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高考作文分类评析:高考作文题目大全集

    时间:2019-01-17 03:28:2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2007年上海语文高考考的是命题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要写好此文,首先必须正确理解什么是“坎”。大部分考生认为,“坎”就是学习中的困难,生活中的挫折,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要写出脱俗不凡的文章却并不容易。考生必须在立意的深度、选材的新颖、语言的功力、个性的张扬等方面显示自己的亮点。有的考生认为,“坎”不一定仅限于触手可及的实体,它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心理的障碍”(比如失意、寂寞、悲伤、痛苦、恐惧、胆怯、脆弱、遗憾、惰性、虚荣心等等),这种以审视人的心灵为内容的文章颇受阅卷老师的赞赏。有的考生切入点与众不同,他们将“坎”看成是文化发展中的缺陷(如传统文化的失落,戏剧创新中的缺憾,为文讲究套路、模式、技巧等),有的考生甚至将目光聚焦于民族素质、中日关系、台湾回归等关系到国家民族和谐与进步的话题上,他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类作文博得了老师的青睐,获得了理想的成绩。然而也有那么一些考生,对“坎”的概念认识模糊,他们将“成功”、“宽容”、“自信”、“诚信”、“成熟”、“勇气”、“环保”、“改革开放”一概界定为“坎”,这种审题上的失误,导致了其作文成绩的下跌,最终,阅卷老师将其分数锁定在四类与五类卷之间。
      高考作文失分的四大原因:
      
      一、缺乏新意
      也许是因为考生对十二年寒窗苦读后的高考感到铭心刻骨,所以大部分考生选择“要跨过高考这道坎”的内容,虽则其中出现了少数切入点不同凡俗,思辨力为人折服的佳作,但许多文章仅停留于现象的罗列,缺管理性的思考分析,这些人云亦云、缺乏新鲜感的文章给阅卷老师带来的只能是视觉的疲劳,其分数也只能是定位于三类卷的范围。
      
      二、拾人牙慧
      有些考生平时不重视阅读和观察,不注重材料的积累,面对高考,他们临阵磨枪,或是剽窃他人习作中用过的材料,或是挪用他人佳作中的精辟语句,或是抄录试卷上现代文中的内容,东拼西凑,写成一篇拙劣的文章。对于这种拾人牙慧、完全失去自我的文章,阅卷老师决不会心慈手软,往往会将其打入冷宫。
      
      三、生搬硬套
      有些考生不是临场作文,而是将其过去写过的作文改头换面、生搬硬套,结果反而弄巧成拙,比如有些学生写必须跨过“宽容”或者“诚信”的坎,套题痕迹明显,结果获得一个惨不忍睹的分数。
      
      四、杂而无章
      有的考生在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中提及必须跨过七种不同类型的坎,这些“坎”之间不但缺乏内在的联系,而且没有共同点,这种杂乱无章,题旨不明的文章获得的只能是低分。
      
      一类卷评析
      
      必须跨过这道坎
      时下不少书店中都有关于写作技巧、写作材料与套路之类的参考书,这使得我们的作文往往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个材料。试问,技巧与套路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认为,我们必须跨过这道坎,不要让那些条条框框堵了我们写作的源泉,遮盖了我们创作的灵感。
      《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纵观各国名著,它们首先打动我们的难道仅仅是写作技巧与套路?远的不说就说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名篇,无论是袁牧《祭妹文》中的兄妹情深,还是李密《陈情表》中人伦孝情的殷殷;无论是《背影》中慈父舐犊的情真,还是《最后一片长春藤》的舍己为人……这些佳作的价值仅仅是技巧吗?
      著名作家叶兆言曾对如今越来越重视技巧表示担忧:技术的进步并不能解决一切难题,有时候技术往往会成为累赘,就像美食理论不能食欲不振一样。我们必须跨过这道坎,让文学创作发出它应有的光芒。的确,对于出色的作品来说,好的技巧与套路常常只是一件华丽的袍子,而袍子里面才是经久不衰,为人欣赏的精神食粮。当我们品读完佳作后,它的技巧往往已在我们脑海中模糊了,而它的真情,它所表现的崇高情操总会留存于我们心中,感动一生。
      繁华落尽见真淳,王若虚曾有言: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对于一篇文章,我在乎的往往是其蕴涵的深刻精神领悟。
      不过,这也不是说写作完全无需技巧,毕竟言而不文,行之不远。出色的写作技巧可以带给读者直观的美的感受。就好像绿叶的红花,那种和谐之美。
      曾经一度迷恋武侠小说,对于令狐冲的师傅说的一段话记忆颇为深刻:“我派上代练武误入歧途,只是一味儿地练剑,忽略了练气,殊不知天下上乘的功夫都是以练气作为根基的。纵然你剑法练得再精,没有气终不能登峰造极。”这对于我们写作来说不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吗?
      一味儿地练技巧却忽略了写作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技巧再多也终究是花拳绣腿。
      我们必须跨过这道坎,让我们的创作灵感大放异彩。
      评析:
      切入角度好,立意新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当大部分考生将思维定格于要跨过高考或生活中的挫折之坎时,本文却另辟蹊径,针砭当今作文教学热衷于套路、模式、技巧训练的时弊,综合运用例证、引证、喻证的手法,阐发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体现了较强的思辨能力,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博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被评为一类卷。不过,本文在语言表达上还有不足之处,有的句子不够连贯。
      
