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心理健康活动主题名称_知识传授与健康心理培养应并重

    时间:2019-02-09 03:22:4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2006年5月24日的泉州晚报报道了心理学家根据辽宁省桓仁县一重点高中的尖子生王家兴高考前后的失常行为诊断他患有强迫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消息,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中国当代丰衣足食的青少年为什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寻根究底,是中国高考成为了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造成当代青少年的长期心理压力。笔者从高考造成的学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导致学生同老师,学生同家长紧张的人际关系分析,并依据青少年时期的基本心理特征得出现行的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应把健康的心理培育同知识传授并重的结论。
      【关键词】中国青少年 长期的心理压力 高考成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 厌学 紧张的人际关系 健康心理培养 并重
      
      2006年5月24日的泉州晚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辽宁省桓仁县一个重点高中的尖子生王家兴忽然惧怕上课铃声,1994年即当年高考前夕“临阵脱逃”休学。原本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他休学后回家竟发展到不想听见人说话,不想见任何人。只好躲进山里,成了一个连家人都很难接近的怪物。后来,又发展到了一天24个小时都要在四肢上套上塑料袋,成了一个可怜可笑的“袋中人”。这位袋中人被诊断为患有强迫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
      现有的心理研究显示: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病,有调查显示,青少年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其中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大多数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长期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时,容易导致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全球化的中国人民处在一个吃喝不愁的和平、稳定时期,为什么中国的青少年会有“长期的较大的心理压力”呢?
      笔者试分析如下:
       根源:高考成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
      作为我国升学考试制度之一的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确实对调动中小学积极性,监控基础教育质量,对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为社会各阶层之间流动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渠道,体现了社会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很多因出身和地位而无法取得推荐上大学资格的普通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1977年中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27万人,比例是21∶1。如今这些人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检讨中国高考制度》新华社 《环球》杂志)
      可是当中国走进20世纪80年代时,中国流行的思想是“从苏格拉底的‘知识就是德性’到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再到今天的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就是金钱’,知识越来越为科学所专用,越来越与人的德性和品格相脱离,即知识越来越成为纯粹理智性的计算和操作性的工程技术。”(卢风《知识与智慧:现代文明中的二律背反》,《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3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教育必然地在这追求知识、技术、实用技能的世界现代化洪流流动过程中异化为纯功利性的训练。中国教育制度之一高考制度也违背了弥补人才断层的“不拘一降人才”的设立初衷,异化成了“人生第一考”“一考定终身”的状态。高考分数自然而然被当作了唯一的评判标准。
      统一的高考制度用同一标准选拔学生,严重扭曲了我国社会的人才评价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观念。由于这个制度是国家推行的,在人们心中具有权威性,因此,家长和社会用这一标准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门用它衡量学校、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优劣,家长用它要求子女。然最终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中国教育的对象--学生。统一的高考制度严重扭曲了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幸运地跨入大学门槛的大学生也由于长期的压力得不到释放再增添强大的就业压力,自然没能幸免心理疾病的侵害。
      
