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散文阅读备考——以“情”引路 2019高考散文备考

    时间:2019-04-30 03:20:3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现状分析  中高考散文阅读是难点,历来得分率很低。由于很多学生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却拿不到高分,导致有些师生采用了“放弃训练、考试撞运”的态度,有些教师干脆采取做做讲讲的方法,毫无目的,敷衍塞责。从教师备考指导来看,我们往往看到多数教师是从审题、答题技巧、存在问题的分析等方面辅导学生,而学生讲得最多的一句却是“我读不懂”。下面,笔者从如何读懂散文角度谈谈自己的一点尝试。
      二、授之以渔
      狭义的散文一般称作“抒情散文”,从中可知,一篇散文抒写情思才是主要目的。因此,在阅读散文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从“情”字入手,由浅入深地鉴赏、理解作品。我以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草莓》为例,教给学生阅读散文的步骤。
      1.触“情感”
      隐秘感情何处寻?叶圣陶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因此,隐秘的感情可通过写作思路来探寻。《草莓》一文写作思路是由写景状物到抒情议论。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学生只能感悟到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还未能全面把握文章的主旨,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感悟。
      2.探“情缘”
      作者写文章,表现对某人、某事、某物的爱憎、褒贬、扬抑不是无缘无故的。因此,当我们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之后,就要进一步去探究。
      《草莓》一文,作者由“欢快的心田”转变为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作者情感的变化是由何产生的呢?“一颗晚熟的硕大草莓!”文中虽然对草莓着墨不多,但是却以“草莓”为题,到此我们发现草莓原来是作者产生感悟的触媒。正是这一颗晚熟的草莓引起作者敏锐的感觉,这就是——时间实际上一刻也没有停息过,只不过是自己原来没有察觉而已。
      3.理“情物”
      任何一篇散文都不可避免地涉及某个或某些物。好的散文没有“废物”,提到的物都是有用的。《草莓》一文除写晚熟的草莓,还写了哪些物呢?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九月——夏意正浓:天暖、果丰、树绿、天蓝、人喜;秋的气息:天寒、鸟飞、树枯、天灰、秋浓。这些描写是抒情的依托,是作者情思遐想得以飞动飘扬的缘由。作者通过它们来表达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从而引发下文对生命的感悟。
      4.品“情语”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因此,在阅读散文时应当注意捕捉那些饱蘸着作者情感,体现文章主旨的语言。《草莓》一文,作者是否一味地沉浸在逝者如斯的消极感伤里呢?可品味第五段中“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等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不难发现,作者并不是沉浸在一种消极的感伤中,更多的是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5.揣“情技”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要使一般语言转化为文学作品的语言,产生审美价值,就不能离开传情达意的表达技巧。常见的表达技巧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辞等。《草莓》一文,作者用联想、托物言志等手法,通过一颗草莓有感而发,通过六月和九月的细微差别,写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的不同,由此表达了对青春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三、临渊垂钓
      按上述“触‘情感’——探‘情缘’——理‘情物’——品‘情语’——揣‘情技’”的步骤品读葛道吉的《绿色之恋》,并试做试题。
      1.触“情感”
      结构思路:文章由景及人,写两代林业工人对森林的贡献,抒发赞美之情。
      亦可抓题目及抓议论句,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本文的主旨仅是写两代林业工人对森林的贡献,抒发赞美之情而已吗?不是。还有待深入挖掘。
      2.探“情缘”
      在《绿色之恋》中,为什么热情地赞美林业工人呢?赞美老一代林业工人艰苦创业的精神与新时代林业工人的新面貌。
      林业工人的奉献意义何在?在于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文中的姑娘、小伙他们是游客,为什么会爱恋这片林海呢?人与自然是怎样的关系?因为林海为人们提供美好的休闲场所(回归自然,放松惬意)。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相处。自然中的人,没有了雕琢的痕迹,没有了功利虚名的压力,游走于自然中,陶冶如水一般的情怀,感受阳光的温暖,拥抱风的和煦,让自己融入自然,释放火热的情怀。
      3.理“情物”
      这里写到了哪些物?作者笔下的大自然给我们什么感受?树木、动物、人——写出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物,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歌颂了两代林业工人对绿色的挚爱和无私奉献的情怀,呼唤人们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做试题:第五自然段列举各种树叶有何作用?
      4.品“情语”
      请结合以下试题品味语言。
      (1)第四自然段中的“绿色的音符”在这里有何深意?请结合下文蝉鸣鸟叫分别从“绿色”和“音符”两方面作答。
      (2)第六自然段“土屋里那盏油乎乎的矮脖子灯,和房屋一样放射着历史的光芒”有什么深刻含义?
      (3)老人要儿子“听窗外林木叶子的对话”,儿子“下了决心去研读林木叶子的对话”,结合全文,请你揣摩说说林木叶子对话的内容。
      5.揣“情技”
      本文采用由景及人、寓情于景、寓情于叙、即事抒情、渲染烘托、以点带面(以一对父子带两代林业工人)、修辞等表达技巧。
      做试题:第六自然段有好几处生活细节的描写,请你任选一处作简要评析。
      四、举一反三
      明确中学阶段文学作品阅读要求: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领悟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用“触‘情感’——探‘情缘’——理‘情物’——品‘情语’——揣‘情技’”的步骤品读贾平凹的《泉》,并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写出自己的理解,说出命题的角度。
      散文是一缕馨香,一种情至深处的共鸣。好的散文总是以抒情为宗旨,无论写人写景论事,无论采用哪些表达技巧,都是以“情致”为主线。触“情感”——探“情缘”——理“情物”——品“情语”——揣“情技”这几步,可帮助我们对阅读对象的内容与形式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较为顺利地解答散文阅读试题。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相关热词搜索: 引路 备考 散文 阅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