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公允价值【基于金融危机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思考】

    时间:2018-12-23 12:43:1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金融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质疑。本文针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公允价值 金融危机 全面收益
      
      一、引言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金融巨头相继破产或由政府接管。金融界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计量, 认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 公允价值计量导致金融资产过分减计, 造成资产的大幅缩水和资本充足率下降, 进而迫使金融机构大量出售金融资产以弥补资本金,降低了市场的信心,导致投资者惶恐性抛售,对加重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英国金融服务局、国际货币基金、国际金融协会等也认为, 公允价值会计模式加剧了信贷紧缩, 要求重新审视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以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为代表的会计界认为,金融界抨击公允价值只是为了转移公众的视线,为其激进的放贷政策和失败的风险管理开脱罪责。李洁慧(2009)认为,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只是起到一个放大的作用,而并非金融危机的根源。公允价值不仅是计量金融工具的唯一可行的方法,更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含量。盖地和杜静然(2009)认为,不确定环境是公允价值产生的客观条件,完全信息理论是公允价值发展的基础,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存在问题导致其对美国金融危机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是对公允价值估价不准确引起了金融机构各方对形势产生了误判。公允价值计量并非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在此次大规模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暴露其不足及应用限制。在FASB第157号财务会计公告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或负债在正常或有效的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价格,但在金融危机中,并不存在金融资产和负债交易的正常或有效的市场;在非正常或有效的市场上,针对同一金融产品,不同的金融机构采用不同的估价模型,引发金融定价体系的混乱,加剧计量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可靠性进一步受到质疑。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谢诗芬(2004)在《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独创性地研究了公允价值的理论框架及概念,系统归纳了最新的国际趋同的公允价值会计与审计方法体系,总结比较了中外公允价值运用的简史、环境特征和经验教训,提出了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正确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政策建议。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在众多具体准则中得到应用。国内有关公允价值文献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法,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量属性的探讨、信息决策的有用性及其引发的经济后果上。葛家澍(2009)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在财务会计中是有用的,将公允价值计量与确认相结合的公允价值会计却无用。黄世忠(2009)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具有顺周期效应并从会计层面上和监管层面上提出应对顺周期效应的策略。祝琨�(2009)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西方世界过度扩张的贷款,导致风险不断的被放大,以至于当这一链条断裂时,所带来的信用缺失和随之的经济亏损。而并不是由公允价值一手造成的。李强、郭立田(2009)认为,公允价值是揭开金融危机面纱的功臣,但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确实对扩大金融危机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应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制定更家严格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标准。韩东平、沈雯雯、殷琦(2009)认为2006年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的属性定位、计量标准等方面存在逻辑矛盾或不足。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计量属性的探讨或是其经济后果上。本文综合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及其经济后果,分析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二、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存在问题的分析
      ( 一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矛盾 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被明确规定成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并列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无形资产,生物性资产等多个具体准则中均有应用。新准则中规定: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说明了历史成本可以是资产购置时点上的一种公允价值,即公允价值包含了历史成本。《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规定: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被购买方原材料公允价值按现行重置成本确定,长期应收账款的价值应按适当的利率折现后的现值确定其公允价值。表明重置成本、现值也可以是公允价值。因此,从公允价值确认的具体方法来看,公允价值并非一种独立的计量属性,而是综合了多种计量属性的混合形式,但是新准则将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并列,逻辑上存在矛盾性。
      ( 二 )公允价值计量口径的差异在要求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中,仅《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提供了具体的计量指南,且资产减值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两个准则的指南还存在不一致现象。《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将销售协议价格作为确定公允价值的首选。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规定: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将活跃市场中的报价作为公允价值的首选。公允价值的确定缺乏全面、统一的指南,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