      1.严重的厌学情绪
      
      高考,考的不仅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对整个教育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小学、中学,甚至幼儿园的教育,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为高考进行的各种考试在当代的中国青少年眼中成了一个魔鬼,它吞噬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青春、理想和梦,留下是一个会死记硬背的躯壳,学生成了只有知识、技能而无生气、活力的“知识动物”。“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世人的眼里,高考的失败就是人生的失败,考试能决定的东西太多了。而家长、老师一味地强调考试更加重了学生的厌恶的情绪和恐惧的心理。据《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有三份之二的学生感到考试压力很大,66%的学生认为“分数对一个学生很重要”,58%的学生认为“考试对自己的压力很大”,而50%的学生对于“现在的成绩不好没关系,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能力”的说法持否定态度。老师为考而教,整齐划一的教材,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学生为考而学,整齐划一的个性,整齐划一的创造色彩。
      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缺少求知的激情,学习由此成为了一种劳役。当代中小学生的厌学情绪非常的强,他们觉得学习就象一个恶魔在缠绕着他们。据《中国妇女报》1999年8月8日的报道,对北京等10个省市3000名中小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表明,高中生仅有4.3%是因为喜欢读书而上学。我厌恶上学。因为永无止境的大小考,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庞大的作业量使我吃不消,因为来自老师家长及社会舆论等各方面的压力使我难以承受。我不喜欢这些,不喜欢背着十几斤重的书包,天天起早贪黑的去受折磨,不喜欢天天穿梭在老师的脸色和家长的责备中。(《北京晚报》1998年3月22日)
      不堪巨大的学习痛苦和精神压力的青少年有很多选择自杀、杀父、杀母、杀老师以使自己从重负和绝望中彻底解脱。1992年11月16日一个边远偏僻的山区小镇,5个女孩(三个9岁,一个8岁,一个10岁)因感到读书太难和满足不了家长的“望女成凤”的愿望而集体上吊自杀;1997年2月20日,贵阳市以为名叫李渊的中学生因忍受不了老师“差生”的侮辱和不让上课的惩罚而自杀;1998年3月23日宜昌市五中14岁的初二学生周付宇因忍受不了班主任的侮辱和刁难而从19层高的楼顶跳下身亡;1998年4月2日,牡丹江市十一中的初三学生李非因考试没有考好,害怕妈妈的责骂,亲手把爸爸妈妈杀死在自己家里;1999年3月28日北京市19岁的高三学生朱宇因不服母亲的严格管教和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把镇静剂放在母亲的感冒冲剂了把母亲害死,并伙同其同学把尸体肢解抛入公园的湖中;2000年1月17日,浙江金华市第四中学17岁的学生徐力因不堪忍受学习成绩排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用木柄榔头把母亲砸死……血淋淋的事实在说话,过分地强调考试成绩,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易造成青少年性格的扭曲,使得他们仅仅获得了认识外部世界的知识、技能而忘却了认识自己的内在心灵。本来朝气蓬勃的青少年被培养成了言行不一的双重人格,被异化的人。“剥夺了权利,剥夺了自由,剥夺了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我们不就成了一种机器了吗?一种让家长、让学校,让一个最先进的那种模式制造出来的一代吗?这就是大人们天天说的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吗?再说,当我们一个个变成考试机器后,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创造、我们的灵智,还有我们的爱情都泯灭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还有什么可以吸引我们生命活力的源泉?”(何建明:《中国高考报告》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紧张的人际关系
      
