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中国十大难懂的语言_语言多姿,韵味无穷

    时间:2019-01-10 03:29:5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的语言风格可称得上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切出于自然,几乎接近口语,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但读起来却有滋有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短句和口语词完美结合
      《端午的鸭蛋》,通篇多用短句,多口语词,几乎不见形容夸饰的修辞手法,叙事多用聊天口吻,就像一个温和的老人轻松闲适地叙说家常。但如此平淡语气之中,亲切自然却力透纸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读之,胸怀皆平顺畅快。例如开篇一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不做故态,平淡而自然。还有“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这句话,话语真切,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就好像作者正在与你促膝长谈!也许这就是平淡语言所包含的神奇魅力吧。
      二、古汉语与口语自然糅合
      作者引用袁枚《随园食单・小菜单》的“腌蛋”一条记载,在内容上,表明食咸鸭蛋之风俗由来已久;在语言上,与作者的平淡文风形成鲜明对照。还有作者所写“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质细而油多”“入口”“尤为别处所不及”属古汉语语言,而“发干、发粉”“嚼石灰”又极通俗,两者巧妙结合,倍增韵味。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得佩服作者那高超的语言艺术。文白的交错运用,使此文的语言平淡与典雅相间,语言摇曳多姿,蕴涵丰富,形成别具一格的闲适自由、淳朴典雅的文风。极雅和极俗自然糅合,堪称一绝。
      三、善于运用语言“造型”
      汪曾祺作为著名的语言大师,他善于运用语言“造型”。其作品中时常只用一两个字,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这方面在《端午的鸭蛋》里也有体现。例如,他写吃咸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感动,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体现。
      四、于平淡叙述中透出幽默
      作者的行文风格一贯闲适自由,善于于自然而然中抒写独特的感受,在平淡而有味的叙述中透出淡淡的幽默。作者在文中大谈端午的种种风俗,宛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别具情趣。比如,在谈及挂“鸭蛋络子”挑选鸭蛋时,“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定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在作者笔下居然被写得如此别具一格。但仔细一想,这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和秀气之别,可见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又如,“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短短几句平淡的叙述,却蕴涵着情感变化,皆因作者对家乡特产高邮咸蛋情有独钟,而那“与有荣焉”,不仅恰当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感受,更使行文平添情趣,诙谐幽默。

    相关热词搜索: 韵味 多姿 无穷 语言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