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相似中考压轴题_“对比法”剖析两道相似中考题

    时间:2019-05-22 03:22:4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几年前的两道中考试题,现在依然出现在考题中困惑着我们的学生.是题目真的难吗?否也!而是因为我们有些物理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则必须搞清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笔者在此采用“对比法”来剖析这两道相似题,希望通过这样的剖析能给学生提供一点帮助,教会他们一种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题目一 (2004年黑龙江)学生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如图1所示).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石块动能一直在增加
      B.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小石块经过b点时,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
      D.小石块到达c点时,动能为零
      题目二 (2005年济宁) 如图2所示是小朋友玩蹦蹦床的情景,对他们在上升和下落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小孩上升到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大
      B.小孩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
      C.小孩下落到最低点时蹦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
      D.小孩下落到最低点时的动能最大
      剖析题目一
      本题因过程比较复杂,我们以小石块下落为例:第一,找出小石块在下落过程中的4个特殊位置(如图3所示),图甲是小石块自由下落的起点位置;图乙是小石块下落到橡皮筋的原长的位置;图丙是小石块所受重力和橡皮筋对它的拉力相等的位置;图丁是小石块下落到最低点的位置.
      第二,由4个特殊位置再把下落分为3个过程:
      由甲到乙的过程:此过程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小石块将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这个过程中小石块的质量不变,被举高的高度下降,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石块的动能.
      由乙到丙的过程:小石块开始受到橡皮筋的拉力,但橡皮筋的拉力小于小石块的重力,因此小石块仍然做加速运动,这个过程中小石块的重力势能仍然转化为小石块的动能.当到达d位置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时小石块的动能最大.
      由丙到丁的过程:因为F>G ,所以小石块的速度是越来越慢的,到达c点时速度为零,所以小石块在c 点时动能等于零.在此过程中橡皮筋的弹性形变程度越来越大,所以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是越来越大.即从d点到c点,重力势能继续减小,动能也减小,减少的重力势和减少的动能共同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
      所以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一直减小,选项A错.重力势能先只转化为动能,后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选项B错.b点时,橡皮筋刚好达到原长,所以没有弹性势能,选项C错.因此本题正确选项就为D.
      附:整个过程能量转化简图
      剖析题目二 与题一对比后发现,小朋友在下落中也可分为4个特殊位置和3个过程,即图4甲中的小朋友在最高点时;图4乙中小朋友在刚碰到蹦床但还没有使蹦床发生弹性形变时;图4丙中小朋友所受重力和蹦床对小朋友的弹力相等时;图4丁中蹦床发生弹性形变最大时.
      由甲图到乙图的过程:小朋友的重力势能转化为自身的动能;由乙图到丙图的过程:小朋友所受到的重力大于蹦床的弹力,他在此过程中做加速运动,动能仍然增加,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自身的动能和蹦床的弹性势能.刚好到达丙图时,速度达到最大,此时动能最大.由丙图到丁图的过程:蹦床对小朋友的弹力大于小朋友的重力,他将做减速运动,减少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蹦床的弹性势能,到达丁图时蹦床的形变最大,小朋友的速度为零(即动能也为零).通过这样的剖析发现:本题与第1题实际是一样的,只是题目中的“小石块”换成了“小朋友”;“橡皮筋”换成了“蹦床”而已 ,整个物理过程是一样的.
      所以,小孩上升到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大,即A选项正确;小孩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B选项也正确;小孩下落到最低点时蹦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C选项也正确;小孩下落到最低点时的动能为零,D选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
      通过上面两题的剖析不难发现:很多物理问题的过程比较复杂,想要一下搞清楚全过程比较困难.我们通常可以抓住题目中的几个特殊点(或位置),采取分块、分段的处理办法,从而就可以使得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易操作,上述两题中的上升过程中也可同样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分析.两题表面考查学生对能量转化理解与运用,而实际上同时也考查学生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些(机械能及其转化和能量守恒、运动和力的关系)都是初、高中物理的连接点,是学好高中物理必备的基础知识,也是我们现在的中考常常要考的内容.因此,对于这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教师一定强化过程分析,让学生弄清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会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会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有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教师在教学中有了这样的一种意识,对各种类型的问题讲全讲细并巩固强化,同时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善于对比,掌握思路方法,学生就会逐渐地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

    相关热词搜索: 两道 剖析 中考题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