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电力发展的新农村机遇(郑林)

    时间:2021-01-10 08:04:2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作为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系统解决“ 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深刻改变农电改革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 必然要求创新农电发展方式。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电企业应有所作为, 也大有可为。

    理性认识农电改革发展现状

    “ 两改一同价”之后, 农电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和供电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提升,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保证了农村电力市场供给。但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农电改革发展也面临不少难题, 离地方政府和广大客户的期望尚有较大差距。这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五个不适应”: 农电资源短缺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脆弱, 与强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要求不适应; 电能供应保障能力不强, 与农电“ 先行官”的作用及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 公共服务总体滞后, 与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要求不适应; 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与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环境友好要求不适应; 阻碍发展的认识误区、政策壁垒尚未彻底破除, 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适应。

    我国城乡居民用电消费质量、用电基础设施状况、所享受供电服务水平之间的反差, 实质上深刻反映了城市供电与农电关系失当、发展失调、结构失衡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深远影响

    “ 三农”工作的变化和趋势我国“ 三农”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农业产业化、农村小城镇化、农民非农化。在中央政策的推动下, 我国农业农村工作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呈现出一些明显而积极的趋势: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全社会已形成共识; 二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正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展开, 农业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农村政治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向纵深推进, 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四是农民权益保护步入规范化轨道, 农民经济社会地位和发展环境日益改善;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受重视,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观;

    六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 对包括供电在内的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七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 村民自治模式将进一步推广。

    农电发展面临战略机遇期

    1.拉动用电消费增长。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医疗、文化、通信事业的发展, 电能的生活保障功能和生产促进作用将得到发挥, 农村用电积极性将空前释放, 用电消费必将全面、持续、强劲增长。“ 十一五”期间, 仅全国农村规划新建的沥青路、水泥路就达120 万公里。湖北秭归县屈原镇一个体养猪场都安装有磨面机、电风扇等多种用电设施, 用浴霸灯泡为小猪崽照明取暖的电费一个月就达500 多元。

    2.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产业薄弱, 从时空环境因素分析, 农村是个资源耗散型结构。面对点多面广线长的农村市场, 农电企业要投入成倍时间、精力和成本, 但收效往往并不理想。新农村建设将实行集中连片的村民居住模式, 有力改变农村电力市场的空间结构(供用电交易行为在不同空间的分布和关联状态) 和时间结构(农户位移后管理服务时间差形成的结构状态)。农电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将由地域分布上的“ 面”收缩为“ 点”, 时效性大大提高, 便于推行集约式和精细化管理。

    3. 推广用电科技知识。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先进文化的传播, 新型农民得以培育,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得到培养, 将有力地促进安全用电、科学用电、节约用电知识的普及传播。集中连片的村居模式本身, 也有利于农电企业降低线损, 农户提高用电的质量和效益, 从而促进农村用电的组织化程度和电气化水平提高。

    4. 培育新的管理机制。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 将加快服务型基层政府的构建。新农村建设对农电服务的强劲需求, 将从客观上促使县乡两级政府和农户加大对用电事务的关注, 从而为农网建设和发展营造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 形成管电合力。村民自治模式的推广, 也将有利于农电企业采用市场手段培育用电合作社、经纪人等中介组织, 扩大农户在用电管理上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 培养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使之成为管电的参谋和助手。

    5. 扩大护电的群众基础。集中连片村居模式的形成, 使农户在同一地域空间的居住积聚效应增加, 用上电、用好电的共同利益在同一空间地域的关联广泛性和时间上的集中性, 将由分散微弱变得强势而广泛具体。这将有利于农电企业处理各种用电纠纷, 协商青苗补损、土地征用等事宜。同时, 这一村居模式也使村规民约、社情舆论的约束作用增强, 便于农户之间相互监督用电, 减少窃电、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发生。

    农电面临的新课题

    1. 政策支农惠农。供电系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歧视农电、轻视农电的思想,城市供电和农电发展二元分割的政策壁垒尚未破除。对此, 供电系统应按照“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树立支农惠农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取向, 对农电企业多关心、多扶持、多指导, 为之确立平等的发展地位。

    2. 增加农电投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 尽快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这要求供电系统尽快建立投融资机制, 改变农电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利地位, 树立以城市供电带动农电、以城区带动乡村的投资导向。形成农网建设所需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后, 才能加大投资力度, 扩大实施规模, 充实建设内容, 推动农网结构优化升级。

    3. 供电保障有力。农电企业满足农户用上电、用好电的要求责无旁贷, 应解决好线路末端电压低、供电卡口等问题,自觉担负起为农户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电能的历史责任。

    4. 服务灵活高效。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催生新的农电管理理念和服务形式, 农村传统分散的村居模式改变还有个过程, 在一定时期内, 两种村居方式将并轨运行, 这需要农电企业实行“ 两部制”的服务模式。而且, 随着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需要农电企业不断增加对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 及时开发个性化的服务品种, 切实提高服务功能, 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和农户在服务及时性、灵活性上的要求。

    5. 收费方便规范。农电的产业素质不高,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总体还比较低, 这需要供电系统在小水电上网、以电代柴、村镇亮化、农村文化建设、农业生产、贫困户和五保户用电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同时, 针对农村公共医疗、中小学校等方面的经费困难, 供电系统应适当降低其电费支出, 以疏导电价矛盾, 间接施惠于民, 让更多人用得起电、多用电。

    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

    农电发展观是指导农电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体现了对农电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和对“ 三农”工作新形势的整体把握。统筹城市供电和农电发展, 以供电发展支持和带动农电发展。应引导农电企业树立“ 先助后成、互利双赢”的理念, 在服务大局中发挥优势, 在贴近农村中创造特色, 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贡献率、农村电气化率、支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带动力、员工满意度, 来衡量发展成果。

    加快农电体制改革

    农电体制改革不彻底, 农电企业的发展方向就不明确, 受地方行政干预也更严重, 企业短期行为多。如不通过深化农电体制改革, 增强对农电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控制力, 农电企业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承担的各种牺牲、奉献、义务将会无限制加码。

    转变农电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行精细化管理、集约化管理, 将企业经济运行的速度、效益、质量和结构统一起来。

    加强服务效能建设

    完善现行服务体制, 将有关供电服务标准、承诺事项、服务时限等告知于众, 解决农户享受供电服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变农电企业要求供电所搞好服务, 为市场促使供电所自发地提高服务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供电所信息化建设, 开展网上业务报装受理, 缩短服务流程, 提高服务效率, 赋予基层一定的费用开支、材料领用自主权, 形成扁平化、网络化、横向化的服务体系和结构性的服务能力。

    做好农网建设规划

    按布局合理、结构坚强、技术先进、负荷容量适度超前的原则, 加强农网建设规划,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搞好农网后续改造、解决无电户项目对接, 加强服务新农村的电力配套项目建设。动态跟进地方政府编制的农村产业规划、村庄规划和搬迁脱贫计划,确保农网规划与之衔接, 与上级电网规划相协调, 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

        
    相关热词搜索: 新农村 机遇 电力 发展 郑林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