      二类卷评析
      
      必须跨过这道坎
      看着窗外鳞次栉比的水泥森林,听着高架上传来的一阵阵不绝于耳的噪声,我心生疑惑:此时此刻的我,真置身于江南吗?江南,你怎么一脸的紧迫与匆忙?在我的记忆中,你向来都是温润典雅的呀!
      在记忆中,江南是才子,爱在梧桐树下吹箫,爱在冷月清辉里吟咏;江南是姝丽,爱在深闺秀阁中抚琴,爱在秦淮河浣纱;江南不热衷于宫廷名利,江南只垂青诸子百家;江南不嗜血杀生,江南只把玩琴棋书画;江南多的是书院科场,山清水秀鱼米香;不设黄金台,不造凌烟阁;江南不是大红大紫的皇城根;江南只是水光潋滟的西子湖。江南总是飘着细细的雨――雨是江南的魂,江南,就是这样,烟雨缭绕,水似江南。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得太快,当我无意翻开尘封的历史画册,却惊奇的发现――寒山寺已被圈在姑苏城中了;明孝陵也已重修得面目全非了,秦淮河边许久没有“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氤氲雾气了……
      随着GDP的飞速增长,一幢幢舶来品摩天大楼在温润婉约白墙青瓦的江南反客为主。人们对于环境的肆意亵渎,对于城市的随意改造,让人们陌生了那古典的江南……
      不得不说,这是一道坎,一道横亘在城市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坎,对于多年来处于经济高增长的洪流中,我们忽视了对于环境的合理保护,我们让江南沉睡了,带着她那令人动容的美沉睡了……
      当我们再站在二十四桥下,不会再有“三分天下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杨州”的豪迈;伫立六和塔,不会有“九天日月移朝暮,万里山川换古今”的感概;当秦淮河边不再有浣纱女,当栖霞寺消除了祭祀的神光,当贡院也不似当年的卧虎藏龙,当太湖肆虐爆发的蓝藻,对比着“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在太湖水”的旋律,我的心为之一颤,江南,就只剩下“江南”这空齿留香的名字和日益老去的容颜……
      所以,我们必须跨过这道坎!
      我们还要心生“春水碧云天,画般听雨眠”的感怀;我们还要描绘金陵十二钗的动人容貌;我们还要讲起四大才子的风流韵事;我们要找回江南那动人的微笑。
      江南,我一遍遍叩问,一次次呐喊:我们要跨过这道坎!
      评析:
      精彩的开头,华美的文笔,与众不同的立意起到了夺人的眼球,令人拍案叫绝的效果。但细细咀嚼,却发现此文有美中不足之处。的确,说人们对于环境的肆意亵渎,是横亘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坎,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说随着GDP的飞速增长,摩天大楼平地而起是人们对城市的随意改变,是对古典江南的反客为主,未免有些偏激。我们应辨证地思考如何使两者保持和谐共存的关系,而不能武断地以排异的思维方式去否定一方。近年来,我们在阅卷中经常遇到考生缺乏辨证思维能力,行文观点偏激而导致失分的情况,应引起每一位考生的重视。此文被评为二类卷中。
      
      三类卷评析
      
      必须跨过这道坎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呈现于面前,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已用其犀利的笔锋抨击最残酷的现实,杜甫用一生证明了仕途并不是惟一的出路,他选择了一条更坎坷的路,跨过名与利,追求大众的真实。
      少年立志,胸怀天下。他曾说: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有着胸济天下的心,在他早期的作品也清晰可见《画鹰》中那只雄鹰栩栩如生,展翅高飞,活灵灵地将杜甫心意展现出。
      可惜,事与愿违,安史之乱,将唐的辉煌转至为衰败,杜甫投奔肃宗途中,遭叛军所俘囚于长安,终获自由,也只获得个左拾遗的小官。难填杜甫凌云之志。
      此时的他似乎也看破这些功名利禄,心中所想的只有贫苦的百姓罢了,他用其剩余的生命游历各地,书写这些“魔鬼”下百姓的生活。
      虽有看破名利之心,但他却没有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致,他用笔杆子书写人民的困苦生活。《三吏》《三别》血淋淋地刻画出一幅幅战事连年,百姓如此不堪的生活。我还记得《石壕吏》中官吏出现后“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的“可笑”镜头。在自己家,像做贼似的如此情景,谁还会想到盛唐时期,歌舞升平之景,那只能是在梦中。
      心系天下的人,谁都不会在乎:怎么死?将士,马革裹,身体只不过是一具臭皮袋罢了!所以只要他未飘尽最后一片黄叶,他仍然要飘。即使是为了山崖上那闪烁着理想的莲花而摔得粉身碎骨,他似乎也在所不惜。
      我喜欢杜甫,不是因为他的作品,而是因为他一生所追求那份男子汉的铮铮铁骨,那股傲世天下,却不失凛然的浩然之气。我讨厌寻求桃花源,因为这在我看来是逃避,是懦夫,勇者是需要直面困境的,哪怕最终会失去生命,可你却赚取了最宝贵的正气。
      人生迷途很多,只有像他那样跨过迷失,才会找到自我,我们也应像杜甫一样保存最宝贵的东西,摒弃虚华不实的东西,这道坎只有你自己才可以跨过。
      远处的一缕缕黄烟,是古时为英雄所举行的赞礼,他们英挺在黄沙阳关之上,不求名与利,只求一份安宁,他们会一直伫立直至永远。他们会,一定会看到今天的和谐。笑了,发自内心地……笑了。
      评析:
      必须跨过在名利中失却自我之坎,是本文的立意所在。本文叙议结合,语句通顺,考生欲以杜甫的坎坷人生为依据来佐证观点,然而,文中提及的许多材料与观点若即若离,难圆其说。可见,这位考生认识肤浅,思维不严密。此文被评为三类卷下。
      责任编辑/良 册

    相关热词搜索: 评析 高考作文 分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