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东亚儒学_彭林东亚儒学须多交流

    时间:2019-04-02 03:23:1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苏东坡的叙述直指心性,但是不是太夸张了呢?姑且把东坡流放粤海的枯寂放在一边,只说为何只有韩愈能让他有了心理认同,是道统吗?为何北宋的文人,从柳开、欧阳修就尊昌黎先生为道统,以上而下,护持儒家的尊严,是直面“天竺为体”的思维宰制吗?北宋之易学诸家邵雍、周敦颐、二程、张载等,是以儒家本体抗拒天竺本体吗?
      诸位,放下刚健的北宋古文运动的云垂海立,看看1949年后,一位湖湘学派殿军的晚期作品,章行严先生之《柳文指要》,13岁开始一生追慕柳宗元。晚年成大部论著,上下册,以柳诗文和历代柳评为两大线索反思晚唐政治思想史,古今中西竭力网罗评析,可惜论述柳文,不离韩文韩诗,由下而上,仍然没有走出杜诗韩文的大道统。
      谈及东坡、行严的目的,不是为了讨论中古文学,而是说,韩愈是宋明理学的先锋,孤独的先行者,那么,21世纪,中国文化的道统何在?或者,为了捍卫中国文化现代道统,哪些学人是今天的“韩愈”?
      近期,首届礼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两岸四地以及日韩专家齐聚京华,交流儒学,很热闹,此次会议的“大管家”彭林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吐露了他的直观感悟。
      切口一:最推崇钱穆的著作
      此次清华礼学国际学术研究会,也是清华中国礼学中心成立的特殊机缘。开幕仪式上,著名学者李学勤寄予重望,发言之中谈及了钱穆的《朱子新学案》,表示了对六经中礼学的推崇。这个引证引发了很多学者的认同感和思考。
      钱穆著述等身,前有《先秦诸子系年》《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后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朱子新学案》,都是大部头的伟构。李先生的援引,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为了解钱穆的因由,采访了彭林教授,话题从钱夫子开始。
      可巧,彭林教授,也属无锡人,与钱夫子是同乡,玩味经史之学30多年,彭林最推崇的学人就是钱穆先生。当然,民国期间,西学与中学、激进与保守、对立与均衡、新与旧仇视如水火,钱穆当然属于经学保守一类。
      前有王先谦、皮锡瑞、唐文治等老派文人的经学救国梦想,后有钱穆等人孤独冷寂坚守,时人误解当然不会少。彭林教授认为,钱穆先生是20世纪中国学者里最有民族特性和思想分量的大家,不只是乾嘉学派的殿军,也是朱熹之后,中国文化的大关键。
      当然,牟宗三、唐君毅等新儒家的孤绝伟力与知识构建,非常重要,如牟先生的《心体与性体》,与钱穆先生的《朱子新学案》相应,彭林表示敬意,可他的直观判断,还是选择钱穆。学习中国经学,钱夫子的著述成为必读之书。
      钱穆的思想与著述,像波澜壮阔的大江河,彭林把《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看作是进入钱穆世界的稳健初阶。
      切口二:不可忽视章黄学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学”这个概念形成于两汉时期。
      两汉经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以及清代考据之学,构成中国文化的大骨架。每个时代的学人都应用各自的逻辑,护持着中国文化的命脉。比如唐朝的《五经正义》。
      隋唐时期,中国文化主流是佛教,天竺为体,所以,孔颖达组织编辑儒家的核心经典《五经》,应用的就是佛教大疏的原理,可以说是“天竺为体,儒家为用”,可是,读者不会觉得唐突,反觉得是儒家的回归。当然,孔颖达在细节上存在瑕疵,大礼不辞小让。唐朝的法律。《唐律疏议》也如同此理,天竺原理,中国应用。
      那么。20世纪面临欧风美雨,单纯依靠中国文化解释中国文化是不够的。留日期间的章太炎体悟中国文化紧迫感,在日本讲授汉朝经学大师许慎的《说文解字》,标举“道术无大小,贵能成条贯”,为中国文化呼喊。朱希祖、钱玄同、周作人的笔记已经由中华书局出版,代笔的梁天俊老先生,是辅仁老校友,九十高龄,楷书规范整齐。彭林先生认为,这本《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是进入经学之重要门径,小学不通,难通经学。
