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陈晓卿,,“舌尖”震撼中国】 舌尖中国陈晓卿

    时间:2019-04-24 03:26: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许多人功成名就、远赴他乡,但仍然有一个“故乡的胃”  2012年5月,网络上最流行的词语组合是“舌尖上的XX”。  或许,谁也不曾想到,一部央视深夜播放的纪录片的影响力居然将穿越剧、偶像剧、宫廷剧远远抛在了身后。该剧自5月14日开播后,每晚都会掀起收视高潮,网络上更是获得了两千多万的点击量。一群“吃货”守候在荧屏前,他们一边想着减肥塑身,一边被诱人美食勾得直咽口水,一边为质朴的人情故事感动落泪……
      创造这个奇迹的纪录片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它的收视份额破了纪录,超过以往同时段电视剧30%。
      创造这个收视纪录的就是奇迹的缔造者——总导演陈晓卿。关于纪录片,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坚持;关于美食,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推荐;关于美食的纪录片,他想说的太多,想做的更多。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乡的胃’”
      “烂皮鞋”、“毒胶囊”、“地沟油”、“三鹿奶”……这一个个令人人毛骨悚然的“名词”让人感觉“吃”不简单。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无数中国人越发体会到,吃,真的不简单!
      它,不同于以往任何美食节目,没有厨艺高超的烹饪大师,没有赞不绝口的美食专家,没有众多厨艺达人的“PK对决”,有的只是对吃的尊重,材料是他们手工采摘的莲藕,用几个小时挖到的竹笋;大厨是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
      它,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寻常家庭的厨房。一张张满是皱纹的脸,一双双粗糙饱满的手布满了画面,桌上是一盘盘热气升腾、香气扑鼻的食物,和一张张“最美”的笑脸,凝结成一股神奇的力量。就像片中的一句解说词:“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它,让吃变成了一种信仰,菜里的味道满满都是爱。27岁的准妈妈刘春雨就被这样的情怀深深感动着,“北漂”的她一直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坚实拥护者,用她的话说,“在这里,我想到了家的感觉,闻见了妈妈的味道。”
      陈晓卿说:“我们要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味蕾上的记忆最顽固。许多人功成名就、远赴他乡,但仍然有一个‘故乡的胃’,这是这部片子能吸引人的重要原因。”
      酸、甜、苦、辣、咸,舌尖每天都会碰触的味道。但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感觉具化为生动、鲜活的镜头,看了《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我们终于明白:这,就是每天都可以感触到的舌尖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吸引这么多人的眼球,除了高额的投资,一流的制作团队,最关键的还是他们不仅仅是介绍美食,更主要的是他们在做推介,他们把美食做的颇具创意,让观众有热情,有心情去参与,去讨论。这里面甚至包含着人的价值观,人生的哲学,带给人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吉迪村,卓玛和母亲走着山路寻找松茸,她担心除了今天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在凌晨的漏水中,母亲的身体是否可以安康;嘉鱼县,挖藕人茂荣和圣武两兄弟,看着集市上的藕,情不自禁地感叹,“也许那藕是我挖的吧”;查干湖,冬捕的渔网是六寸的网眼,捕捉到的都是5年以上的大鱼,未成年的小鱼都被人为的漏掉了……
      第一集的《自然的馈赠》中,“渔把头”石宝柱已经77岁,却凭着经验带着大家去冰面上捕鱼。此时,观众心中最大的疑惑是:他到底能不能捕到鱼?渔网被慢慢拉上岸来,疑问即将揭开,镜头却跳到了祭湖祭鱼活动的画面,欲知后事,只能耐着性子继续欣赏。这就给观众造成了一个悬念,要接着把后面的故事看完。
      探索频道亚太地区节目总监魏克然表示:“国际纪录片的制作标准,就是‘找平衡’和‘抓眼球’。在节目一开始,一个故事的主角必须在最初的30秒抓人眼球,它可能是一个事件正在发生,也可能一个人正在赶往某地,在经历过一个阶段以后,会抛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神秘事件,制造一些麻烦,最后留给结尾一个悬念,使观众不得不跟着往下看。当然悬念一定是在结尾公布。”
