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贵州省瓮安中学王唯灿 瓮安不“安”:积怨太深\积案太多

    时间:2019-05-01 03:25:2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揭开真相,民怨就会烟消云散   近年来发生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诸如贵州瓮安、湖北石首、云南孟连,仅地名就极具警示意义。瓮安,瓮中不安。瓮是什么?乃是拧紧了盖子的容器,当内外空气不对流,周围又有干柴烈火,结果肯定是爆炸。但还有另一种结局,那就是揭开盖子,使真相大白于天下,而后对症施治。揭盖子可能会烫一下手,但沸腾的民怨瞬间就会烟消云散。
      
      民警的粗暴作风激化了矛盾
      我们把时空转回2008年6月28日的贵州瓮安,这里曾发生了震惊国内外的严重打砸抢烧事件。前来灭火的消防战士被打得血流满面,一些维护秩序的民警遭人暴打追逐。事件中不同程度受伤的警察、干部和群众多达 258人。
      是谁如此疯狂凶悍,无法无天?按当地报纸的解释是:“原因简单,是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员煽动利用甚至黑恶势力直接插手参与的、公然向我党和政府挑衅的严重打砸抢烧事件……”果真如此吗?
      不断地深入调查,逐渐校正了我的看法。六天前的晚间,位于县西门河边大堰桥处,一名女学生李淑芬因对父母重男轻女不满投水自溺。由于当时警察施救打捞不力,家长对死因鉴定表示怀疑,并向当晚同在小桥上的三名学生家长索求巨额赔偿,仅止于此,完全不足以诱发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那么,事件究竟是怎么被推向激化的呢?责任仍出在警方,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民警的粗暴作风诱发了新的矛盾:当李淑芬的叔叔走进公安局的办公室时,遭到民警张明(已判刑)的质问,两人发生肢体冲突。张明对此怀恨在心,立即指使数名黑帮成员在大街上将李淑芬的叔叔殴打致伤。顿时,“李淑芬被县委书记的亲侄子强奸溺死,她的叔叔到公安局报案又被警察打死”,这样的传言不胫而走,传遍了小城。
      
      在瓮安生活没有安全感
      是瓮安民风强悍、刁民甚众吗?瓮安是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育质量最好的县,每年升学率高居榜首,该县还曾荣获全省先进性教育模范县的称号。那么,是瓮安百姓素质低下,觉悟落后吗?早在红军长征时期,由于这里群众基础好,中央红军曾三过瓮安。
      那么,究竟是哪些人搅得“瓮里不安”,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怨气冲天呢?
      根据调查,冲在最前边的是:
      以情绪宣泄为主导的人员群体。这一部分人占了绝大多数,其中不乏水库移民,因拆迁受损、矿山污染的上访户、下岗职工和无业居民。
      因各种原因被打击处理的人员。一些曾受公安机关惩处的有盗窃劣迹和吸毒人员,趁火打劫,找到缉毒办公室将档案一把火焚烧。
      黑恶帮派势力。当地的流氓恶势力团伙已渗透到党团组织和中小学校,其中的“玉山帮”这次首当其冲。一名 15岁的“玉山帮”成员连续焚烧多部汽车并砍伤警察,被抓获后交代说:“加入黑帮,是为了保护自己,在瓮安生活没有安全感,所以恨警察。”
      由此可见,是长久积蓄的怨气和偶发事件引发的愤怒汇聚成了“6·28”事件的思想基础。正如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告诉我说:“瓮安可谓积怨太深、积案太多、积重难返。‘6·28’事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6·28’不发,‘7·28’、‘8·28’也要发!”原来,这些年瓮安治安混乱,多起大案、命案破不了,黄赌毒肆虐,假钞泛滥,光天化日之下,妇女戴的耳环被抢,耳朵被扯得鲜血淋漓……

    相关热词搜索: 瓮安 积案 太多 积怨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