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一面之缘的“爸妈”15年后千里迢迢寻访干儿子]千里迢迢

    时间:2019-05-08 03:16: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对古稀老人颤颤巍巍地走进了院子,一眼便看到了瘫坐在椅子上的那个中年男人。老人的眼眶湿润了,15年前那个年轻英俊活力四射的干儿子,竟然变得如此骨瘦如柴,没有生气。老太太一阵辛酸,上前抚摸着干儿子的脸,哽咽着说:“儿啊,还记得吗,1995年,常州?”这幕相隔15年的重逢,让双方既欣喜又悲伤……
      
      异乡结下不解之缘
      1994年春天,在常州柴油机厂上班的四川仁寿人王郑经同乡介绍,认识了同在常州打工的陈小慧,两人很快坠入了爱河并走进婚姻的殿堂。
      第二年4月的一天,王郑外出办事,在车站无意中听到旁边一对夫妻在用四川话聊天。王郑在江苏很难碰见家乡人,看见他们大包小包地提着,便热情地替他们提行李,还为这对人生地不熟的夫妻介绍了一家价廉物美的旅馆。
      原来,这对夫妻来自重庆,是同一家企业的员工,丈夫时年56岁,叫谭继鲁,妻子叫朱奇英,当时两个人一起到常州出差。他们在常州办事的几天里,王郑经常趁着工作间隙来探望他们,给他们带来水果和常州的一些特色小吃,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最让谭继鲁夫妇感动的是,当王郑得知他们要离开常州时,更是在那天清晨买来几个熟鸡蛋、柑橘和一盒常州特产芝麻糕,把夫妻俩送到火车站后,还给他们买好了车票。
      谭继鲁夫妻十分喜欢这个实诚的小老乡。临分别时,朱奇英问王郑愿不愿意做他们的干儿子。王郑高兴地答应了,三人还一起在车站合影留念。朱奇英把自己的住址和联系方式写给了王郑,并欢迎王郑到重庆来玩。王郑也留了个地址给干妈,考虑到自己工作不稳定,可能时常要更换,他留下的是三哥王建忠的名字和四川仁寿老家的地址。随后王郑把老两口送上了列车,依依惜别。然而他们谁也没想到,这一分别就是15年。
      此后的日子里,王郑的工作和生活都十分顺利,一年后的夏天,女儿出生,这个原本温馨的小家庭更是其乐融融了。但天有不测风云,不知何故,1997年的春天,王郑突然出现头昏眼花、记忆衰退、说话无力等症状。起初陈小慧还悉心照顾他,带他去各大医院就诊,几乎耗尽了家里那点微薄的积蓄。但看到王郑的病情丝毫不见好转,陈小慧就开始嫌弃他了。特别是当她得知王郑的两个哥哥和他的母亲都死于这种奇怪的疾病时,她更是责怪他在结婚时隐瞒了他的遗传病史,而且还担忧眼下这个女儿会不会也得这样的疾病,执意要把王郑送回四川老家由他的亲人照料。
      躺在病榻上的王郑十分无奈,心里也很愧疚,只得任由陈小慧安排把他送回四川老家。只是憨厚老实的王郑并没有想到,陈小慧早已经计划好了一切,要和他分道扬镳。
      
      身患重病妻离子散
      2000年,王郑的病情继续恶化,全身肌肉出现萎缩,被诊断为“重症肌无力”。而这一年,陈小慧再也没有在王郑及其家人面前露面。
      2年后,陈小慧与王郑离婚,孩子归陈小慧抚养,共有财产归王郑所有。王郑心里清楚,其实这个家已经没有什么共有财产了。现在病情严重的他很想念女儿,很想念那个曾经虽然清贫却温馨完整的家。
      那段时间王郑备受煎熬,他脑海里总是闪过一些绝望的念头。就在王郑陷入到最绝望的境地时,却有一对老夫妻正挂念着他,为寻找他而四处奔波。那就是15年前和他在江苏有一面之缘的谭继鲁夫妇。谭继鲁和妻子回到重庆就给王郑留下的地址写信和寄照片,但却都没收到回信,他们只好希望王郑会来重庆,会找上门来。
      可谭继鲁夫妇一直没有等到王郑的出现。这期间他们又搬过几次家,每次搬家,朱奇英都会感叹不已:“我们又搬家了,这一搬建忠更难联系上我们了。”
      其实,王郑也一直在挂念谭继鲁夫妇。只是在他们走之后,自己在工作上遇到很多事情,直到女儿出生后,王郑马上提笔写了封信,他想告诉义父母自己已经当爸爸的好消息。但是写好之后还来不及发出去,他就病倒了。王郑知道自己的病情很严重,他见过母亲和两个哥哥发病的后果,他不想因为自己的病情拖累两位善良的老人,就没有寄出这封信。后来病情越发严重,他也没有能力去找两位老人了,只有在心里祝愿他们晚年幸福。
      
