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白鹿原读后感 论《白鹿原》对传统文学中鬼灵传闻的借鉴与继承

    时间:2019-04-05 03:21: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白鹿原》中灵异故事情节是对现代魔幻主义创作手法的模仿,还是对传统文学鬼灵传闻的继承和发展?文章试从作家陈忠实及其作品等角度略论《白鹿原》对传统文学的借鉴与继承。
      关键词:白鹿原;传统文学;鬼灵传闻;传承
      中图分类号:I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006-01
      正如雷达评论的那样,小说《白鹿原》“浸染着浓重的文化意味,都与中华文化的深刻渊源有关,都会勾起我们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深长思考。”小说为众多读者津津乐道的灵异故事情节终究是对《百年孤独》中印第安式魔幻的模仿和借鉴,还是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西学东渐的默认,还是对传统创作的无意识?建立在对作家、作品分析基础之上的文学批评常常让人信服,文章试从作家陈忠实及作品《白鹿原》等角度略论《白鹿原》对传统文学鬼灵传闻的借鉴与继承。
      一、著者陈忠实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一)小说创作环境
      陈忠实创作《白鹿原》选择在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的老家旧屋,这是南倚白鹿原,北临灞河的小村落,全村不足百户人家。虽然由此到西安只有不足一小时,约二十五公里的车程,然而却是天然的僻静,最适合沉心静气地思索和精雕细琢地写作。作者选择在这里创作,为了求得耳根清净,弥补文学专业上的欠缺,更重要的是利于消化他所拥有的生活资源,为创作所用。作者本人也承认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有现实原型,像传奇一样的历史、人物在当地有着极广泛的流传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者自身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丰富其创作资源。
      (二)作家“传统文化心理积淀”
      作者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传统的重视、依凭、传承,在研究的基础上与传统文化沟通,其根本的基础是精神上的呼应与共鸣,即“传统文化心理积淀”。作者曾自道,这部小说是自己的艺术体验和艺术能力来展示“这个民族生存的历史和人的这种生命体验”。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鬼灵”、“托梦”、“谶兆预言”等元素在民间广为流传,必然使生长于传统环境中的作家自幼心灵接受中国特有传统文化心理,经年累月的积淀,成为小说创作中不可抹去的文化印记。
      二、小说创作与传统文学的联系
      (一)作品对神异开篇叙事传统的继承
      《白鹿原》开篇即向读者展示了白嘉轩引以为傲、迎娶七房女人的奇异人生,在作者平静的叙述下,给白嘉轩的形象乃至全书投射下奇幻神秘的色彩。以灵异、传奇故事发端、推动全文叙述进程,塑造中心人物形象,奠定全文叙述基调,增强小说叙述张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叙事手法,在传统文学中不胜枚举。《三国》开篇就有“牝鸡司晨”、“巨蛇踞位”等各种征兆着乱世将至的乱象;《水浒》一开场就因“遇洪而开”的可笑巧合释放出一百单八天罡地煞;灵猴腾空出世的《西游》神异气息更不必赘言;《红楼》顽石历凡也与“女娲补天”的神话紧密联系……自此,不难发现,《白鹿原》以灵异情节开篇,介绍中心人物白嘉轩传奇经历,在一开篇就走上了传统小说叙事轨道,奠定了全文神秘叙事基调。
      (二)作品对传统文学鬼灵复仇方式的借鉴