      ( 三 )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的逻辑差异在传统的财务会计中,收益是按照收入费用观来确定的,即根据实现原则、配比原则以及谨慎性原则来确定企业的收入及费用,向投资者提供一定时期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净收益是传统历史成本下财务信息反映的核心,衡量企业在一定期间已确认及已实现的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资产或负债在入账或报表以后, 不再对其价格进行后续计量,即以取得资产或负债时所支付的价格计价,不再对其进行重估价。而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入账后,在报告日应计算其价格变动,并调整其账面价值,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也就是说,公允价值会计的引入,使得净收益不再是已实现的收益,也可以是预计可实现的收益。例如,假设一项资产在未来每年的现金流入为1000元,则在10%的折现率下,现在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00元。这项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值代表未来期间各种可能的因素对其收益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价格并不产生影响。若将这一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加入到一定会计期间已实现的利得中,就产生了一个逻辑不一致的结果,导致净收益反映的信息混乱,无法给利益相关者提供清晰有效的会计信息。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使得在传统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增加了资产和负债产生的利得或损失。新会计准则中的利润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将利得和损失划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新准则中的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对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运用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期末确认为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这部分利润通常没有相应的现金流量。在我国《公司法》下,并没有区分可分配利润的来源,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计提公积金后按股东持股比例进行利润分配。已确认未实现利润往往缺乏相应的现金流量,导致报表上的可分配利润与现金流量相背离,从而产生不稳健的利润分配政策。此外,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使得可以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来调高或调低报告日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的谨慎性原则相悖。
      ( 四 )公允价值估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估计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即根据活跃市场上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来确定公允价值,第二层级即根据活跃市场上相似或非活跃市场上相似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确定公允价值,第三层级即不存在相似或类似的资产或负债的报价,公允价值需要管理层根据主观判断与相关假设,构建估值模型,采用收益现值法确定。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今天,企业的资产种类繁多,并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辨认,是否存在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的判断难度较大。在第一、二层级下,公允价值是根据市场价格来确定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价格。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中产品的供求确定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然而在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不断地对金融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计价,不断低迷的市场使资产账面价值不断下降。为保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金融机构持续出售金融资产,使得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失去信心,惶恐性抛售所持有的金融资产。这种非理性行为扩大了金融资产市场价格下降的范围和幅度,从而出现更大规模的资产减计见(图1)。此时价格的波动并不是由供求关系引起的,这种市场价格确定的公允价值不具有公允性,不能真实的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的价值。若资产或负债的价格处于上涨期间,公允价值的计量会不断更新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企业的账面价值越来越高,导致股票价格上涨,金融资产供不应求,投资者争先购买,形成资本市场的泡沫。一旦泡沫破灭,用公允价值反映的资产价值将迅速贬值,其财务状况会由此迅速恶化,企业就会面临财务危机。公允价值计量的这种独特效应可能带来不利后果,一方面,公允价值对公司资产进行短期估价,并且将公允价值的变动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从而在报表中引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波动;另一方面,公允价值在报表中的波动,通过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行动又导致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而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又将渗入整个经济系统,导致资本配置的错误决策(王守海等)。公允价值会计这种迅速放大金融风险的独特“反馈效应”,造成了极具破坏性的恶性循环。在第三层级的估价中,要运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对未来投资收益进行折现得到的现值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运用估价技术时,管理层要对市场情况作出大量的假设、估计和判断,很难保证所使用的估计与市场的参与者所使用的估计和假设相一致,如市场利率、外汇汇率、商品价格以及政府和行业的统计数据等,因此得出的计量结果并不总是公允的。James Cataldo & Morris McInnes(2009)认为,对于折现率的选择,企业外部参与者采用的假设与企业内部参与者采用的假设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外部市场参与者而言,折现率不包括个别风险偏好和资本成本。这样,不同的金融机构对相同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计价不同,市场定价体系紊乱,金融资产和负债计价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受到威胁。金融危机下,由于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无法根据第一、二层级获取金融资产或负债的报价,大多数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将估价方法从市场估价转移到使用模型估价。而模型估价都是建立在市场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利用可观察信息来估计公允价值的。但在金融危机下,这些可观察的信息都消失了,资产估价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受到极大的挑战。估价模型大都是在经济繁荣的情况下设定的,没有考虑经济衰退时相关的风险因素,如模型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交易风险等。此外,复杂金融产品经过组合和打包证券化后,再以新的金融衍生品形势推向市场,这些连续证券化的过程实质性的改变了这些金融产品风险的概率分布。所以即使考虑了相关风险,但这些新的金融产品的风险水平也难以计算。
