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关系型社会资本与企业知识获取绩效研究|心理资本 绩效 组织公平感

    时间:2019-05-01 03:24:0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企业拥有的关系型社会资本直接影响其知识获取绩效。本文构建了两者间理论模型,探究关系型社会资本对企业知识获取绩效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合理配置关系型社会资本,提升企业知识获取绩效的建议。
      关键词:关系型社会资本 知识获取绩效 社会网络
      20世纪90年代中期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知识被认为是企业生存、发展、创新的源泉,是企业培育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特殊资源。本文界定了知识获取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关系型社会资本的维度,构建了理论模型,以探究关系型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对企业知识获取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得出结论,提出合理配置关系型社会资本,提升企业知识获取绩效的建议。
      知识获取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一)知识获取的概念
      知识获取(Knowledge Acquisition,KA)一词最早出现于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研究中,是指从知识源总结和抽象有用的问题求解知识,通过知识表示,转换为程序的过程。在企业知识管理领域中,它是指知识被另一个体或组织重新占有的过程。该过程中,知识源企业转移、扩散知识;知识接收企业获取并形成相应认知。企业获取知识动机是在竞争中寻求成长与发展的契机。同时,知识获取并非企业的孤立行为,可以借助社会关系网络,一般包括:企业、供应商、大学、公立和私立科研机构及其它合作伙伴,积累社会资本存量,获取知识。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本文将知识获取界定为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企业,运用社会资本将网络化知识转化到企业内部,并使所获知识与企业内部环境相融合的整个过程。知识获取绩效则是指企业知识获取的行为、表现及其结果,具体反映在知识获取的数量、质量、难易及效果等方面。
      (二)影响知识获取的因素
      本文前提设定在社会关系网络环境中的企业通过社会资本来获取知识。因此,提出三个影响企业知识获取绩效的关键因素:知识源企业知识转移意愿;知识可达性(knowledge accessibility)以及知识接收企业的吸收能力。
      第一,知识源企业知识转移意愿影响企业知识获取的数量、质量。原因在于:首先,知识是企业在与内外部环境互动中实现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那么知识源企业不会轻率地将知识提供给其它企业。其次,从竞争的角度看,知识的溢出效应显著,知识源企业的知识转移和扩散可能会缔造新的竞争者。再次,知识获取伴随企业时间与精力的大量投入,知识转移和扩散的成本与收益将成为知识源企业考量的要素之一。
      第二,知识可达性影响着企业知识获取的难易程度。知识可达性是指社会关系网络中,组织间知识转移和扩散进程的便捷程度,其主要受知识自身属性制约。根据野中郁次郎(Nonaka)的观点:隐性知识较为复杂,其暗默性、粘性使得隐性知识很难进行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其获取比较困难;显性知识较为简单,经过编码,能以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
      第三,知识接收企业的吸收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知识获取的效果。企业对知识的吸收能力是理解、消化新知识并将其整合、创造,并应用于商业用途的能力总和。Byung.Park(2011)提出企业知识获取的关键能力—吸收能力受到企业间知识关联度与相互支持程度的影响。在企业学习意愿和强度相同的前提下,吸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原有知识基础与新知识的关联度。知识关联性强使得新知识能有效利用,无关的知识则很难学习,企业很有可能因为共同认知的缺乏,限制了知识价值的识别和吸收(Inkpen,1998)。此外,企业间相互支持度,如技术援助,专家派遣、诀窍传授等,都是促进知识转移、提高知识接收方吸收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系型社会资本与企业知识获取绩效
      (一)关系型社会资本及其维度
      社会资本的概念由Jacobs于1965年首次提出,用以描述嵌入在个体联结中的关系资源。之后,管理学科开始关注此概念,并将其广泛应用于组织行为的研究中。科尔曼(Coleman)将社会结构资源作为个人拥有的资本财产叫做社会资本。林南(Nan Lin)提出社会资本来源于社会关系网络,静态的是社会资源,动态的是社会资本。哈皮特(Nahapie)和戈沙尔(Ghoshal)则认为:社会资本是嵌入个人或组织关系网络中的可获得的显性与潜在资源的总和,社会资本划分为结构型、关系型、认知型三种。本文采用哈皮特与戈沙尔的观点,集中研究关系型社会资本,并根据其内涵,细化其维度。
      关系型社会资本不同于结构型与认知型社会资本,前者强调社会网络规模、密集度等的非人格化特征,后者强调网络成员间共同知识、缄默知识、价值观等特征。而关系型社会强调社会网络成员关系质量、情感强度等人格化特质。本质上,关系型社会资本是通过运用关系或由关系手段获得社会资本的动态过程。关系型社会资本涵盖三个方面:企业之间的关系质量,社会化互动,网络化程度。
      在文献归纳和研究前提的基础上,笔者提炼关键指标以表征上述关系型社会资本的三个方面:一是以善意信任和互惠的期望来表征关系质量;二是以企业之间交流的时间与频率来表征社会化互动程度;三是以关系嵌入强度来表征网络化程度。
      (二)理论模型构建及影响机制分析
      综上所述,本文构建关系型社会资本与企业知识获取绩效的理论模型(见图1),分析其中作用机理。
      1.关系质量与企业知识获取绩效。信任意味着一方对另一方行动的诚实、友善以及承诺的肯定预期。信任一方面能够降低知识源企业对知识转移和扩散的保护、防备意识,使知识转移和扩散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信任往往促成网络主体行为规范的建立,这样降低了机会主义风险以及不确定性风险。企业拥有的信任资本越多,知识源企业知识扩散和转移的意愿越强。
