念中的读者因素展现出来。如《水浒传》第八回,在柴进庄内洪教头要与林冲比武,小说并没有马上就写比武,且要吃酒,并要等到月亮升上之时。金圣叹评曰:“说使棒,反吃酒,极力摇曳,使读者心痒无挠处。”[3]简短几字便足以道出这一悬念是作者为吸引读者视线,调动读者的渴读心理而设置。还有第六十一回“薛霸两只手拿起水火棍,望着卢员外脑门上劈将下来”的情节。读至此处,我们既为卢员外捏一把汗,又极想得知后文的结局。金圣叹于此夹批:“故作险笔,惊死读者。”[3]此处延续悬念,延长了读者的审美感知,调动着读者的审美期待,蓄积势能,延宕情节,使读者始终保持一种欲读心理。由上述评点之辞也可得知,评点家们对小说作者通过设置悬念调动读者阅读兴趣的手法极为肯定。
      三、“弄引法、獭尾法”
      这是金圣叹所提,与读者因素密切相关的另外两个评点理论。由于每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期待视野,如果作品写的直白明了,极易被读者理解,甚至与读者的预测完全一致,那么读者就会因为期待指向的畅通无阻而感到作品索然无味。反则如果一部作品能唤起读者期待视野中的预定积累,不断地打破读者的期待惯性,并以出其不意的情节、人物、意境来调动读者的想象,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又不能完全满足,便会带动读者产生更高一层的阅读欲望。因此,小说作者为了创作高水平的文学作品,便会顾及读者的阅读心理,在作品中运用一定的叙事技巧,甚至还安排了“隐含的读者”。评论家们也注意到这一玄机,如毛氏父子在评点《三国演义》时曰:“将雪见霰,将雨闻雷,”即“将有一段正文在后,必先有一段闲文以为文引;将有一段大文在后,必先有一段小文为之端。如将叙曹操濮阳之火,先写糜竺家中之火一段闲文以启之”[6]。这一技巧即金圣叹所指“弄引法”,而“浪后波纹,雨后——即凡文之奇者文前必有先声,文后亦必有余势。如董卓之后又有从贼以继之”[6]。这一理论又与金圣叹所言的“獭尾法”对应。可见,金圣叹与毛氏父子的评点理论既精准地归纳出小说的行文技巧、揭示出小说贵曲忌直的特性对读者的吸引,又展示出评点家们较高的文学素养以及对读者因素的重视。
      四、“预叙”手法
      “预叙”是一种与“设置悬念”相似且又与读者阅读心理密切相关的艺术技巧。当读者阅及小说中的某些情节时内心充满好奇,迫切想得知这些描述所蕴含的寓意,阅读欲望被调动、延伸。《红楼梦》中的梦、判词以及插入的诗词都是对这一手法的应用。如三十六回宝玉在梦中的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7]。此处,不但作品中的人物会为之一怔,就连我们读者也会猜测宝玉说的梦话是否另有隐意,甚至推测后文能否对此梦作出解释。脂砚斋在评点《红楼梦》时揭示出小说作者使用“预叙”构建故事情节、调动读者阅读趣味的手法。如第十八回载:“[庚]:只一语便写出宝、黛二人;又写出探卿知己知彼,伏下后文多少地步。”[7]还有如七十五回中的[庚]:“众恶之,必察也。今邢夫人一人,贾母先恶之,恐贾母心偏,亦可解之。若贾琏、阿凤之怨,恐儿女之私,亦可解之。若探春之怒,女子不识大而知小,亦可解之。又忽用乃弟一怨,吾不知将又何如矣?”[7]不仅脂砚斋心生好奇,每位读者阅至此处都不可避免地想对后文抒写邢夫人的情节一探究竟。在《红楼梦》中有很多未知的伏笔,极大地调动着读者的积极性。脂砚斋作为读者中的一员,他以独到的见解解说小说的情节,并从评点的层面将小说中的读者因素挖掘出来。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意义正是来自作者的创造和接受者的再创造。读者的鉴赏接受是文学活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正因为有了读者才使作品的价值最终得以实现。这些作为读者的评点家们仔细研读古典小说,既肯定了文学作品中读者的重要席位,又以其独特的视角提出一系列关于读者阅读心理的批评理论。这些评点理论使其他广大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对文本进行第一层次接受的同时,又能更深一层地理解作品,进而使文学作品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与接受。
      参考文献:
      [1]童庆柄.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6.
      [2]姚斯.走向接受美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6.
      [3]施耐庵.水浒传[M].金圣叹,评点.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373,107,132.902.
      [4]罗贯.三国演义[M].毛宗岗,评点.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8.
      [5]兰陵笑笑生.金瓶梅[M].济南:齐鲁书社,1991:38.
      [6]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86.
      [7]曹雪芹.红楼梦[M].脂砚斋,评点.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463,230,952.
      (责任编辑:范秀利)

    相关热词搜索: 古典小说 评点 揭示 因素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