      “搜索”出重病干儿子全力拯救他
      2008年夏天,谭继鲁夫妇在看新闻时发现了一个新词,叫“人肉搜索”。谭继鲁把寻找搜索王郑的任务交给了女儿谭静。谭静在网上找到了常州论坛,并在论坛上发了一篇名为《寻找我父母的义子王建忠》的帖子,遗憾的是并没打听到关于“王建忠”的任何信息。
      而谭继鲁夫妇则专程去了一趟四川省仁寿县公安局,想请那边的警察帮忙寻找王建忠。谁知道仁寿县叫王建忠的人就有很多,又不知道对方的具体年龄,总不可能一一去查证。
      2010年夏日的一天,转机出现了。朱奇英做清洁时,偶然从书柜上找到一个铁盒子,在里面发现了当年写着干儿子地址的小纸条。欣喜若狂的她赶紧叫来老伴,仔细一看,上面写的地址是仁寿县方家镇古午村,这下范围一下子缩小了很多。老两口赶紧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女儿,谭静当晚便把确切地址发到了仁寿县的一些QQ群里,希望网友们提供更多信息。
      第二天一早,谭静迫不及待地上了网,被几条回复的消息吸引住了。有一个网友称自己就是方家镇人,并答应周末去帮他寻找王建忠。
      果然,6天后的下午,朱奇英接到了王建忠打来的电话,这时他们才得知事情的原委。自己的干儿子叫王郑,王建忠是他的哥哥。朱奇英眼泪止不住地流,茫茫人海之中终于找到了15年前认下的干儿子,他们迫切地想知道王郑的近况。王建忠语气低沉地说,王郑患了“重症肌无力”的怪病,不能走路,说话也很痛苦,希望两位老人能去看望他。谭继鲁夫妇得知情况之后,回忆起当年那个热情大方的年轻人,他们立即决定,一定要帮王郑渡过这个难关。
      几天后,盛夏炎炎,谭继鲁夫妇在女儿的陪伴下,来到了仁寿县方家镇古午村五组,看到了日夜牵挂的王郑。此时已经骨瘦如柴的王郑坐在椅子上,看到义父义母来了,努力地挺直身体。朱奇英看到当年英俊健康的年轻人,竟变成眼前这般憔悴的模样,万分心酸。她说:“儿啊,还记得吗,1995年,常州?”朱奇英双手抚着王郑的脸,泪水夺眶而出。王郑嘴唇微微动了一下,眼角挤出一行清泪。15年后,在残酷现实面前的重逢,让双方既欣喜又悲伤。
      王郑父亲拿出当年王郑写给义父义母的信说,他不是不想你们,他也写信给你们,只是没有寄出去,怕自己的病会拖累你们。
      谭继鲁有些责备地对王郑说道:“傻儿子,你是我们的儿子,谈什么拖不拖累,我和你妈会竭尽全力治好你的病的。”随后,夫妻俩帮王郑整理好凌乱的房间后,匆匆赶回重庆,为王郑四处打听能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医院。有人告诉他们,成都有家医院能治愈这种病,但需要6万元的治疗费用。
      昂贵的治疗费对于同样不富裕的谭继鲁夫妇来说,也是个大数目,他们开始想办法筹集手术费用。谭继鲁夫妇马不停蹄地联系重庆一些慈善机构,进行募捐。当谭继鲁夫妇讲述了和义子15年之前的一面之交造就了现在的奇缘时,很多人都被他们之间的真情感动,慷慨解囊。为了筹集到足够的治疗费,谭继鲁和妻子甚至还来到一些KTV举行捐赠演唱。老夫妻俩为了救一个没有血缘的干儿子,也不怕献丑,相扶相携着上台歌唱,沧桑而饱含深情的歌声穿透静谧的夜空,也感动着每一位客人的心。两位耄耄老人最终为王郑募捐到了2万多元爱心款,加上谭继鲁夫妇自己的积蓄,治疗费用总算凑齐了。
      2010年年底的时候,谭继鲁夫妇带着救命钱再次来到仁寿县,将王郑带到成都华西医院治病。经过检查,医生告诉谭继鲁夫妇,王郑是肌张力过高而引起的肌肉僵硬不活动,很有希望治愈。老两口悬着的心这才算放了下来。
      如今,王郑经过治疗,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虽然还不能活动自如,但已能轻松与人交流了。谁也没料到,15年之前热情善意的见面,温暖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温暖了自己。王郑的生死奇缘真的很美好。

    相关热词搜索: 干儿子 千里迢迢 寻访 爸妈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