      互惠(reciprocity)可以使行为主体各方受益,促使企业产生知识共享的动机和行为。即便在特定时间里某些企业可能无回报或者不等价回报,但是,互惠服务本身并非是时间的函数,它是一种持续进行的交换关系,互惠能使企业产生共同的期望,即:“现在己予人,将来人予己”。同时,互惠规范的共同体还可以更有效地约束投机,解决集体行动中的免费搭车问题,节约用于监控和议价的时间资源。   由此可见,信任和互惠是企业知识获取的前提、基础、催化剂。基于信任、互惠建立的良好关系能有效地弱化知识的溢出效应,降低机会主义风险,减少知识转移成本,增强企业知识转移的意愿,最终提升企业知识获取数量与质量。
      2.社会化互动与企业知识获取绩效。频繁而稳定的互动与交流,其结果是最大程度地推动了企业间知识资源特别是隐性知识的转移和扩散进程。企业间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互动和交流,知识有机会在企业之间得以广泛和深入地传递。同时,基于隐性知识的默会性、非编译性、粘性等特征,跨越组织界限传输隐性知识比较困难,但是企业之间的高频率互动和交流,有助于知识源企业深入、全面地诠释隐性知识,知识接收方企业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隐性知识。
      可见,频繁而稳定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流动和扩散,提高网络内知识的可达性,降低网络内知识获取障碍,从而提升企业知识获取的便捷程度。
      然而,这种紧密、频繁、稳定的互动与交流,所需成本较高。相对而言,隐性知识获取成本高于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直接沟通,包括书面文件、阅读贸易杂志、标杆管理等形式来获取,因而高度的社会化互动对显性知识获取来说并非先决条件。此外,隐性知识还需要在随后的显性化过程中,具备较高的组织环境及技术条件,这必然要花费较高的成本。
      综上所述,社会化互动会增加企业所需知识的可达性,但是,过于频繁的社会化互动以及与隐性知识获取相关的活动一般伴随着较高的成本支付,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着知识的可达性。
      3.关系嵌入强度与企业知识获取绩效。关系嵌入强度较高的企业往往是在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愿景、经验、背景等特征相似的企业间发展起来的,一般具有共同的知识基础和相似认知,知识的关联性较高。加之网络嵌入强度较高企业间通过频繁、深入、广泛地交流和互动,能够增加企业间共通知识存量,沟通效率提高,使得知识更容易被理解和消化。相反,关系嵌入强度较低的企业,一般是在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愿景、经验、背景等特征不同的组织间发展起来的,知识的关联性较低,由于缺乏共同的知识基础、共同语言、深入地交流和互动,对知识理解、消化的不足会影响知识获取绩效。
      但是,过度关系嵌入也会对企业知识获取产生一定负面效应。其中最突出的症结变现为:关系嵌入强度较高的企业最终可能会产生相似认知,出现知识冗余,形成网络闭合,导致知识创造的锁定效应。相反,关系嵌入强度较低的企业由于“结构洞”所带来的获取途径和支配优势,知识往往是非冗余、多样化、多渠道的,这有助于企业获取新知识,打破知识创造的锁定效应。
      总之,关系嵌入强度对知识接收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关系嵌入适度有利于提升企业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能力;关系嵌入过度则不利于培育企业对知识的创造能力。
      结论
      企业拥有的关系质量、社会化互动以及网络化程度等关系型社会资本迥异,进而导致知识源企业知识转移意愿、知识可达性以及知识接收企业的吸收能力不同,最终产生企业知识获取绩效差异。具体结论为:拥有良好关系质量的企业容易达成信任与互惠预期,知识源企业更愿意转移和扩散知识,从而提升企业知识获取数量与质量。紧密的社会化互动将有效推动企业间知识资源特别是隐性知识的获取进程,从而提高知识获取的便捷性,但同时也会伴随企业投入及维护成本的持续增加。关系嵌入适度的企业能提高沟通效率,使得知识更容易被理解、消化和整合。但是关系嵌入过度也会导致知识单一化,形成网络闭合,不利于企业知识创造。
      鉴于上述分析结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战略需求和资源约束,厘清关系质量、社会化互动、关系嵌入强度这三种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存量与结构,明确其对知识获取绩效的作用机制及正负效应,分别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企业若旨在获取新知识用于突破式创新,则在社会资本运营时,应更多致力于从不同社会网络中汲取知识资源,可通过与不同领域企业之间的弱联结关系获取多样化知识,打破知识锁定效应,实现知识创造和创新。
      本文尝试性地从理论层面分析关系型社会资本对企业知识获取绩效的影响,而指标性的测量和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地深入分析。
      参考文献:
      1.Grant RM.Towards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1996(17)
      2.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3.Nahapiet,Ghoshal,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
      4.Michael.Fritsch.The impact of network structure on knowledge transfer:an applica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the context of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s[J].Ann.Reg.Sci,2010(44)
      5.Byung Park.Differences in knowledge acquisition mechanisms between IJVs with Western vs Japanese parents:Focus on factors comprising absorptive capacity[J].Management Decision,2011(49)
      6.Inkpen.Learning and knowledge acquisition through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1998(12)

    相关热词搜索: 绩效 获取 资本 关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