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替换对比品诗情,,咬文嚼字解神韵】 咬文嚼字

    时间:2019-01-26 03:35:5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诗家重炼字,“语不惊人死不休”。如何让学生体悟这些炼字的高妙之处?正面剖析、多角度鉴赏固然是好办法,但由于缺少参照往往失之抽象。笔者在古诗词教学中,时常通过替换诗词中精彩字并与之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鉴别欣赏中获得感知,有些许收获。为避免空泛,笔者以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动词炼字为例介绍这一粗浅的做法。
      
      一、 替换动词:品味诗歌意境。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样列举物象白描成诗的例子不少,但大多数诗歌还是通过对物象的动态描摹而形成意境的。因此,改换相关动词有助于品味诗歌的意境。
      譬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问题设计:“催”换成“飞”、“转”换为“照”,似乎更贴合早春景象,也更合乎逻辑。你认为怎样?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解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区别,“飞”和“照”是照相式的实录,而“催”和“转”省略了“淑气”“晴光”对“黄鸟”和“绿”的科学作用和逻辑再现,使得生活的真实具有了诗意的跳跃,突出了气候在不知不觉中给“黄鸟”和“绿”注入了春天的意境。
      又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问题设计:有人认为,从对仗的角度看,“摇”“动”对应性更强,以“摇”替换“喧”更好。可乎?
      如此设计,让学生考虑苛刻地对仗与艺术地表达之间该如何选择。从意境营造的角度来说,“喧”字有动静结合的手法的存在,更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诚如马茂元《唐诗选》所言:“妙在并不正面着笔,却从‘竹喧’‘莲动”中听出、看出。这样的诗,真可说是‘有声的画’了。”“摇”字则无如此意境。况且,“竹摇”的施动者是谁?如果是风,则破坏了诗歌柔和静谧的氛围;如果是浣女,则有损女子柔婉的形象,使诗歌空灵的意境变得僵硬。因此,“喧”字更为妥当、正确。
      唐诗宋词中相关例子俯拾皆是,略举几例:
      1.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问题设计:九月九日齐山林木并未凋零,青翠掩映的山倒映江中,应当美不胜收,“涵”字改为“映”如何?
      2.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问题设计:月亮破云而出,花儿在地上留下婆娑多姿的身影,将“弄”字改成“留”似乎更合乎情理,你认为可以吗?
      3. 周邦彦《苏幕遮》:“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问题设计:晴天到来,鸟雀欢唱,诗人在屋檐下观察它们呢喃低语。这是真实的场景再现,也颇具诗意。“呼”字更为“唱”,“窥”字更为“观”,如何?
      4.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问题设计:“江晚正愁余”的“愁余”是使动用法,使我愁苦的意思。如将“山深闻鹧鸪”的“闻”改成“鸣”,大山太幽深,使得孤独的鹧鸪发出哀婉的鸣叫声。如此,岂不更好?
      5. 赵嘏《长安晚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问题设计:有人认为,“人倚楼”的“倚”字表现出含蓄婉约的特点,“雁横塞”的“横”字则显得刚健硬朗,能否将“横”字改为“出”?
      