       存在主义哲学家赫舍尔在经典之作《人是谁》中指出:“现代人的悲剧在于是这样一个存在:他竟忘记了‘人是谁’这个问题。”“我们知道人制造什么,但我们不知道人是什么。”正如弗洛姆所批判的,我们现在的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造就社会机器有用的公民,而不是针对学生个性的发展。青春期原本是每一个人都要遇到的一个新奇、激动,富有浪漫幻想而又充满不安、躁动、困惑的时期。老师、家长原本应从科学的角度传授青春期方面的生理、心理卫生知识,帮助青少年料理自己的生活和处理青春期的躁动和不安。可是呢?“从对6092例中学生和3360例大学生的调查得知,他们大部分对父母和教师在这方面不够信任。我们曾经问他们,‘你认为谁对你传授的性知识最丰富,有用?’回答是父母占9.1%,是兄弟姐妹占3.8%而回答是同学、朋友的却占80.7%”随着生理的成熟,青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萌芽、觉醒,最突出的就是我们所谓的“早恋”。处在青春期的男女中学生彼此之间发生爱慕、爱怜、爱情关系是很正常的事情。遗憾的是,老师和家长高喊着“一考定终身”的口号,不以为然地“学生知道什么爱情”没能正确地理解和指导青少年,反而误解禁止。据调查,在家长、老师对待学生早恋的态度上,“理解同情”的家长占30.9%,老师占25.5%;“不过问”的家长占4.4%,老师占26%;“反对或压制”的家长占64.7%,老师占48.3%。竟有64.7%家长,48.3%的老师旗帜鲜明地反对并压制“早恋”。这一对青少年独立人格的不尊重及无原则强调考试、升学,造成了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的关系紧张。
      据《中国教育报》1999年9月1日发布的“教育新闻调查”表明:在新时期的中国教育中,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的倾向性问题是教师的高压,学生的厌学,师生感情产生隔膜,师生之间知识传递的渠道在拓宽,而感情沟通的渠道在缩小。有40%的学生觉得与老师在一起时无所谓开心不开心,12%的学生不大开心和很不开心;对班主任老师不大喜欢和很讨厌的占13.2%,说不清的占23.8%;认为所有学生都信任自己的教师占1.3%虽然61.3%的教师很愿意和所有的学生交朋友,但最想找班主任老师的或找某个老师说心里话的学生仅有4.8%。4.8%的信任率闪着信任危机的红灯。当学生不信任老师,怎么会向老师请教人生的意义,做人的道理和行为规范?又怎么会向老师诉说人生的失意、青春期的躁动不安和精神的困惑?如此情况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何塑造人类的灵魂?
      另外,据四川省的一项调查表明,有75%的学生认为自己最亲近的是同学,其次是爷爷奶奶,认为家长(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只占18%。18%只能是同4.8%一样再一次警示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普遍不信任家长。
      学生不信任老师,孩子不亲近家长,满头的压力,满腔的苦闷,满腹的烦恼,如何得到正确的疏导。青少年们只能是更加的苦闷,更加的烦恼、更加的无助,进而造成学习压力过大,心理紧张,情绪无常。
      从上面分析来看,高考作为一种考试制度,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这种形式上的公平不需要完全依靠花钱买的,不需要完全靠权势占有的,相对来说是靠能力,尽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必须是人人有机会),但只要是想读书的人,都能设法得到读书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实在找不到比高考更为科学合理的选拔人才的途径和方式。而且事实证明,推行高考制度的20年里通过高考的确向高校输送了相当多的优秀人才,因此现行的高考制度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然而高考,这一由国家包办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地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和选拔人才,使得社会统一地用这一个标准来衡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很多家长,都希望子女能上大学,也只有统一地用这个标准来要求学校和子女,正如一位旅美教育学专家反思中国高考制度时说,高考好像是制约人才资源发展的瓶颈,“瓶口外――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引导着全国的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为一个目的培养一流考生;瓶口内――按照陈旧而落后的评价体系去扩大招生、培养更多‘高质量的考生’,而不是‘高素质的学生’。”(《检讨中国高考制度》新华社《环球》杂志)
      这便导致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只能用统一的规格型号、统一的技术性能、统一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和要求青少年,把学校异化成一家培养“标准件”的工厂,把学校教育异化为一种培养考试机器的手段。在这种手段的理性支配下,青少年的兴趣、爱好、特长被扼杀了,青少年的天性、灵性、悟性被泯灭了,青少年的理想、憧憬、追求被窒息了。
      然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曾讲过:“青少年期是一个狂风暴雨的危险时期”,心理学家艾里克森也指出的:“青少年期是自我同一性混乱与同一性形成相冲突,从而获得新的同一性的时期。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时期,容易出现复杂多样的心理问题。”
      因此中国教育在注重知识的传授时,同时应关注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培养,尤其是在高中教育,切不能忽略教育的另一方面的功能――精神追求和人文精神养育。
      由于中国特殊国情,要改变现行的教育状况,改革高考制度,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并且艰巨的过程。我们可以先从学校教育着手,把健康心理培育与知识传授并重。正如李国杰院士指出的:“一个人的素质象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容易被人看到的学历和专业知识只是一小部分,而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是责任感、价值观、毅力、协作能力等等。成小事者主要靠业务本领,成大事者靠德行和综合素质。”
      另外,如果仅仅把高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把考试成绩作为一种参考,将减轻学校和教师对以升学率和教学成绩为主的考评落后的担心,进而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学生的长期学业压力。如复旦大学2005年采用的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优秀创新人才选拔新机制的举措,便值得广泛地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
      [2]《环球》之《检讨中国高考制度》
      [3]卢风.《知识与智慧:现代文明中的二律背反》,《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3期
      [4]何建明.《中国高考报告》,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5]贺春兰.《关注人才》,《人民政协报》,1999年1月
      [6]《中国教育报》

    相关热词搜索: 并重 传授 培养 心理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