      传统文学中鬼灵复仇的方式,总体上大略可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显形索命,如《述异记》载姚苌杀害苻坚后,“夜梦坚将天帝使者,勒兵驰入苌营,以矛刺苌,正中其阴。苌惊觉,阴肿痛,明日遂死。”二是间接申诉举报,通常表现为托梦或显灵诉冤。而后由他人或官府代为申冤。《后汉书·王纯传》就曾写女鬼夜中陈冤、诉说亭长害其全家十余口,于是部令王纯代为理冤,收系主犯,“及同谋十余人悉伏辜”。三是冤厉附于仇人身,使之精神惑乱、自寻祸事,最终落得可悲的下场。《水浒》九十五回写张顺在水中遭暗算后,其魂竟能附在其兄张横身上,向方腊大太子方天定复仇,杀了方天定后又向宋江诉说原委。《三国》第七十七回写关羽被害后,魂厉借仇人吕蒙身躯出现在吴主孙权的庆功宴上,再显生前的雄风壮慨:“……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众将大惊,急救时,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立,双眼圆睁,大喝曰:‘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权大惊,慌忙率大小将,皆下拜。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众将见之,无不恐惧。……”
      而《白鹿原》在处理田小娥被其公公鹿三杀害后的情节时,选用了以上三种形式,且彼此又互现交叉参融,使得田小娥鬼魂复仇尤为光怪陆离,令人震撼。《白鹿原》中这样描写:鹿三刚杀死小娥回来时,“藏好凶器之后,鹿三从水缸里撩出一把水搓洗手上的血污时,看见水缸里有一双惊诧凄怆的眼睛,分明是小娥在背上遭到戳杀时回过头来的那双眼睛,奇怪的是耳际同时响起‘啊……大啊……’的声音。”这颇类传统文学鬼灵复仇的第一种形式。而仙草临死前所看见的田小娥鬼魂,“一进咱院子就把衫子脱了让我看她的伤。前胸一个血窟窿,就在左奶根子那儿;转过身后心还有一个血窟窿。”鬼魂现身向人诉说其冤死的委曲,与复仇第二种类型有着密切的联系。田小娥鬼魂的第三次出现是在白嘉轩煮熟饭叫鹿三吃饭时,“鹿三突然歪侧一下脑袋,斜吊着眼瞅过来,发出一种女人的尖声俏气的嗓音:‘先叫你的三哥哩!咋不叫我哩……’”“鹿三现出的忸怩姿态和轻佻的声调,使他突然想起小娥。……”“鹿三咧着嘴吊着眼说:‘我要把鹿三村白鹿原的老老少少捏死干净,独独留下你和你三哥受罪……’”小娥借鹿三之口表达了她的复仇心态,借鹿三的嘴公开了一个秘密,眼下蔓延在原上的瘟疫是她招来的,与复仇第三种形式,借仇人身,祸乱人世十分相似。
      (三)反抗女性形象塑造上的借鉴
      1、反抗女性形象田小娥与窦娥之联系
      田小娥虽不是小说中心人物,却是《白鹿原》中重点表现和反映的女性形象,她敢于反抗,勇于反抗,至死不灭的反抗精神令人很容易联想到同样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传统女性形象——窦娥。窦娥在无力、无权、无处反抗的社会制度下成为了可怜的牺牲品,但她的三桩誓愿却让这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听任摆布生命、命运的柔弱女性获得了一洗冤屈、抗争到底的胜利机会。同为社会底层的弱小者的田小娥,由受害者变为了害人者,这一过程更显示出其无奈、可悲的一面。为了蔑视摧残她的礼教、宗法,为了报复不准她进入白氏宗祠的族长白嘉轩,为了寻得一个温暖的依靠,为了卑微的生存,我了获得做人最基本的尊严……她只想跟着黑娃过上平凡农妇的生活,而这小小的愿望也不得实现后,她转爱而恨,不惜一切地做最后的抗争,哪怕最终化为冬雪中的蝴蝶。而这所谓的一切,只是她唯一能赖以生存的资本而已。
      2、“冬雪中的蝶舞”与“六月飞雪”荒诞表现的联系
      《白鹿原》中田小娥鬼魂闹得白鹿村人心惶惶,鸡犬不宁之时,白嘉轩、朱先生共同商议了镇鬼之法,“把小娥的尸骨从窑里挖出来,用大火烧三天三夜,再将骨灰末装到瓷缸封严封死,埋在窑里,再给上面造一座塔,叫她永世不得出世”在挖出小娥尸骨焚烧后埋灰造塔的过程中,“雪后枯干的蓬蒿草丛里,居然有许多蝴蝶飞舞”冬季雪后枯草中居然有成群的蝴蝶飞舞,有人将之归纳为西方艺术手法“荒诞”,的确,这一现象是不应该在现实中出现的,显得荒诞不经,但《窦娥冤》中同样也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个不可能是现实的荒诞奇异现象。“六月飞雪”、“血溅白练”、“亢旱三年”这三桩不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的荒诞现象同样向受灾传递着作品所需要传达的信息:窦娥之冤正通过一个个不可能实现的誓愿表达其反抗的努力。以此类推,田小娥的“冬雪中的蝶舞”也是其抗争后的最终结果,可见其抗争之艰辛。
      综上,笔者认为《白鹿原》更多地借鉴和继承了传统文学中鬼灵传闻,《白鹿原》的创作环境,其作者的“传统文化心理积淀”,以及作品本身灵异、鬼魂描写等各方面无不看出《白鹿原》与传统文学不可割裂的传承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忠实.白鹿原[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2]王立.再论传统文学中的鬼灵复仇传闻[J].通俗文学评论,1994(4).

    相关热词搜索: 借鉴 继承 传统 白鹿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