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预防及调适】如何调适逆反心理

    时间:2019-04-13 03:32:0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现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不服教”、“不听话”,常与家长或老师“顶牛”、“对着干”的现象。这种反常的心理状态及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这种心理使老师、家长及很多教育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和动摇,甚至使教育者无计可施,无可奈何。但逆反心理很强的学生往往内心很孤独,无助的他们在家里和学校无法实现自尊的满足,他们被老师遗忘,被同学无视,被父母不理解,这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及健康成长影响很大。为此,学校在常规教育教学中,应重视探究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良策。
      一、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主观因素 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产生,但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是最严重的。当人进入青春期后,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而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其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正处于“过渡期” 的青少年,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随着成人感的产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许多家长、教师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青少年的烦恼及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这样,青少年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逆反、批判态度,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老师的指点、要求、批评,家长的劝说、提醒、督促等,在他们看来是“管”、“ 卡”、“ 压”,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于是,青少年因心理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出现了在口头上顶撞,在行动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
      客观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表现在家庭、学校及社会文化等不良因素的影响方面。
      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诸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专断;家长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对孩子要求过严;有的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等等,都无形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并且这种压力会不断积蓄沉淀,当孩子们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家长、老师所进行的要求、说教、指点、提醒、督促等教育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环境,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教师教育方法上的不当等,是青少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方面。一方面,不适时宜的教育方式容易引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变化。如生活意向呈多维性,愿意接受提供思考、提供选择的非程式化、非单一结论的观点;强调自我的存在,追求自由的人格;用怀疑的目光看待世界,不喜欢人云亦云,强调自身的价值等等。而长期以来学校思想教育中忽视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特长、对待学习的态度等,唯学习成绩为标准评价学生。在这种片面评价观影响下,学校教育工作者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产生“老师、学校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学校对立、背离,继而引发逆反心理。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揪着不放,导致学生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信息的开放,在给青少年提供学习、求知的新途径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一些影视作品在信息选择和制作上着力于大众,而忽视对青少年的关照,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因素以及一些用来警示人们而揭示某种社会现象的内容,被青少年仿效,负面地接受了;再譬如青少年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会接受西方文明、民主、自由等思潮,受其影响,其思想、行为与长辈容易发生抵触、冲突;还有像青少年学生在玩游戏、看影视等时,好奇心驱使他们模仿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会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容易形成逆反心理。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预防及调适
      1、加强感情投入。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其行为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要多和他们沟通、交流,在感情上要与孩子多些相容、多些亲近,尤其是正确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让孩子时时体会到自己的成长有父母的关爱,有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这样青少年就不会有那种厌恶、背离心理,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并消除。
      2、转变教育方式。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经常“挨批”其心理是不愉快的,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青少年的教育,家长、学校都应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的办法。要相信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能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
      3、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一方面,学校、家长要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比较突出的的社会问题,并向青少年开诚布公地、深刻地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帮助他们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另一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群体中“领袖人物”者的正确指导和有效控制,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从而有效遏制不良习气的滋生、扩大,预防、消除青少年逆反心理。

    相关热词搜索: 逆反心理 调适 青少年 预防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