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小学一年级的拼音视频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法探究]

    时间:2019-04-24 03:15:2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是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它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提高音乐的审美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音乐欣赏课呢?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任重道远。要想取得较好的欣赏教学成果,我们必须转换教育旧观念、旧模式,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一、掌握良好的音乐欣赏教学法
      1、主题引导法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欣赏曲目各乐章都有鲜明的主题,主题能够集中体现乐曲的音乐形象和思想感情。音乐是音响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这两个特征决定了欣赏教学应以听赏为主,教学中必须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听音乐,同时也要留有学生想象的空间,有些乐曲最好的欣赏方式就是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发现多次出现的主题曲调,如乐曲《快乐的啰嗦》中主题曲调多次出现,通过欣赏这一主题音乐,能够使学生深入地感受到作品的思想情感,唱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风格、特色和意境,特别是作品的主题,这是进行欣赏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只有唱一唱,才能真正体会出其韵味所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2、中心引导法
      小学生对于那些直接表现某种故事的音乐作品很感兴趣,这类作品大多有一个中心内容,就像语文课中通过中心段理解课文一样。如欣赏《孤独的牧羊人》时,在欣赏歌曲前先播放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的一个片断,然后简单地介绍一下影片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这是一个发生于1938年奥地利的真实故事,而且让学生更加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在欣赏歌曲的时候,学生就能全面的了解歌曲是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木偶戏表演时所唱,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但他们用心去听去想,富于想象力,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新世纪人才具备的素质,从而更加理解音乐的旋律风格和演唱特点。
      3、角色(情境)引导法
      提供给少年儿童欣赏的乐曲,有些是带有多种角色的叙事性音乐作品。欣赏这类曲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体会不同音乐片断刻画的不同角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意境,进而在跌宕的音乐叙述中感受到思想上的教益,同时了解不同音乐乐器(或组合)的表现特点和作用。在欣赏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乐曲中,各种乐器刻画了七个角色,1、长笛表示小鸟主题;2、单簧管在低音区表示小鸭子主题;3、双簧管在低音区呈现小猫主题;4、音乐浑厚的大管表现老爷爷主题;5、三支圆号表达大灰狼主题;6、定音鼓急速的滚奏表现猎人开枪的主题;7、弦乐四重奏表现少先队员彼得的主题。作品基本上按作曲家撰写的旁白进行了音乐表达,通过交流我发现同学们除了一些共性的体会外,感受作品明显与学生个性有关,学生在不同的角色的体验中饶有兴趣地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
      4、背景(故事)引导法
      有些音乐作品取材于一些流传已久的故事或传说,欣赏这类乐曲,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些与作品密切相关的背景事件,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如欣赏著名的小提琴曲《梁祝》时,我向学生介绍了作品的作者、作品所表现的时代背景,随着音乐向他们讲起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凄美的故事。生动的讲述,优美的旋律在学生心中激起了波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表现力。在此基础上欣赏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5、媒介引导法
      小学教材的欣赏曲目中有很多融合了其他艺术形式的内容,通过文字、绘画、舞蹈等媒介的辅助,让多种感官参与音乐欣赏,学生更容易融入这类曲目的音乐意境。如在欣赏蒙古族音乐《挤奶舞》时,可以把一些蒙古族舞蹈的元素融入课堂,如挤奶、赛马、射箭、摔跤等舞蹈动作,这样能加深同学们对乐曲的理解。无伴奏合唱《牧歌》描绘了翠绿的草地上……羊群像珍珠撒在绿绒上……白云和青山是我们的帐篷。在欣赏时可创作一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图画,定能加深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还有更多的乐曲,可以让学生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听后感受。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性作用就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知识,由它创设都学情景,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表现音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人文素养。
      二、组织好音乐欣赏课
      音乐是情感艺术,欣赏的最终目的要锻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表达的感情及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培养学生感受力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对所欣赏的音乐作品发生了兴趣,才能注意去听、去想、去体验,这样才能达到美育的效果。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要有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在欣赏教学中,最根本的是教师要精心设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意境。蒙泰韦尔迪(意)曾说过:“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在新课改理念下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更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的认知的特点出发,在听赏音乐中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丰富他们的听觉感知,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发展音乐思维,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方法 音乐欣赏 探究 小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