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步进造影在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体会_下肢静脉造影多少钱

    时间:2019-05-18 03:18:5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 目的:观察步进数字减影技术用于下肢动脉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初步诊断为下肢动脉疾病患者52例,应用数字减影系统,通过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行下肢步进动脉造影,图像采集时控制检查床与对比剂在血管内的流速同步移动,从而获得一系列与对比剂流速一致的实时下肢血管影像。结果:52例患者下肢步进造影检查均顺利完成,成功获取下肢动脉动态图像,图像质量优良,动脉主干及分支的走行、分布、异常分流均清晰显示,病变的解剖部位、大小、形态及供血动脉的起源数目。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3例,动静脉瘘6例,血管畸形3例,下肢动脉血栓3例。结论:常规下肢造影需要分段多次造影,辐射剂量大、造影剂用量大,易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引起疼痛等不适。而下肢步进数字减影技术可获得连续动态血管及血流图像,造影剂用量小,不良反应少,且缩短了检查时间,具有显著的优势。
      关键词 步进造影 下肢动脉病变 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244
      
       目前下肢血管造影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疾病的诊断。步进数字减影技术是一项观察下肢动脉血管病理改变的较为先进的造影技术。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52例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诊断过程,探讨了步进数字减影技术用于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2011年收治下肢动脉病变疑似患者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25~84岁,平均63.5岁,其中23例有间歇性跛行,15例有局部肿胀压痛,9例有高血压史,5例有静息痛,12例有糖尿病史,6例有下肢溃疡及坏疽。
       仪器及设备:采用飞利浦intergris Allura12血管机,C臂床及12英寸影像增强器,飞利浦影像处理系统,高压注射器,配用42″(122CM)高压连接管,AGFA5500激光相机。
       方法: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双下肢造影者选一侧股动脉穿刺,单侧下肢造影者选择健侧股动脉穿刺,采用5F~6F的导管,在透视下将导管送至髂总动脉上,先行腹主动脉及双肾动脉造影,再将导管头端置于病变侧髂外动脉。调节数字减影设备制定血管的起点和止点,以导管头端为起点,足部为终点,范围略大于估计病变部位。首先制定近头侧的起点,确定后将导管床移向足侧确定止点。52例患者均选用300mgI/ml碘海醇注射液,流率8~10ml/秒,总量30~40ml,PSI 150~250。
       结 果
       52例患者行步进数字减影技术下肢动脉造影均1次达到常规分段造影的图像效果,主观评价背景干净,对比度高,血管边缘锐利。动脉主干及分支的走行、分布、异常分流均清晰显示,病变的解剖部位、大小、形态及供血动脉的起源数目。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3例,动静脉瘘6例,血管畸形3例,下肢动脉血栓3例。造影剂用量相较于常规分段DSA造影减少>50%。
       讨 论
       步进数字减影技术则是一项观察下肢动脉血管病理改变的较为先进的造影技术。步进数字减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控制导管床移动,使之与被检部位血流速度同步移动,从而仅注射一次造影剂即可获得实时动态图像。该项技术可以先采集蒙片,后注射造影剂,也可将两个步骤颠倒顺序,还可以采取无蒙片的采集模式[1]。本次研究中,采用了先采集蒙片,后注射造影剂的采集模式。根据被检测部位的血液流速,通过控制导管床的移动实现实时曝光减影,于透视状态下确定起点及止点后,仪器自动设定电压及电流。
       由于X射线管必须与导管床保持相对静止方可顺利采集图像,因此步长必须设置在最适宜的范围,若步长过小,可能无法追上造影剂的速度,增加采集次数,而步长过大,采集图像的数量将减少,不利于诊断[2,3]。本次研究中步长均4~8cm,成像结果较为理想。影响下肢血流速度的因素较多,且与患者的年龄及病理改变密切相关,而造影剂的注射参数必须与步进长度及造影剂充盈时间相匹配。观察发现,连接插管时,造影剂从注入至到达下肢动脉终点的时间5秒左右。而步进造影时,造影剂总量30~40ml,流速10ml/秒左右,即可保证不同部位的待检血管保持充盈,从而获得诊断所需图像。
       患者因造影剂刺激产生疼痛等不适感,进而发生体动,可能造成造影失败,特别是双侧造影总量达到>70ml,大量高渗液体注入血管,产生灼热感,可造成肢体不自觉移动[4]。此外,短时间内注入大量造影剂可造成红细胞膜损伤、内皮细胞受损、血脑屏障破坏,进而造成惊厥、抽搐等脑膜刺激症状。因此,建议下肢动脉造影尽可能采用非离子造影剂,条件允许可约束患者下肢,防止其移动。
       步进数字减影技术的优势在于:①可连续动态获取血管及血流图像,缩短了检查时间;②造影剂用量少,患者不易出现疼痛等不良反应;③患者接受辐射时间短,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小。从以上优势可以看出,步进数字减影技术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减少了检查可能给患者带来的潜在伤害。此外,由于检查时间缩短,对于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若需进一步重点观察病变部位,可根据步进造影图像找到确切部位,采用普通减影重复一次造影成像。
       总之,本次研究显示,步进数字减影技术用于下肢动脉病变的检查,具有经济负担小、成像质量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作为下肢动脉病变的首选血管造影检查方法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岩,刘景鑫,赵金山,等.三维DSA及步进跟踪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7):5-6.
      2 任重阳,狄镇海,毛学群,等.DSA步进技术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9):737-740.
      3 李光超,邓钢,秦永林,等.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64层CT血管造影与DSA的对照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17(5):336-339.
      4 张雪梅,薄文婷,王滨,等.步进式下肢动脉血管造影的护理[J].新疆医学,2010,40(10):98-99.
      

    相关热词搜索: 步进 造影 下肢 病变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