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唐朦胧 初唐到中唐诗词观的朦胧分化

    时间:2019-05-14 03:19:3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词在宋代成为一代之文体,但词体的形成、明确,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民间曲子词到文人拟作,到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人们对词体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朦胧到明晰的过程。词体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词与诗歌关系渐趋明朗的过程。初盛唐时期,诗词尚无本质的区别,词的创作以齐言为主,人们也还没有认识到诗词的区别;中唐,诗词关系出现了朦胧的分化,创作上也有了长短句形式的词。
      关键词:初唐 中唐 诗词关系 长短句形式 朦胧分化
      
      从初唐到中唐,文人对词体的意识尚处于朦胧阶段,还没有形成关于词的理论,对诗词关系的一些模糊认识主要不是体现在理论上,而是体现在诗词创作的实际中。与此同时,诗词集的编纂和一些零星的言论,也隐含着当时文人对诗词关系一些尚不明晰的分辨。通过对中唐以前词作、诗词编集情况和对一些零星言论等几方面资料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唐以前词的发展和对诗词关系的认识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初盛唐时期多齐言词,创作上诗与词尚无本质的区别,对诗词关系的认识也浑然无别;中唐出现长短句形式的词,体现出诗词关系的朦胧分化。
      一、初盛唐时期 从唐代开国(公元618年)至安史之乱前后(公元8世纪中叶),初盛唐时期大约经历了140多年的时间。这一段时间文人词的创作数量很少,词创作的意识还很朦胧,更没有形成词体的认识,在体制和观念上,诗词浑然一体,并无分界。词作的题材内容、语言运用,甚至声律韵味与诗歌都还没有本质的区别。以至到了今天,人们对当时一些作品诗词体式的归属也还存在争议。目前定为词的初期作品,与诗歌最明显的区别是其产生的环境。
      在曾昭岷等人编著的《全唐五代词》中,收录初盛唐人词作21首,分别是:沈 期《回波乐》1首;杨廷玉《回波词》1首;李景伯《回波词》1首;中宗朝优人《回波词》1首;李隆基《好时光》1首;李白《连理枝》(黄钟宫)2首、《清平乐》5首、《菩萨蛮》(中吕宫)2首、《清平调》3首、《忆秦娥》1首、《菩萨蛮》1首、《竹枝词》2首。这里入选了四首《回波乐》。《回波乐》,别名《回波词》。
      我们来看这四首《回波乐》。
      回波尔时 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沈 期)
      回波尔时廷玉,打獠取钱未足。阿姑婆见作天子,傍人不得枨触。(杨廷玉)
      回波尔时酒卮,微臣职在箴规。侍宴既过三爵,喧哗窃恐非仪。(李景伯)
      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中宗朝优人)
      这四首同调词都是齐言体,其特征:一、是六言绝句的结构;二、题材内容比较丰富;三、风格并不如后来词体形成时那样以婉媚为宗。虽然《全唐五代词》的编者因其合乐性而将其归为词,但因为上述特征,又很难将其与乐府诗判然相别。
      与诗歌稍有不同的是,这些作品产生的环境是宫廷宴饮,而且为传唱之词,与音乐密切结合。流觞宴饮这样的生成环境,使得这类作品的题材取向有所偏主,而时人亦因此评其与“乐府雅歌”有别,认为这种用以佐欢的“六言”曲词,乃为“艳曲”。可见这种六言体式既有绝句的特征,但与正统抒怀言志的五、七言之式不同,这类佐欢之作别为艳曲之例。
      不仅《回波乐》词如此,此期其他作品亦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在《全唐五代词》所收录的21首词作中,李白词数量最多,有16首,而且大多是长短句。但关于李白词作的真伪,历来争辩比较激烈。如《连理枝》《菩萨蛮》等作,古今皆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是后人妄托。虽然南宋黄 的《花庵词选》以李白《忆秦娥》《菩萨蛮》二词为“百代词曲之祖”,但对此二词是否李白作,宋以来论者一直意见分歧。比较可信的是3首《清平调》,而这3首《清平调》也是整齐的七言句式。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句式结构、语言风格上都与诗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历来许多诗歌总集、别集都将其收录。
      由此看来,这些词作在内容、形式和韵味上,与诗歌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就其创作环境而言,与诗稍有不同。从《全唐五代词》收录的初盛唐词来分析,这一时期的词作是对六朝乐府诗中单纯追求娱乐功能的一种延续,因此,在初盛唐人的观念中还没有“词”的意识,充其量只是歌宴佐欢的一种歌词。但这种歌词产生的背景,及其对六朝乐府诗娱情传统的继承,也孕育了以后词体独立于诗的特征的萌芽。