      彭林先生举了一个小例子,比如《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习”字当如何理解?训诂学里说,幼鸟练习飞行的意思,这样形象的比喻与意会,生动可爱,不教条。当然,章太炎的解释非常丰富,大量例证。
      此外,海外汉学家对《说文》的研究,也很深入。去年,汉学家何莫邪来北大讲座,他是李约瑟的高足,分享其六年玩味《说文》的感悟,何先生,涉及很广,除了批评段注,还与先秦思想史、古文字、考古、人类学等前沿领域进行比较分析,他的敏感、判断与分析,令人尊敬。彭林先生认为,经学是中古文化的神髓,汉学家况且如此深入体察,中国人应当深省。当然,他认为,汉学基础和理论都比较发达的国家,还是日本。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经学、儒学等领域的交流远远不够。这也是今天看章太炎解释《说文》讲记的动机,100年前,章太炎的急迫心理,今天虽然不必那么纠结,但民族精神与尊严,还是必要的。
      章黄之学,于经学、儒学、东亚价值,都意义重大,也可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交集。
      切口三:领会陈垣的史源学
      早年间,彭林教授求学北师大,被杨向奎、赵光贤先生收入门墙,进入了儒家经学的大门。对于北师大、老辅仁,彭先生有着深切的感情和认知。当然,赵光贤先生是陈垣校长的学生。所以,说到辅仁,不可不说陈垣校长。
      20世纪,史家“二陈”,陈寅恪与陈垣被看作中国史学两大山峰。彭林对于两位史学大家都非常推崇,但如有选择,他还是亲近陈垣。一者因为师承关系,一者因为研究经学之必要。在中华书局最新出版陈致编写的《余英时访谈录》里。余称陈垣是乾嘉学派的殿军,评价很高。
      此外,在《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中,余先生,都有对陈垣校长深表赞叹。尤其《明季滇黔佛教考》。彭林先生赞成余先生的论述,也感慨陈校长的匠心伟构。
      在清华的教学中,彭林与他的学生们需要面临儒家经典的校勘训练,这时陈校长的前瞻性著述就起了大作用。这就是陈校长的史源学。彭先生有时训练学生点校《十三经》,就应用了陈校长的原理。当年,陈校长组织学生点校《目知录》、分析全祖望《鲒埼亭集》等古籍,成为一时学界佳话,今天清华大学,依然有师生沿袭陈校长的风貌,让人感动。
      此外,陈垣校长的“宗教三书”,不只是学术书籍,也是抗日爱国书籍,目据时期。艰苦的条件下写成的,包括胡注通鉴表微之傲骨,当然,今天不是战争烽火岁月,是和平发展友好时期,谈合作,不谈对抗,对于经学与史学的定力,是否应该继受?
      中日友好共荣,对于中日之间的儒家交集,应该以何种定力深入经典,开显儒家的光明藏性?陈校长的史源学进路和次序,是否还有生命力?彭先生认为,陈校长的努力可以为了今天中国人进入经学、史学提供重要思想资源。在西风强烈的今天,还可以算做中国人的定力文化基因,陈校长的作品生命力依然旺盛。
      切口四:应当重视洪煨莲
      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内地的读者不是很熟悉,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欧美宣传中国文化,如洪业、陈荣捷、秦家懿、劳思光等,他们把朱熹、王阳明、杜甫、春秋、周礼等中国古人与经典译注到英语世界,让中国文化在海外生根。他们是艰难的,因为西风强烈,西学况且面临解构的困境,儒家更加孤独,然而,正是因为“匠心能以素为绚,坐使枯寂回春风”的定力与坚持,才使得中国文化在英文世界有了一点星火。
      在这些海外学者中,彭林最赞赏洪业,“了不起的洪煨莲先生”,洪业对周礼与春秋的索引,即“引得说”,让彭林叹服,堪与陈校长的史源学相映成趣。中国文化需要流出齐鲁,流向中国,流出中文语境,流出东亚,流向英文世界。
      中日之文化交流,东亚之文化交流,正是中国文化流向世界的前奏。

    相关热词搜索: 东亚 儒学 交流 彭林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