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初中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_新课改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时间:2019-05-31 03:31:1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生获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为摆在我们每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就当前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出现问题的原因、引起的思索及相应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农村初中,阅读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应对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主动的有机统一。然而,目前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据权威调查发现:70%以上的农村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课外阅读极为贫乏,尤其文学名著阅读严重不足,对科技读物也非常不重视,课外阅读量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自试行新教材以来,任课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农村初中学生知识面太窄,看的课外书太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这些因素使阅读教学成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2.当前阅读教学出现问题的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和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及同行之间的交流总结,影响了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的顺利完成和显著成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2.1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2.1.1电视、网络等冲击导致阅读兴趣不高。
      当今,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镇上到处是游戏室、网吧。于是不少学生把课余时间都花在上网、看电视,玩游戏、看通俗读物上。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看的书是连环画,漫画,网络流行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等,他们认为文学名著不好看,而且看了也没用。再者,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虽然老师也强调他们要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囫囫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2.1.2书籍来源较少,阅读环境不善。
      不少农村学校缺乏资金,不能建立一个象样的图书室,藏书少,仅有班级图书角,没有开设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普遍对课外阅读不重视,大多数的家长反对自己的孩子买课外书。他们认为课外书是闲书,会影响学习,学好课本知识就可以了。加上经济拮据,没有太多的零花钱买书,即使有,在农村也无法买到有用的书。在调查中了解到,家中有四大名著的只有2%,有一至两本的有6%。他们所谓的课外书无非是几本作文书、教材辅导书、故事会。没有书源,学生当然就无法阅读!
      2.1.3学业负担过重,无精力来阅读。
      尽管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说要推行素质教育,教材多次改革,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最终还是靠考试分数定乾坤。学校为追求高升学率,贯彻的还是“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空余时间。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大大小小的考试、补习,让学生疲惫不堪,哪有时间和精力看书!
      2.2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实施新课程已有好几个年头了,但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驱动,不少农村教师对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理解产生了误区。
      2.2.1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在教学中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担心完不成预定的教学任务,给学生的读书、思考和语言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多或不充分,唯恐“浪费时间”,没能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二是借学生的嘴巴说出教师要说的话,层层设问把学生引进备课时的答案即标准答案中,学生成了教师的传声筒,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个性阅读。
      阅读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自主阅读”,看重的是“学生活动”;阅读课上教师过多讲述文本,占用了学生诵读品味文章的时间和过程,势必造成学生与作品隔膜。缺乏学生“自得”的基础,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就会成为“外加”,结果是学生对阅读文本没有兴趣。
      2.2.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意识不浓。
      教师在一堂课上提出几十个问题,满堂问,阅读教学活动显得零乱,甚至支离破碎;或者是随口提问,一点思维力度都没有,缺乏思考价值,无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2.3教学流程不合理,课堂信息交流的形式单调而低效。
      教学重点无法得到体现,阅读教学没有突出文体特点。部分教师教法单调陈旧,学法指导欠缺;基础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够好。基础夯得不实,各种能力尤其是质疑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未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与发展,阅读教学失去了他原有的韵味。
      2.2.4阅读与写作不能有机结合。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一是纸笔训练少,二是训练的针对性不强,方法的指导、规律的揭示不够到位,这影响了阅读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提高农村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针对农村的实际,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策略。
      3.1课内:扎实抓好课堂内的阅读教学。
      3.1.1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阅读教学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老师则适当点拨,这才显示出老师导的作用,而不是主观的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阅读,去欣赏,去实践,这才是课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无形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语文鉴赏水平也就得到慢慢的提高。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激励、多赏识。只有这样,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3.1.2让阅读成为快乐的享受。
      现有些学生宁肯把时间花费在看电视、玩电脑上,却不喜欢读书。他们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却流于肤浅。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学生少有阅读习惯,如缺失家庭文化氛围、文化场所等。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是:
      (1)保证时间和数量。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阅读量不少于3000字。
      (2)养成阅读时动笔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每天阅读必定做好摘记,摘录文中名言警句或精彩片段。如果当时没有记录的,一定要及时补上。
      (3)以写促读。每周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心得或评析),每篇300~400字。
      (4)组织交流与互查。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用来组织阅读摘记和笔记的交流和互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1.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农村初中学生由于阅读视野的局限,大量的课外阅读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不能把课外阅读仅仅定义为课外时间的课外书阅读,我们应该把语文课堂真正变成文学阅读的天地,改变那种以教科书、教参和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以新课程为标准去寻找研究的课题。目前的农村初中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还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能适应考试,不会独立思考,缺乏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敢于独立思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要求教师用新的理念审视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设计,真正让学生自主互动,教师退居为引导者。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再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而是应和学生共同探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如果学生体会到了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并开始试着自己去阅读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那么真正的阅读开始了。
      3.1.4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提出不同阅读范围。