      二、中唐时期 中唐时期,文人填词方开风气,词作数量和创作人数都显著增加。张志和、韦应物、戴叔伦、刘长卿、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等,受世风熏染和民歌影响,都有词作问世。据《全唐五代词》统计,中唐词作有146首,是初盛唐词作数量的7倍。但此时期词作者的身份多是专业诗人、业余词人。白居易存诗近3000首,存词不过37首;刘长卿存诗500多首,存词只有2首;戴叔伦存诗300多首,存词则仅1首;刘禹锡存词最多,达47首,数量亦远远不能与诗相比。
      中唐文人词,当首推张志和。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其《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被后人奉为词体开创之作。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是长短句形式,共有五句,是“七七三三七”的结构形式,句句用韵。其他四首的字数、句数、结构及押韵的位置也都和此首相同。这首词虽然是长短句形式,但全词五句,七言句有三句,可见仍以七言句为主,并且与七言绝句诗也还仍然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张志和《渔歌子》词影响很大,当时就有五人和词25首,后来和作者也很多。当时人们对此组词零星的评论之语,多是对其风格和形象的赞美,并没有对其体式的论述。可见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渔歌子》词作为词体的特征,仍然只是将其视为诗——宴间唱和之诗,足见当时人们还仍然没有形成词体的意识。
      刘禹锡和白居易是这一时期词作数量较多的文人,刘禹锡共有10个词调,白居易共有13个词调。刘禹锡还有自度曲《潇湘神》,白居易有自度曲《花非花》。他们相互唱和,白居易作3首《忆江南》,刘禹锡就写2首“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刘禹锡《忆江南》自注),他们的词作最突出的特征是以诗为词。
      比如在句式上,齐言体仍占多数。据《全唐五代词》统计,白居易现存词作28首,齐言体20首;刘禹锡现存词作39首,齐言体35首。如白居易的《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首词虽是“三三三三七七”的句式,仍是以七言为主的句式。
      语言风格方面,中唐文人词还是强烈地体现出诗的语言风格,即使是刘禹锡、白居易“依曲拍为句”的《忆江南》,也仍然是诗化的语言,与后来五代花间词所确立的词体语言,判然有别。
      在形象、题材、意蕴方面,词也还没有形成有别于诗的特质。张志和《渔歌子》中的渔翁形象、白居易《江南好》中的江南风景、刘禹锡词中贬逐的郁愤等都与诗歌传统没有区别,而且此时期的曲子词,笔涉艳情者很少。
      但也有少数词在体式和曲调上有新的突破,如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其“三五七七五”的体式已经与诗的齐言句式相区别。后来刘禹锡依白居易《忆江南》曲拍而作的《春词》也打破了诗体的限制,被称为“依声填词”的开端之作。韦应物的《调笑令》、戴叔伦的《转应词》等亦复如是。但这种创作上的变化并没有引起文人在理论上的关注。从编集情况来看,此期文人词没有专集出现,都附于诗集中。
      一般而言,批评总是后于创作,直到创作形成一定风气后,批评观念才逐渐清晰,词的情况也是这样。时至中唐,词的创作渐多,但文人观念中诗词还浑然不分,还没有出现一篇论词专文,时人仍将词视为歌辞的一种。李德裕获张志和《渔父歌》真迹,为其题跋,感叹张志和“隐而名彰,显而无事”,但对其5首《渔父歌》本身却未加片言只语的评论,可见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有别于诗的新体式看待。
      白居易写作《忆江南》,刘禹锡在洛阳也以《忆江南》词调相唱和,并自注云:“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许多论者认为这是刘禹锡认识到词不同于诗歌的一种新消息,“依曲拍为句”乃词区别于诗的本质特征。但这是以今律古,中唐文人对于诗词的观念还是很模糊的,“依曲拍为句”,说的仅是歌辞的一种写作方式,并没明确表现任何词体的独立认识。
      由此可见,从初唐至中唐,词作越来越多,但自觉的词体创作风气并未完全形成。在初盛唐文人的观念中,诗词浑然无别;到了中唐,“依曲拍为句”、“由乐以定辞”的创作虽然在音调和句式上体现出一些新风貌,但文人观念中将其视为歌辞的一种,仍然没有自觉地把它当做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来认识,也没有在体式上将其与诗判然相别。但是在这种新变中,毕竟体现出一种与诗歌传统不同的追求,因此也隐含着中唐文人观念中对诗词的朦胧分辨。
      
      参考文献:
      [1] 王兆鹏.从诗词离合看唐宋词的演进[J].中国社会科学,2005,(01).
      [2] [唐]刘肃撰.《大唐新语》卷三《公直第五》[M].省略

    相关热词搜索: 初唐 唐诗 分化 朦胧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