      ( 五 )公允价值计量与利润操纵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并不必然导致利润操纵,公允价值计量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上市公司管理层蓄意造假、监管机构监管不力以及会计、审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丧失。公允价值计量是利润操纵的一种手段而并非其根源,而公允价值计量的在很多方面留下的弹性空间,给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留下可趁之机。如对所取得的配股,管理层可以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按公允价值计量,期末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净利润,直接影响利润表数额;管理层也可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计入资本公积,改变股东权益;或者将其划分至长期股权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采用成本法核算。管理层对同一种资产运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以实现其利益需求。从利润表的列报中可以看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影响营业利润。如金融资产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改变了会计实务中只确认可能的损失不确认可能的收益的情况。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不仅将增加企业的资产或负债,同时也将影响当期的损益。将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可能使证券性交易投资较多的公司出现利润操纵现象。企业可能会利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权,以新的盈余管理手段来“创造”账面利润。叶建芳、周兰、李丹蒙和郭琳(2009)认为,在初始划分点, 持有两类金融资产较多的公司倾向于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获得更多的选择空间, 为盈余管理和收益平滑提供“蓄水池”; 在持有期间, 盈利情况不好的公司, 会利用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盈余管理和平滑收益; 盈利情况好的公司, 则倾向于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含有的作为资本公积的未实现利润留存到以后年度实现。这种人为操纵的现象,导致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降低,使投资者无法判断企业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不符合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真实、公允的质量要求。
      三、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完善的建议
      (一)加强理论研究,不断完善具体准则 尽管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给出公允价值计量的初步定义及应用法则,但在具体准则中还存在计量属性矛盾及计量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因此应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对公允价值概念内含及其外延的研究,进一步促进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适当借鉴国外做法,如将金融资产由四分类改两类,对于具有基本贷款特征且以合同收益为基础进行管理的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计量,其余金融资产均按公允价值计量(IASB的建议),另一种做法是对所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全部按公允价值计量(FASB的建议),以缓解金融工具计量基础不匹配所导致的业绩波动;或允许在极少数情况下(如金融危机下)对金融资产重分类,将原本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且其变动计入的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新分类为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调整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后续计量。(2)促进会计准则与金融监管相协调,减轻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金融危机表明,仅靠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不足以防范金融行业的系统风险。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会计标准愈来愈成为构成金融基础体系和防范系统风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会计业应积极完善会计准则并与当前的金融监管的改革相协调,推动信息的公开、透明,为公允价值计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削弱其在特殊时期带来的顺周期效应。
      (二)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价格较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价格更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及时性的要求。然而,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是建立在资本市场足够发达,能提供活跃市场上相关资产或负债报价或是完善的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的基础上,这样不仅在第一、二层级上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可靠性,通过第三层级进行估价的估值参数也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极大的降低管理层的主观选择带来的信息不公允的程度。因此要深化改革,加快我国市场化进程,建立与市场化程度相适应的市场价格信息数据网络体系。
      (三)编制全面收益表 全面收益是一个广泛的收益概念,既包括确认已实现损益,又包括确认未实现损益。由(表1)可知,全面收益表比净收益表能更加清晰的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一方面,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波动导致净利润的波动,这一已确认未实现收益与已实现收益共同在利润表中反映,估计数与实际数相混合,造成财务报表的不稳定及扭曲。若企业采取“全面收益”的概念,编制全面收益表,通过“净收益”反映本期的已确认已实现的全部损益变动额, 在其他全面收益中反映本期已确认未实现损益变动额,不对这部分未实现利润进行利润分配,给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清晰明确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全面收益表对已实现收益与未实现收益分别考核,对相关项目进一步细分来确定各种损益的来源和变动,能有效防止企业通过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的利润操纵行为。
      (四)加强职业培训,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解、现值估价法的应用的水平有待提高。因此,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与实务以及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其对复杂交易和事项判断和处理能力,减少对公允价值判断的偏差和会计信息的行为性失真。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会计研究》2009年第5期。
      [2]叶建芳等:《管理层动机、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会计研究》2009年第3期。
      [3]盖地、杜静然:《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透视》,《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6]James Cataldo & Morris McInnes:《从净收益视角看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作用》,《会计研究》2009年第7期。
       (编辑 聂慧丽)

    相关热词搜索: 公允 计量 金融危机 思考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