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一道应用题教学引出的反思】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00道

    时间:2019-01-21 03:32:2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和再学习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疑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不断求教,激发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我在教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第4节例2(七年级二班有45人报名参加了文学社或书画社。已知参加文学社的人数比书画社的人数多5人,两社都参加的有20人,问参加书画社的有多少人?)时发现,学生对“部分量之和等于总量”的理解可谓是根深蒂固,以至于当各部分量之间有交集时,因为受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很难理解该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考虑到有了前面3节课的应用题教学,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解应用题的能力,所以,在本例的教学中我就直接出示例题,采用图示法,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本以为图示法很直观,讲解也很到位,学生应该掌握得很好。可是在进行同类题的练习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像想象得那么乐观,尤其是中等以及中等偏下的学生更是表现得束手无策。我冷静审视,深刻反思造成该应用题教学失利的原因,并在新一轮的教学中做了相应的调整:
      一、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
      初一学生刚进初中校门不久,并且以农村学生为主,他们对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了解很少,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的更是寥寥无几。所以,本例的问题背景“参加文学社和书画社”,大多数学生觉得很陌生,导致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大打折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心理学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新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学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本应用题的问题背景“参加文学社和书画社”不切合现有学生的实际。于是我把它改为大多数学生所喜爱的问题背景“爱好打乒乓球和爱好打羽毛球”。这一问题背景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实践表明,新的问题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
      二、要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
      本例题的教学是建立在前三课时的应用题教学基础之上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比如与本例相关的“部分量之和等于总量”,画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等。但对于各部分量之间有“交集”的问题还是第一次遇到,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种观点与新课改的理念不谋而合。新课程理念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不是“讲”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新的理念为指导,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为分散本例的教学难点,我把例题作了分解。首先在黑板上写下条件:“我班50人,其中有35人爱好打乒乓球,有25人爱好打羽毛球。”接着我是这样设问的:“看了条件之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或发表什么意见?”有学生回答:“老师,爱好打乒乓球的人数加上爱好打羽毛球的人数超过总人数了,所以我觉得你出的题不对。”显然从这位学生的回答可以知道,他没有理解题意,但他开始思考了。又有学生回答说:“老师,我知道这50个人里面,有些人既爱好打乒乓球又爱好打羽毛球。”我追问道:“那你能根据你的这一发现,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有几个人既爱好打乒乓球又爱好打羽毛球?”问题一经提出,我就听到下面有窃窃私语声:“有些人两样都不爱好的呢?”在这窃窃私语中,又有同学勇敢地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认为问题的前面应该加个条件‘假设每个人都有爱好’”。于是,一个完整的问题被提出来了。
      三、要重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对于问题:“我班50人,其中有35人爱好打乒乓球,有25人爱好打羽毛球。如果每个人都有爱好,有几个人既爱好打乒乓球又爱好打羽毛球?”有很多学生还是能够独立解决的。前一节课,对该问题教学我采用整齐划一的讲述法,非但没有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还打击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下一节课,我便采用了“让学生自己教自己”的策略。
      第一位当上小老师的是思维特别活跃的汪新宇,他给学生的解释是:“35+25=60,这比全班人数多出了10个,为什么会多出10个呢,就是因为有些人有两种爱好,在求总人数时,这些人一个当两个用了。所以既爱好打乒乓球又爱好打羽毛球的人数是35+25-50=10(人)”通过小汪老师的讲解,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都懂了,但还有很多一部分学生的眼神告诉我――他们还有疑惑。这时候,戚秀擎同学很高兴地站起来解释道:“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爱好打乒乓球的人数+爱好打羽毛球的人数也就是既爱好打乒乓球又爱好打羽毛球的人数=总人数,所以我们可以设既爱好打乒乓球又爱好打羽毛球的人数为x人,就可以列出方程:35+25-x=50。’”本例的难点被戚秀擎同学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但我知道要让所有学生都理解等量关系“爱好打乒乓球的人数+爱好打羽毛球的人数-既爱好打乒乓球又爱好打羽毛球的人数=总人数”这一教学难点绝非易事,于是我继续追问:“谁能用更好的方法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等量关系?”余露隽同学自告奋勇地提出:“老师,让我来试试!”只见她走上讲台,在黑板上画起了线段图。“好,线段图都用上了!”黄道益同学也不甘示弱,来到讲台画起了集合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他还给同学作了一番解释:“中间重叠部分表示‘既爱好打乒乓球又爱好打羽毛球的人数x人’,左边表示‘只爱好打乒乓球的人数(35-x)人’,右边表示‘只爱好打羽毛球的人数(25-x)人’,我们知道‘只爱好打乒乓球的人数’+‘既爱好打乒乓球又爱好打羽毛球的人数’+‘只爱好打羽毛球的人数’=‘总人数’,所以我们就有方程(35-x)+x+(25-x)=50,方程左边经过整理后得出35+25-x=50。”他一说完,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于是顺着学生的思路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如果有10人既不爱好打乒乓球又不爱好打羽毛球,那么既爱好打乒乓球又爱好打羽毛球的有几人?”很快学生脸上就露出了得意的神色,最后总结得出:“无非就是等量关系中的总人数发生了变化”。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我忙乘胜追击,给出一道变式练习题:“我班50人,其中爱好打乒乓球的人数是爱好打羽毛球的人数的1.5倍,两种都爱好或都不爱好的人数都是5人。只爱好打羽毛球的有几人?”思考片刻后,便陆陆续续的有学生举手了,我继续采用“小老师聘用制”。
      通过上一环节的教学,学生满意的笑脸告诉我:老师再怎么经典的解释都是累赘。让会的学生当老师,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启发引导其他学生的思维,一旦学生的思维过程展开了,就会创造出许多有利于培养能力、训练思维的学习情境。如果教学过程中只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造成事倍功半,少、慢、差、费的恶果。新课标指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通过这一例题的“自教自学”,学生已真正理解了本题中的等量关系,遇到类似的问题便能触类旁通,这不正是我们平时教学中所孜孜不倦地追求的吗!

    相关热词搜索: 应用题 引出 反思 教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