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教材研究“五步走”】气功八法五步教材视频

    时间:2019-03-31 03:14:0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教学之前研究教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正确、准确、深入地走进了教材才能使教学设计精巧大气,课堂教学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没有很好的研究教材,没有认真的备课,走上讲台心里都是虚的。因此,研究教材应该是走上讲台的“第一步”,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深度,也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下。我认为对教材的研究可以按以下的五步走。
      第一步:深入教材,素读经典。
      对于教材,我们平日里常常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往往是粗略览读之后便急着看教参,找资料,搜课件。以为这样便理解得深刻了,掌握得透彻了,其实只是盲人摸象,略知皮毛而已。这样的文章解读恰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游水之萍,是站不住脚的。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要舍得“深入”。而深入文本的方法,我认为最好便是背诵。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得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古诗古文当然是必背无疑,而且现当代名家名篇如《苏州园林》,《背影》,《春》等等我觉得老师都应该背诵,至少要熟读。这样做了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感受和收获。诸如《核舟记》第三、四段之中的各个人物的空间位置以及作者的介绍顺序,常常令老师学生头疼不已。但通过背诵,那就不一样了,要能背诵首先得理解,理解可以促进背诵,背诵又能促进理解,两者互相促进,印象就深了,相关顺序在自己的脑海里也便清晰了。这样一来,不但老师心中有了底,而且还为学生做了背诵的好榜样,教学起来也就轻松自如了。
      第二步: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读文,读情,读人”。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思想情感都和作者当时的经历相关、心绪相关,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又有几多呢?因此,这些好文多半都是或大喜或大悲或不平或无奈等情绪的产物。因此,了解作者,追溯写作背景,这对于准确解读作者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来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如果不了解写作背景,我们很有可能会认为是一个离奇而真实的故事。然而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其时代背景,生活状况,个人志趣便会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新的判断。通过这样一番分析,对本文的解读就深刻而又准确了。还有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开始便让人费解:既然作此文之时已是清朝,却一开始还用明朝皇帝的年号,这个张岱是不是“不识数”?而之后又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且在“更定”之时前往看雪,他是不是“不正常”?既有舟子一同前往又何说“独往”?如果不解其身世、不知其为人、不晓其品性那理解起来可谓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只能瞎猜乱说了。
      第三步:高屋建瓴,个性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阅历的人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之时既要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就认为学生在课堂之上必须是读出了自我,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课文。要让学生读出自我,不单要学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还应该学会用社会的眼光看世界,用世界的眼光看世界。这样,有了老师高度、深度、大气而又个性的解读榜样,配以恰当的三维教学目标,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个性理解独特感受便随之而来。比如《羚羊木雕》等篇目,我们就可以先不要抛出作者、老师的观点,让学生就自己的理解,就自己的生活阅历,谈自己的看法,也许会有无法预约的精彩。再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用理智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第四步:探寻手法,推敲技巧。
      名家笔下写人叙事,无不抓住特征,清晰明了。状物绘景,无不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因此,在解读文本时,应该找出这些珍珠玛瑙,让学生受其熏陶,学其手法,平时教学注意训练,到时写作自然水到渠成。如《春》之中处处精当的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以及文末三个比喻句的连用,无不值得品味。又如《山中访友》整篇的拟人写法,《阿长与山海经》中欲扬先抑手法的使用等,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范本,值得挖掘,值得玩味。
      第五步:挖掘“兴奋点”,找准“激活点”。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平铺直叙、千篇一律的课堂学生是不感兴趣的,这就要求我们研究教材时还应该挖掘文本之中暗含的“兴奋点”,找准课堂的“激活点”,以此激活学生思维激活课堂氛围,让学生轻松度过40分钟而毫无倦怠之意。这个“兴奋点”可以是文中的难点、疑点、趣点、美点、以及矛盾点等。教师转换解读角度,从学生角度出发,发现出学生的困难处,疑惑处,兴趣处,找准课堂的“激活点”,精心设计,巧妙融入,让学生一直处于“乐知”的兴奋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特级教师上课也非常注意这一点,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这个技巧的使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而孔乙己作者却没有写他的真名,老师抓住这个“反常点”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再问:“他为什么没有名字?”,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进而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准确恰当的“点”对教学氛围的激活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都有着极大的帮助。笔者在教学《信客》一文之时,就挖掘了这样的疑点:信客是这样吃力却不一定讨好的苦差事,他却这样的忍辱与坚持,他这样做值不值?还可以挖掘这样的矛盾点:平时人们对信客是如此的不在乎甚至不尊重,为什么他死后却又纷纷前来吊唁送别?通过这些“点”的研讨,学生对“小人物,大精神”、“平凡人,不可缺”的理解便更为深刻,对余秋雨为其立传的初衷便更能理解。同时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学生思维也就活跃起来。
      走好教材研究的“五步”,也就能走好课堂教学的“舞步”。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材研究也如此。个人之见,因此不怕贻笑大方,望求教于方家。

    相关热词搜索: 五步 教材 研究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