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孙琳:公益与盈利|公益组织如何盈利

    时间:2019-05-14 03:22:2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因为“丝佰秀公益手工坊”接到了一份来自香港的大订单,网上迟迟不能敲定,孙琳急忙订了机票、收拾好行李,4月7日一大早,她坐上了成都前往香港的航班上。这个娇小的女生,习惯性地把日语“纳尼”(什么)挂在嘴边,仿佛始终对这个世界充满疑惑,也正是这种疑惑促使她不断去探求、去创新。4年大学的大半时间,孙琳都投入到公益创业中,完成创业梦想之外,她有着与公益相关的美好愿景。
      
      公益的最前沿理念
      
      孙琳是被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的,但是她并不气馁,很快参加了学生社团“朝露社工之家”,学校里的不少公益活动上总能看见她的身影。孙琳认为,用自己的小努力,换来别人的微笑,绝对是件挺幸福的事儿。
      大一下学期的期末,校园网上贴出一则招募在校生参加“第一届社会企业领袖夏令营”的通知,夏令营由北师大、台湾大学、香港大学和西南财大共同主办。孙琳身边的同学都觉得很难入选,没人敢尝试。孙琳没犹豫,递了简历,乐呵呵地参加了面试。面试官问孙琳怎么看待社会企业,对此不甚明白的她就大谈做公益活动的心得和对社会工作的看法。“社会企业,要能够盈利,同时也能创造社会效益,获得的盈利可以用来反哺社会。”孙琳通过了面试,面试官认为她对社工的一些看法和当今社会工作最前沿的理念很吻合。
      那年暑假,孙琳和来自北师大、港大、台大的6名同学组队前往地震灾区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调研。这次夏令营,孙琳深深地明白到灾区重建特别需要社会企业的参与,尤其是创办一些可复制性强的社会企业,才能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
      此后,孙琳相继参加了几场公益创业比赛,可是每次辛苦做出来的商业计划书,比赛散场后就成了一堆废纸,孙琳觉得特别懊恼。于是,她暗下决心,自己创立一家社会企业。在暑假调研时,孙琳看到灾区有很多农闲在家的妇女,她把帮扶目标定在了她们身上。
      
      我想要帮的人不理我
      
      孙琳平时喜欢DIY手工针织品,她看到市面上的丝织品大多是机器生产的,手工丝织品很紧俏。可以由企业来培训灾区的农妇,让她们在农闲时做手工来创收,企业负责销售获得盈利。萌生创业想法后,孙琳很快找到了身边有相同意愿的同学组建了创业团队。可是,筹资、招工遇到的困难,让她几度落泪,又几度擦干泪水重新振作。
      经过一番前期调研,正当孙琳踌躇满志投入筹备工作时,资金的严重匮乏让她陷入了窘境。因为创业团队都是学生,不太可能伸手向父母要,尚未注册的企业融资又特别困难。
      烦恼中的孙琳向社工系的韦克难老师倒苦水,老师向她推荐了“托克国际(Trafigura)小额资助项目公开招标”项目。托克国际资助备灾中心在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镇执行“汶川地震灾民安置社区中心计划”项目,期望选择优秀的项目开展洛水镇重建工作,实现公益资源的优化整合。孙琳埋头整理思路,和同伴们一起在第一时间内完成了企划方案,并送去投标。很快,孙琳得到通知中标了。“当时我心脏简直要跳出来了,欣喜若狂啊!”不久,第一期5000元款项就到账了。
      有了钱,孙琳联系到四川省妇联针织培训班的授课老师。她又急忙赶到洛水镇,兴奋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还在板房里的村民们,等来的却是村民们一脸的不信任。“当时我都快哭了,我有了想法、有了资金,可是我想要帮助的人都不理我。”擦干眼泪的孙琳咬了咬牙,找到了村主任,希望开设手工丝织品培训班,妇女免费听课,培训结束后,完成的手工品她负责销售。在板房区软磨硬泡了几天后,终于有三个社区的主任答应帮孙琳宣传,请一些妇女来听课。
      2010年3月,“丝佰秀公益手工坊”培训班正式在什邡市洛水镇板房区开课。让孙琳沮丧的是,只有十几个人来听课。“没办法,培训老师请来了,只能按计划进行下去。”半个月后,开第二次培训课,孙琳原本心里打鼓,没想到这次来了五六十人,第一次接受培训的人当了免费的宣传大使,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三个月时长的第一期培训结束后,30名妇女通过了考核,她们在农闲时开始正式投产了。
      项目专题纪录片《秀出一片天》在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以后,很多企业都来找孙琳订购。几个月后,孙琳的社会企业便实现了盈利。孙琳和团队成员们约定,全部盈利的40%用于扩大规模或者再生产,余下的用来发放工资和支持当地的社区建设。
      