      很显然,《舌尖上的中国》走的就是“国际路线”,这也就难怪,2012年4月2日,在戛纳电视节期间,央视纪录频道主题推介会上播放了《舌尖上的中国》、《故宫100》、《丝路》等5部纪录频道原创大片,法国纪录片公司的卡特琳娜女士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的片花后有些惊叹:“片子精彩,质量很高,具备世界水平,我们要购买。”
      中国烹饪协会也当即决定,将这部片子作为今明两年大型国际活动的主要礼品。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最大的魅力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也是纪录频道的宗旨。我认为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能让观众了解中国,特别是要让国外观众了解今天的中国。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努力追求的目标。”陈晓卿说。
      2011年1月1日早上8点,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以青花瓷的青色作为频道主色调,以“全球眼光、世界价值、国际表达”为定位,对内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对外多面呈现,更加真实反映中国现实。而《舌尖上的中国》是频道成立以来第一个由个人提出并获得通过的选题。
      “频道需要大量的不同样式的原创作品,去年频道向台里上报第一批重点选题的时候,我就报了《舌尖上的中国》,属于美食旅游类的,之所以这样定位,是让我们的选题类型更加丰富。”了解陈晓卿的人都知道,他在制作纪录片之外,最大的爱好是品尝和研究美食,还有就是在报刊开设美食专栏。
      关于纪录片,他是专家;关于美食,他是行家。倘若将纪录片和美食这两个他最热爱的事业结合在一起,对他而言,或许就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舌尖上的中国》与众不同,或许从前期开始,陈晓卿和他的团队走的就不是寻常路。以往的纪录片都会有详细的文案和策划案,更为甚者,对将来的拍摄都会有准确的部署。但是《舌尖上的中国》却不是这样,他们只有寥寥几句话的方向,进度表格上也只有区区几句话,例如:这是一个松茸采摘者的故事。什么地方的松茸?谁的故事?谁去采摘?什么样的故事?感人的?励志的?通通没有答案,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数。   美食家沈宏非是《舌尖上的中国》的顾问之一,他希望可以尊重传统,将片子按照“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结构进行分集。该想法颇有创意,却让主创人员有些“纠结”,这样的片子应该怎么去做?
      但是对于导演陈晓卿,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来说,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问题。他们扩充队伍,引入三个前期调研员,七集加上一集花絮每集一个导演,每集至少一个摄像师……他们中大多数是70后,是自由职业者,用总导演陈晓卿的话说:“这次的片子不是官窑,是民窑。”而这些“民窑”制造者身份也各有特色,有的正在为某地县委书记拍宣传片,有的在学意大利语,有的则刚刚辞职。这群人中,某些人毫无美食经验,有些导演没有田野经验,虽然后期进行了恶补,但依然留有遗憾。
      前期调研员,这几乎是西方纪录片多年的惯例。但在中国纪录片的历史上,却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他们需要前期考察,需要不断追问,需要不断的发掘,那个在交易市场焦虑不安的卓玛,那个站在冬天的淤泥里聊着关节炎吃着能量不太够的饭记着老婆嘱托的叶茂荣,那个肩负乡亲们重托,77岁的“渔把头”石宝柱……都是被他们“搜罗”出来的。
      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整个摄制组20余位工作人员历时13个月走遍中国60多个地方。每一个美食背后都有一张笑脸,每一个镜头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我们不想把观众群体仅仅锁定在‘吃货’。我想任何一个拥有5000味蕾以上的正常人看到诱人的美食都会产生生理反应,因此我们竭尽全力把片中的食物拍摄得鲜美诱人。”陈晓卿说,“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人与食物有着感性、复杂、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片中,我们试图通过美食向世界展示一个变化的、现实的中国。”