      农村初中生由于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上也会产生差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对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有充分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各自差异性,有的放矢,做好阅读前的指导工作。努力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取合适的阅读方式,选好符合自己口味的阅读材料,提高效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自我的和谐发展打好基础。如男同学多喜欢战争、武侠题材类的书籍,教师可要求有这一类爱好特点的同学多阅读歌颂正义、勇敢、爱国情感的战争题材的作品和像金庸的具有高品位的武侠文学作品。
      3.1.5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吃透新课程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真正转变阅读教学观念,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1)坚持一课一得,读写结合,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明白自己阅读中要注意的事项。
      课堂教学中,呈现和明确教学目标,能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力,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法策略,了解学习对象及方式,预知和设想学习的结果。这一定向环节对教学过程起指引、调节和激励等多种功能。如果我们细化目标,将阅读教学分解为想象力培养,命题培养,语言学习,仿写句子……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一举两得,一方面让学生品味文段,知道从中筛选信息,提高语言积累,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感性的角度提高写作水平,以写促读。
      (2)“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学会“读书”。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读的次数多、内容多、形式多,有利于感悟和积累,有利于废止繁琐分析,有利于打破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独立阅读、自我检测为主要形式,训练、检测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学会读书的方法。
      (3)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的交流,培养阅读的语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层层设问,把学生引进自己预先设好的“套路”中,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时间,应该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逐渐熏陶出学生个人的阅读品味,促使他们有兴趣进行更多的阅读。
      (4)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项研究表明,如果老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优点,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老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教学中应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增加学生上阅读课的兴趣。
      3.2课外:抓好课外阅读的指导。
      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与交流,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份内之责。
      3.2.1开拓、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可读。
      (1)与家长沟通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针对农村中学学生严重缺乏阅读书籍这一阅读必要条件的问题,要联系家长,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一方面让家长从经济上对学生阅读提供必要的支持,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家少接触通俗读物,电视和游戏,利用本来已经不多的课余时间多看点有意义的书籍。
      (2)完善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在农村,各项社区服务滞后,学校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但是农村中学图书馆书籍来源匮乏,已有的图书非常陈旧,已经很难跟上当前社会的发展,教师应一面向上级领导反映要求完善学校图书馆各项设施,另一面可以根据情况在班级设立图书角,通过各种方式提供与时俱进的报刊杂志,作为图书馆资源的重要补充,此外最重要的是阅读课必须开足。学生阅读有了实质的支持,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他们阅读的兴趣自然会增加。
      3.2.2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
      初中学生的辨识能力、自制能力还很差,课外,教师必须在如下方面对他们的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
      (1)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图书。读书须选择,开卷未必有益。选择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从方法上来讲,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目录供学生选择,此外还可以教学生通过自己看前言、看目录、翻后记和抽样阅读的方法来选择图书,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选择。
      (2)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保证读有所得,是保证读书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读的过程中,文章的哪方面触动了我,或联想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原理等等,引导学生用几句话记下来。也可以摘抄优美词句,做一些积累。
      (3)引导学生使用好工具书。工具书能为我们迅速提供某些方面的基本知识,解答疑难问题,使用它可以大大提高读书的效率。在阅读中,碰到不认识的字,不懂得词,或不知道的人名、地名、事件等,都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来弄清楚。比较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字典》等。要教会学生学习使用工具书,解决阅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使学生不至于因为累计过多的小问题而放弃阅读。
      (4)指导学生做好笔记。做笔记是我们农村初中学生很欠缺的一个习惯,这一点教师在指导阅读时不能忽略,不仅“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且新课标同时要求学生每学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相关知识要点摘抄下来,并写一写由此生发的感想,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能力提高的巨大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高、学生对阅读的感情将与日俱增,为提高学生素养创造了先决条件。
      3.2.3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爱玩、好胜心强是当前初中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组织多种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实行课前演讲。进行课前演讲,促使学生主动去扩大自己的阅读量。笔者试行了几年课前演讲,学生们从开始的讲成语故事到现在的讲述内容包罗万象,都希望自己的演讲能够得到更多同学的认同,通过阅读挖掘知识的劲头更足。现在那个班级语文课前演讲已经形成良好的秩序和习惯,这也成为我教学的一大亮点。
      (2)开展读书交流课。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时如果通过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的话,读书的效果大大不一样。通过交流可以了解更多的好书,还可以在交流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开阔眼界。
      (3)开展读书竞赛。即在一定的时间内,规定一定的读书篇目,在学生自由学习一段时间之后组织有关这些篇目的知识竞赛。通过这种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如何读书。
      (4)召开读书报告会。请教师或者让学生介绍自己读书的经验,为学生树立读书成才的榜样,激励学生阅读的习惯。
      (5)组建课外阅读小组,开展小组阅读竞赛。在课外阅读组织指导中,可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并组建课外阅读小组,自己命名并列在教室后面的板报上,每周的阅读自习课或午休时间,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或交流,并进行多种形式的评比,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3.2.4建立良好的检测评价制度。
      现在中学生心理还很不成熟,自制力极差。如果没有相关的跟踪措施,学生很难形成自觉阅读的习惯。若能建立有效的检测评价制度进行监督,效果将有很大的不同。这一方面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诱使他们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自动自觉的发挥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能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阅读评价表有益于帮助学生将自学形成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提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摆在我们农村教师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常思、常辩、常新,更需要有心人为之奋斗不息!
      参考文献
      [1]文海山.《浅谈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06.2.
      [2]石国峰.《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效率的探索》《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2008.3.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