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指向体验阅读

    时间:2020-10-30 08:45: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指向“体验”的阅读——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 蒋军晶? 各位老师,我的一个观点,阅读教学,尤其文学作品的教学是要指向体验的。?“体验”是什么?“体验”就是凭借语言想象那时的画面,还原当时的场景,进入当时的情境。“体验”是什么?“体验”就是通过语言进入到人物的情感和世界观内部,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人物的所思所想。具备“体验”能力的人,特别善于设身处地,特别善于入情入境,特别善于将心比心,特别善于感同身受。?刚才我上了《祖父的园子》一课,我个人非常喜欢作者萧红,在大家一窝蜂地去迷恋张爱玲的时候,我对萧红情有独钟,喜欢她一生为了自由付诸行动的执着的争取,喜欢她大气粗粝而不失细腻的文字,萧红在《祖父的园子》这篇回忆性散文里,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她对自由生命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这种理想追求也使得她笔下的那些意象,例如蝴蝶、蚂蚱、蜜蜂、蜻蜓,例如倭瓜、黄瓜、玉米,具有了人格化的生命精神。而对于祖父,这个萧红生命世界中唯一带给她温暖与爱的亲人,萧红更是写尽了依恋,她在祖父面前任性撒娇,真的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自由自在,率性而为。如果学习《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不带领孩子去体验这些,或者说孩子完全体验不到这些,那他能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吗?他会喜欢《祖父的园子》,喜欢萧红吗?他会喜欢上文学吗??我知道,很多语文老师心里有顾虑,语文课堂关注文学体验,是否会顾此失彼,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比如字词句训练,语文知识教学等等。我们很多语文老师,总觉得应该在课堂上多教给孩子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方法和道理,而“体验”这东西,有点“玄”,是可有可无的,算不上实实在在的收获。体验也算是一种收获吗?当然算,而且非常重要。?韩国推广阅读的南美英博士举过一个例子,我觉得很有意思。“将军身中一箭,发出震天的叫声,好像大树轰然倒下”这样一句话,在漫画书中只剩下了“咚”一个拟声词,而就在这文字和漫画之间,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看漫画,不喜欢读文字,因为读那些文字,他们想象不到那个画面,进入不了那个情境,更体会不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倾向,说白了,就是不会“体验”。如果读文字时能想象,能体验,“将军身中一箭,发出震天的叫声,好像大树轰然倒下”,那是多么惊心动魄的一个场景啊。?今天,有很多孩子,识字量很大,阅读量也不少,阅读测试的成绩也不错,可终其一生都没有享受到过文学阅读的真正乐趣。看悲伤的场面不流泪,看宏大的场景不震惊,看幽默的细节不展颜……因为我们孩子在阅读时没有体验的能力,因为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忽视了体验。还是以《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例吧,你问学生“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学生会进行梳理;你问学生祖父是一个怎样的祖父?学生也会告诉你;你问学生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你问学生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学生也能给出答案。可如果没有真真切切的对一些细节的体验,例如种小白菜时把菜种踢飞的场景,例如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的画面,例如浇菜时“人工降雨”的情境,例如祖父自始至终的笑容,如果没有真真切切的感动,得出那一个个答案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总是急于从文学作品中抽取出教育的信条,提取出知识,概括出方法,久而久之,孩子对形象、对场景、对情感的体验能力越来越弱了。没有体验的语文知识是死的知识,没有体验的方法是无用的方法,没有体验的主题思想是没有意义的主题思想。我们并不否认“知识”“方法”“主题思想”,但“知识”“方法”“主题思想”只能存活于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之中,一经脱离,必将枯萎。?那么怎么帮助孩子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有所体验呢??首先,你要坚持这样的信念,你要相信——体验,是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当你有这个信念的时候,你在作文学作品的教学时,就不会过早地抽象意义,不会过多地进行内容分析。就像我前面所说的,上《祖父的园子》,你就不会带领孩子整日纠缠于“园子里有什么”“祖孙俩做了哪些事”这样的问题,不会一上来就提炼文章的“意义”、文章的“主题思想”。我们要记住,太过注重把文本当作实际知识和抽象意义的资源,而忽略了文本引发视觉、嗅觉和听觉意象的潜质,这是非常遗憾的,因为我们会错过文本的丰富和精妙。我听过几位老师上《祖父的园子》,说实话,学生面部表情是僵硬的,眼神是暗淡无光的,至少可以用漫不经心来形容。而我对自己的课堂有这个自信,我相信孩子在这堂课里走进了那个园子,“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园子,“倭瓜、黄瓜、玉米”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园子;我相信孩子在这堂课里喜欢上了祖父,那个一直在笑的祖父,那个从来不会生气的祖父,那个童心未泯的祖父;我相信孩子在这堂课里记住了“我”,那个调皮、贪玩、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我”。孩子们记住的,也就是萧红记住的。如果说,我这堂课有别于其他老师的课,那就是指向了真真实实的“体验”。