      的确,陈晓卿做到了,《舌尖上的中国》做到了,不仅仅中国人感动了,它还漂洋过海,跨越种族与肤色,很多看过这部纪录片的外国人都说:“世界太需要看到这样的中国。”
      “我们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陈晓卿说。
      “这只是个开始”
      在纪录片的圈子中,陈晓卿是绝对的“大佬”,谁都知道,做电视,辛苦,做记录片,更是“苦中之苦”,而在这一条苦路上,陈晓卿一走就是21年。
      早在1991年8月,为了梦想,他就和摄制组在安徽淮南凤台的一个村子里,驻扎了20多天,用摄像机把村子里的真实生活场面完整地拍了下来,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纪录片——《孤岛纪事》,谁也不曾想到,他的处女作就一鸣惊人,冲进了法国戛纳电视节。那一年,他只有26岁。
      仅仅隔了半年,他就用纪实手法跟踪拍摄安徽无为几个小姑娘去北京当保姆的全部过程,这一跟踪,就是一年半,小保姆的命运发生了改变,陈晓卿的命运也有了改变,因为这个名为《远在北京的家》的纪录片一举拿下了四川国际电视节上的最高荣誉——金奖,轰动全国。
      获奖后的陈晓卿在纪录片界名声大震,片约不断——接手反映希望工程的片子《龙脊》,与广西山区失学孩子70多天吃住在一起;接手我国第一部自然类商业纪录片《森林之歌》,与30多位主创人员奔赴东北、秦岭、云贵高原等原始森林,进行了为期长达3年的拍摄;《百年中国》、《朱德》、《一个时代的侧影》等多部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都出自他的手笔。
      2001年,陈晓卿摇身一变,成了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的制片人,成了领导的他依然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时时给他们推荐好吃的,所以在圈里,陈晓卿被誉为“美食活地图”,走过千山万水,吃遍大江南北。在品尝众多民间美食之后,陈晓卿总忘不了要做一番评论,在他的博客里,各地特色佳肴尽收其中,为此,他也成为众多美食节目里的“座上宾”。
      在陈晓卿的生活里,纪录片、美食缺一不可,所以说,这一次《舌尖上的中国》有了他,才显得更为夺目,成为中国纪录片市场化的一次成功尝试。“随着观众预期的提高和成功的市场营销,可以预见接下来会拍摄‘舌尖’的续集。”陈晓卿说,“这只是个开始,标志着我们在向国际影像叙事靠近,前面的路还很长。”
      《中华儿女》:《舌尖上的中国》现在的反响很好,你们的付出有了回报,现在回头想想拍摄过程,是不是感慨很多?
      陈晓卿:我是这个节目的总导演,但我认为我们的创作团队会更辛苦,尤其是前期的创作团队,他们是在现场拍摄和捕捉的。还有我们的摄影队伍非常出色,从主摄影到分集的摄影,都非常出色。我们特别强调要拍出来那种垂涎欲滴的视觉效果,他们做得很好。工作人员拍摄的条件很艰苦,举个例子,在东北拍摄麦收时节,我们的资金支撑不了航拍。后来就说服农民,借用他们喷洒农药的飞机,摄影师把自己绑在飞机上的那个悬窗旁,这样完成的航拍镜头。
      《中华儿女》: 您不仅仅是纪录片的制片人,还是一位美食专栏作家,您怎么看待美食?
      陈晓卿: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厨师分级别,食材不分,每天吃着山珍海味并不意味着这种生活方式很高贵。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
      《中华儿女》:虽然好评不断,但网上还是有一些争议,对于这些批评,您怎么理解?
      陈晓卿:有人说我几乎不懂吃,我也同意,没关系。我就没文化嘛,这一点办法也没有。片子里现在展示的,都像是咬了浅浅的一口,但我们是做了功课的,中国烹饪协会先给导演扫盲,告诉他们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有传统的、哪些是文化含量高的。这些功课在哪里?就像冰山,片子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那部分,正是前面做的功课把冰山托起来了,你不能说我们前面做的功课没用。
      《中华儿女》:您现在再看片子,会有遗憾吗?感觉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陈晓卿:遗憾非常多。我只看了两集,因为我不忍心看。如果从一个特别专业的角度说,再给我们半年的时间,再多一点钱,这个片子能打磨得更平滑,不会那么糙。从专业角度来说,还有非常多值得尽善尽美的地方。
      《中华儿女》:5月22日,最后一集《我们的田野》完美收官。很多观众表示没有过足瘾,很多故事似乎没有讲完。还会有续集吗?
      陈晓卿:纪录片生产有它的规律,要按季度来推,这季完了,但是我自己也觉得不该就这么结束了。中国地大物博,美食又何止这七集所能涵盖的,所以还是会有第二季,甚至第三季。不过,现在还没开始拍呢。
      责任编辑 张小华

    相关热词搜索: 舌尖 中国 震撼 陈晓卿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