      解决300人的生计
      
      在“丝佰秀公益手工坊”运转正常之后,创业团队成员相继有人离开,这让孙琳如同失去了左膀右臂,“丝佰秀”的运作变得难以为继。“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坚持,我不知道以后的路要怎么走,我一度处于无比纠结的状态。”孙琳说。想到什邡的针织女工们在等待新的订单,孙琳就告诉自己一定不能放弃。人员最紧缺的时候,只剩孙琳一个。她凌晨四点到火车站进货,因为针织毛衣全部采用鄂尔多斯羊绒作为原材料,然后坐两个多小时的大巴从成都赶到什邡,进村把原料交到当地妇女手中,她再赶回学校上课。那是孙琳感觉最难熬的一段日子,但是,这份坚持她觉得值得。
      2011年3月,孙琳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首家由学生创办的社会企业“丝佰秀公益手工坊”负责人,入选2011年度ECSEL项目。她获得了ECSEL全额资助,前往中国香港、美国洛杉矶以及旧金山等地进行8天的社会企业技能培训。在美国,她认识了更多的青年社会企业创业者,把自己的项目介绍给他们,于是手工坊的产品有了海外销售渠道,甚至卖到了印度和南美。
      如今的“丝佰秀”在什邡当地雇佣了一名项目经理,带动了近百名妇女再就业。孙琳在成都市温江区开设了首家“丝佰秀公益手工坊”实体店,和当地残联合作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
      孙琳说:“校园里的创业氛围很浓,影响了我。我是从一个很小的想法,连出路都不明朗的情况下开始创业的。我觉得,有好的创意就全情投入,不要有太多顾虑,大不了失败了从头再来。最需要的还是坚持。”今后,孙琳打算将“丝佰秀”和五个社会工作站实现对接,可以解决300人的生计问题,利用企业盈利继续开展社工服务计划。
      Q&A:
      Q:在大学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
      A:任何时候都要明白什么事情是自己内心最想做的,学会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Q:你眼中的创新是什么?
      A:其实创新不一定是发明创造,如果能从身边挖掘到一些不被大家关注的事情,用心去完成,这就是创新。
      Q: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创办了自己的社会企业,帮助部分弱势群体解决了就业问题。
      Q:大学里有没有一门课或一位老师,对你现在从事的项目有直接影响?
      A: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韦克难教授,每次“丝佰秀”遇到瓶颈时,他总是能客观公正地帮我分析问题,并指导我解决。比如“丝佰秀”正式投产后,销路还没打开,一时间货物积压、资金周转困难,这时的团队成员也没了当初创业的激情,纷纷选择离开。最艰难的时候,韦克难老师鼓励我坚持下去,告诉我哪怕就剩一个人,坚持下去总会柳暗花明。
      Q:你最愿意跟师弟师妹们分享的是什么?
      A:学会坚持,即便是再大的风浪,如果你坚持下来,就云淡风轻了。

    相关热词搜索: 盈利 公益 孙琳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