     ?其次,你要把握这样一个方向——要让学生有体验首先老师自己要有体验。同样是读《一夜的工作》中“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一句,王崧舟老师读时,目光在字里行间,心却浮想联翩。他想到了这座房子原本的辉煌与华丽,他想到了原主人的奢侈与铺张,他想到了总理置身其中的种种情景,他想到了作者看到此情此景时的心潮澎湃。只有有了这种体验,才可能有后来课堂的精彩。当老师自己真正有体验的时候,即使在课堂上他只是将文章朗读给学生听,他的朗读也会是很有感染力、穿透力的,他的朗读也就成了一种非常棒的教学方法。?第三,你要有这样的意识——语文课里的体验应该是在语言中的体验。“体验”和“表达”往往不是独立的两个部分,而是融合为一体的。在表达中体验,在体验中表达,因为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地震中的父与子》里有一句话这样描述父亲的努力:“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作者为什么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他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挖了36小时呢?可以追问一下自己。细读之后你就会发现,作者一反常规,一一罗列时间的进程,这是有意为之,联系上下文,联想当时情景,我们仿佛看到了,看到了父亲36小时不休不眠、不吃不喝的精疲力竭,看到了父亲36小时刮擦挤压后的遍体鳞伤,看到了36小时重压在父亲心上的痛苦:对妻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担忧,对他人误解的承受。读进去,我们就从36小时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忍中触摸到了一颗丰富的父亲的心。在这样的课堂上,体验与表达同步推进,精神与语言同筑共生。再说《祖父的园子》,你读这段话——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段话,乍一读,感觉有点罗嗦,是稚拙的,但是细一读,你会发现那种反复的表面稚拙的语言背后却充满着情感张力,在文学史上是非常独特的,这也是和她追求自由生命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这样的语言,要引起孩子的关注,并且以一种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带领孩子去感受。所有在这堂课里,我以一种游戏的方式和孩子反复读这段“反复“的话: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快快地读,慢慢地读,响亮地读,轻轻地读,一遍又一遍,你根本就不用分析,你读着读着,自由、快乐、幸福、随意、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种种感觉就自然流淌出来了。这个时候,我得强调一点,这种体验都是在语言中获得的,而不是声光画等非语文的刺激下获得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最后,你要掌握一些技巧——带领孩子去“体验”的技巧。技巧这个东西是需要你从经验里去提取的,因人而异,无法穷尽,不断可以创新。我在自己的课堂里尝试过这样几种方法。第一种是“丰富阅读先见”。在《祖父的园子》这一课里,我补充了“祖父的笑”这一资料,其实就是丰富学生的“阅读先见”,阅读的前备知识越丰富,阅读时感受也就越多,学生将这个资料与文章中描写祖父笑的片段结合起来后发现,祖父在很多生活场景中从头到尾笑,自始自终笑,一直笑,一直笑,从中发现;当然也有很多方法。这就是技术问题了。在《祖父的园子》这一课里,我就尝试了多种方法,例如朗读,那种方式新颖的不厌其烦的反复读,读本身就传递着一种情绪;又例如问一些移情类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做过这样的傻事吗?”……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而且方法是因所教的人而异、因所学的文而异的。?当然,我是比较笼统地纳用了“体验”这个词,与这个词相近的词还有“感受”“理解”。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感受”和“理解”“体验”这几个概念是以一种并列的姿态出现的。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先说“感受”。“感受”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共出现了18次,涉及阅读教学的有11次。比如在阶段目标中提出要“展开想像,感受语言的优美”,“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教学建议中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阅读活动中的“感受”在这里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感受”是一个过程性的动词,是对语言以及语言所表现的形象、情感的接受过程,也就是“感知于外,受之于心”;另一方面,“感受”是一个结果性的名词,是阅读过程中所受到的情感影响,是对语言及其内容的感同身受,也就是“目击事物,便以心击之”。?再说“理解”。理解是感受的基础。理解包括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弄懂字义,进而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去获取其意义。阅读中的理解既有对词、句意义的理解,又有对段、篇意义的理解,能通过课文语言认识课文表达的内容。理解是对阅读的基本要求,是阅读能力的核心。阅读感受的发生必然包含着理解,只是这种理解的过程往往被内隐了,使我们不易察觉。比如:读到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会产生一种落寞孤独的感受,但是如果一点都不理解“孤帆”“唯见”等词语的理解是不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感受的。?最后再说“体验”。体验是感受的深入。体验是内心深处对感受的强化,受个人以往情感生活积淀的指引,却同感受一样不受理性知识的支配。只是感受总要来自语言的直接刺激,而体验则既可以间接来自对语言感受的深化,也可以来自想象力的引导。例如,当我们读到“竹签子一根一根的钉在江姐的指头里,也一根一根地钉在同志们的心里”时,我们的心里也会痛,而这种痛并不直接来自于语言的刺激,而是透过语言和想象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而又这种痛我们会产生无比的愤怒。这就是体验的力量,它是一种情感的力量,它还可以产生更强大的精神力量。但是,在阅读的实际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并不是两个界限分明的过程,而是相互交融,不断往复的过程。感受性阅读关注的是由语言引发的即时的情感反应,而体验性阅读更关注在阅读中获得的长效的精神世界的改变。?无疑,新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上强化了感受性、体验性,以期改变长期流行的理性化阅读分析。很多阅读课,事实了解了,情境却没有走入;内容清楚了,情感却没有体会;意义抽象出来了,形象却没有感受……从人文精神培育的角度看,这种理性的阅读教学是苍白的,如果能对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产生影响的话也是空虚和分裂的;而强调感受与体验的阅读教学强调学生自己从语言中产生真实地情感冲动、情感共鸣,积淀情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