      二、 替换动词:品味诗歌情感。有的诗歌情感一眼望到底,有的则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诗中的动词常常沾染了诗人的情绪,我们岂能忽略?
      譬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问题设计:诗人早晨醒来,一场雨已经下过,杨花哪里去了呢?“一池萍碎”未免有些直白,更为“一池萍醉”如何?
      “一池萍醉”,的确诗味盎然,将杨花落水东西漂泊的情态写活了。但如此修改是目无全局之举,实在是“以辞害意”了。词的上片写了“惜花”的情感,下片起首以无恨写有恨,着一“碎”字,则体现出诗人情感逐步加深的特点。如果以“醉”代“碎”,明显削弱了“恨”的程度。
      又如:张九龄《望月怀远》:“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问题设计:诗歌颔联云:“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可见抒情主人公对这夜晚含有“怨”气。颈联却说:“灭烛怜光满。”“怜”者,可爱也。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改为“恨”如何?
      由“怨”及“恨”,看似符合人情逻辑,但是如此只见上文而忽略了下文。这首诗奇特之处在于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意思说:真想掬一捧可爱的月光送给远人,可是不能,怎么办呢?还是回到卧榻上,在梦里与远人相会吧。①如果没有怜爱之意,就难有下文的“新意”之举。况且,如明代周敬、周�辑,陈继儒等评点的《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云:“用一‘怜’,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结意”就是纠结的情感,而“纠结”必须多种情绪的参与。由“怨”至“怜”,由“怜”到“不堪”的怅惘,再到“梦佳期”的期待,这样的情感才是波澜起伏、富有变化的。由“怨”到“恨”则是一马平川,苍白无力,少见风致。
      细致品评唐诗宋词,对诗歌情感具有撩动作用的动词也不在少数。例如:
      1. 李颀《送魏万之京》:“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问题设计:古语云:“一叶而知秋。”诗人送别友人,见树色而知秋天已至,不如将“催”改为“知”。同时,古人诗歌中常见晚间捣衣的情景,不如将“向”改为“至”。你是怎么理解的?
      2.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问题设计:韩愈晚年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逆龙鳞”险些被处死,后贬至京师八千里之遥的潮州。悲歌当哭,诗人写下此诗。因此,诗歌中应当表现对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和前途渺茫的怅惘之情。这样不如将“横”字改为“遮”,“拥”字改为“断”,可以吗?
      3. 李�《浣溪沙》:“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问题设计:李�为帝时运不济,割地求和,兵败如山倒,国家丧败之象已然突显。“多少泪珠无限恨”,前有“无限恨”,后以“倚阑干”煞尾,有“头重脚轻”之嫌,不如将“倚”字改为“拍”,辛弃疾不是“把栏杆拍遍”吗?
      4. 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问题设计:“雨横风狂三月暮”,诗人是说春天的尾巴难以抓住,“雨横风狂”,岁月无情,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惜春之情。既然如此,不如将“掩”换成感情色彩更为浓烈的“锁”字。请说说你的理解。
      5. 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问题设计:在北宋词人中,秦观是以独具善感之“词心”而著称的。《踏莎行》亦不例外。既然是表达愁绪,还是“哭”最强烈。因此,将“砌”更为“泣”,可以吗?
      三、 替换动词:品味诗歌风格。诗歌风格,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在自己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一般说来,一个诗人的诗歌风格有着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不排除多重风格的可能。而诗人对动词的选择,有时也能突现诗人诗歌的风格。
      譬如,杨炯《从军行》:“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问题设计:有人认为,五、六两句中的“凋”和“杂”二字板滞而缺乏灵气,分别改成“迷”和“传”,则诗意多了。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这就涉及到杨炯的诗歌风格了,清代丁仪《诗学渊源》说:“(炯)所为诗雄奇奔放,文质兼备。”可见,杨炯诗风已不同于南北朝的旖旎柔婉,而是“风神初振”了。《从军行》则是诗人“雄奇奔放”风格的代表作。诗歌
      三、四句“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渲染出龙争虎斗的阔大战争氛围。明代李攀龙《唐诗广选》引蒋仲舒评论说:“三、四实而不拙,五、六句虚而不浮。”“凋”是使动,突出雪大;“杂”是说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突出了战士大无畏的精神和奋勇杀敌的豪情,为末句发抒“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慷慨之志蓄势。“迷”和“传”有碍豪雄之气的抒发,“虚”且“浮”了。
      又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问题设计:李白诗歌自古评述不一。有人以为,《送友人》一诗中,诗人为求新人耳目,分别以“横”“绕”写青山、白水,失之粗、硬,有伤送别之意,换为“依”和“恋”更好。你以为如何?
      李白诗多豪放飘逸,即便送别诗也少有例外。清代杨成栋《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评曰:“青莲五律无一首不意在笔先,扫尽千百人言,破空而下。”古人送别诗多泣下沾襟、执手泪眼,显出儿女情长之态。而李白则擅长于将惜别之情融入壮丽的山河,将人间友情化为永恒的山峰、流水,显示出清新俊逸的风格。何国治说:“‘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辽阔秀丽的图景。”②而“依”“恋”不见动、静,亦不见豪放,不符合诗人风格和诗作气象。
      古人说,造诗境难,成风格又难。风格是诗人长期创作形成的审美特质,代表了诗人的成熟,而能彰显诗人风格特点的动词就不胜枚举了。
      1.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问题设计:从诗歌首句“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和末句“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可以看出,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挥之不去的惜别之情,“隐”和“没”难见缠绵悱恻之意,分别更改为“系”和“接”如何?
      2. 高�《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烈火照狼山。”问题设计:《燕歌行》中“飞”和“照”两个字虚张声势,苍白僵硬,非精细之作。若分别改为“飘”和“萦”,则雅致许多。你认为可以吗?
      3. 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问题设计:有人以为,“垂”字僵化无动感,换为“随”字为好;“涌”字夸张且失真,换为“照”字为妙。你是怎样理解的?
      4.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问题设计:有读者说,“�”是吹的意思,“侵”是侵袭的意思,诗人只顾抒情忘了炼字,不如《小石潭记》等作品来得清新自然。建议将“�”改为“点”,“侵”改为“织”。可以吗?
      5.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所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问题设计:有人认为,“挂”字实属静态描摹,有形而无神,不足以突现触目惊心之感。将“挂”改为“跃”,残缺的月亮突然之间从凋零待枯的梧桐树的缝隙里跳跃出来,月亮有了刚性,景物有了动感,诗情勃发也有了理由,还与“漏断人初静”的寂静凄绝之态相对照,岂不妙哉?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清代沈德潜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也就是说古人炼字以意取胜,如何取胜呢?清代戏剧家李渔做了回答:“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不越一‘理’字。”如此说来,炼字“有理”方能出色,“理”即正确合理、得体恰当。炼动词尤其如此,不应粗枝大叶,描摹失态;不能为求诗意,以辞害意;不可目无全局,气断丝游。作为欣赏者可以虚拟动词,鉴别品味,揣摩意境、体悟情感、兼顾风格,多层面赏析诗词中动词之妙趣。
      
      参考文献:
      ①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②萧涤非等主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10003)

    相关热词搜索: 咬文嚼字 诗情 神韵 替换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