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对新课标坚持“德育为先”的几点看法_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时间:2019-04-29 03:27:0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青海西宁810007)   【内容摘要】:做为对十年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次大反思,2011版新课标将德育教育再次放到了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充分说明了德育之重:德育是教育的灵魂 ,离开德育谈教育无异于缘木求鱼;也说明了德育之难:难在学校德育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脱节;更说明了德育之急: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挤压。
      【关键词】:德育教育不能喊口号不能沦为“走秀场”不能“一哄而上”
      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的2011版义务教育新课标再一次将学校德育教育放到了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据悉,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看到新课标中如此规定,令人倍感欣慰,十年的基础教育改革,学校教育“德为先”的理念可以说早已渗透到了每一个教育者的思想中,但令我们感到沮丧的是,这十年又恰恰是中国社会急剧发展、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由此带来一系列广受关注的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困扰着广大学校德育教育者,如何坚守住学校德育教育这块阵地?恰逢2011版新课标即将执行之际,笔者结合新课标关于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提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德育为先”不能只是“喊口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确立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2011版新课标也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学科教学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由于受到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束缚,许多学校办成了“升学机器”走进了死胡同。至今仍有相当多的学校陷入升学模式中不能自拔。在这种模式下,思想政治课等德育教育、人文教育课成了升学的“敲门砖”,有用就“上”无用就“让”;应有的德育活动没有时间和场所;课堂教学围绕着少数“尖子生”转;这与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是相悖的。中学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素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当前,在一部分青少年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缺失、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失范等问题,迫切需要学校德育的正确引导。有些青少年沉迷网吧、早恋,有些出现心理障碍,影响健康成长。少数青少年违法犯罪、吸毒,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长效机制,营造浓厚氛围,净化社会育人环境。让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德育的合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绝不要再搞成一刀切、一风吹、口号式、运动式。
      二、德育活动不能沦为“走秀场”
      当前,中小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着实让人眼花缭乱: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有利于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丰富中小学德育的内涵和拓展中小学德育的外延,有利于中小学生快乐、健康成长。然而,不少中小学校过多地关注活动的开展,而较少关注学生的承受度;过多地注重活动的宣传,而较少关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真实感受;过多地考虑活动的创意,而较少考虑活动的实效。君不见,一旦学校搞一次德育活动,老师精心策划、领导全力支持、提前请好媒体和社会人士、活动轰轰烈烈,而应该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却俨然成为了看客,试问,这样的德育活动会有多少实效性,值得商榷。开展任何一项教育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学校实情,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思维程度、个性差异等因素,要经过充分酝酿,制订详实方案,完善活动评价方式。教育活动要在针对性上下功夫,在科学性上做文章,在实效性上出实招,切莫成了“走秀德育”。别让中小学“德育活动”沦为“走秀场”。
      三、传统文化教育不要“一哄而上”
      新课标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其基本精神,亦可称为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重建民族核心价值观,延续中华民族文化命脉,提高全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振兴中华关系重大。
      但一段时间以来,国学、国学阅读和国学教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这边厢“国学”培训班风起云涌,那边厢各个中小学纷纷开始开发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弟子规》、《三字经》……让人“喜忧参半”。“喜”是国学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忧”则在于,国学研究在没有什么突破和创新的基础上却在慢慢地商业化,国学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中小学生本来辨别是非能力就差,不能一股脑照搬全收。传统文化教育不应该一哄而上。
      做为对十年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次大反思,2011版新课标将德育教育再次放到了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充分说明了德育之重:德育是教育的灵魂 ,离开德育谈教育无异于缘木求鱼;也说明了德育之难:难在学校德育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脱节;更说明了德育之急: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挤压 。
      中国当代德育的现状,用“问题成堆”去描述是一点都不为过的。种种突破人们道德底线的事层出不穷,人们不由得把怀疑的眼光投到了学校德育,整个社会的焦虑与道德滑坡全由学校德育来承担显然很不公平,但学校德育教育跟不上时代需要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社会已经是一个网络社会、传媒社会,网络与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的价值影响已经一言九鼎。“全球化时代”道德文化的碰撞、切磋与冲突已经不可避免。现代化给我们的社会和教育带来了许多现代人的“富贵病”。在德育问题上,我们是旧账未了,又添新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期望更多的教育者借此新课标执行契机,切实地“少谈些主义,多研究问题”,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学校德育教育的特点、方法,推进德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几点 德育 新课标 为先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