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杜牧:星宿罗胸气吐虹:罗芊虹

    时间:2019-03-22 03:26:2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杜牧(803~约852):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阿房宫赋》的作者,晚唐诗人、文学家。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著有《樊川文集》,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其诗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蹭蹬一生抱负未遂
      
      两枝仙桂一时芳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杜牧生于唐朝都城长安。杜牧的家族是号称“城南韦、杜”的世家望族。杜牧远祖杜预,是晋朝赫赫有名的征南大将军,也是大学问家,撰有《左传集解》;祖父杜佑,历任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勤于学问,精通史事,著有《通典》一书;父亲官至驾部员外郎;堂兄做过宰相。杜牧对自己的出身极为自豪,他说:“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这样的家庭环境和家族文化传统对杜牧的一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可惜,在这个名门望族中,杜牧一支却未能兴旺发达,反而渐渐衰落。在诗人十岁的时候,祖父杜佑去世。过了不久,父亲也英年早逝。父亲死时,杜牧仅十几岁,家道中衰。杜牧家很快落到变卖房产、走亲乞讨、无衣无食的境地。少年的杜牧,在这种饥寒交迫的生活和炎凉不定的世态中,塑成了自己“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谨小慎微)小谨”的性格。
      在生活困境中,杜牧开始了他的读书学习生涯,到了二十岁的时候,杜牧更通读了《尚书》《毛诗》、十三代史书。与一般士子不同,杜牧读书的目的在于研读治国之道。他的政治理想是,用文德教化开导四方边民,打击外族入侵和藩镇割据势力,从而创造一个太平盛世。
      杜牧生长的年代,距离盛唐已有七八十年之遥。“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一蹶不振,藩镇割据的局面长期改变不了。杜牧成长的数十年间,藩镇相继作乱。读书阶段的杜牧,已经开始关心国家大事。这时,宪宗皇帝稍稍振作,出现了人“元和中兴”。杜牧一生始终存在着挽救唐王朝危运的幻想。可惜宪宗晚年好神仙,炼丹药,昏聩腐败,于元和十五年正月被宦官所杀,穆宗即位,改元长庆。杜牧其时十九岁。这一年藩镇割据故态复萌。朝廷讨伐,久攻不克。杜牧认为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在于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这军事力量必须由卿大夫来执掌,假使卿大夫不能担负起这个任务,那是自己的耻辱。杜牧注重军事研究,曾注《孙子》十三篇,提出许多精到的见解。
      二十多岁的杜牧,虽然还未曾入仕,为了削平藩镇向带兵将领慷慨陈词。可惜穆宗也贪念酒色,服金丹,执政四年就短命而死。其后敬宗继位,这又是个贪耍好玩的儿皇帝。杜牧本希望有一个清明圣哲的君主,自己好施展才力,然而,穆宗、敬宗都让他大失所望。他为此写成名作《阿房宫赋》,借秦始皇骄奢淫逸而亡国的故事抒发自己的忧愤,希冀当朝皇帝有所醒悟。
      不久宦官杀了敬宗,拥立文宗。那年杜牧二十五岁。他察访风土人情,发现吏治腐败,社会骚乱的根本原因是藩镇割据。诗人感到无官无职,再有才能也无从发挥,所以在第二年赴洛阳应举。由于才学出众,杜牧以第五名及第,一举成名。录取后杜牧和朋友到城南禅院游玩,遇到一个和尚,和尚问其姓名,杜牧为和尚不知自己这个名动京师的新科进士而惊讶,因此题诗:“家在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禅师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一来见出诗人科举考试高中的得意之情,二来也显示了诗人的洒脱不羁。
      
      十年一觉扬州梦
      
      杜牧中举后,仅做了半年京官便离开京城,先后在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和淮南节度使幕府当了近八年的幕僚,三十三岁时,一度升为监察御史。但不到两年,弟杜�便患了眼病,双目失明,为了给弟弟治病,诗人告假百日,与医生同去其弟居处扬州。按唐代的规矩,请假满百日,依例去官。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又错过了。于是,杜牧只好再去做幕僚。在三十五岁的那年秋天,诗人带着双目失明的弟弟去了宣州,在观察使崔郸幕府做殿中侍御史。这一去又是两年。杜牧三十七岁至三十九岁间,又赴京供职,先后任史馆修撰等职;四十岁时,被当时的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京。诗人的济世经国之理想,又一次遭受打击。
      第二年九月,沈传师迁任宣歙观察使,杜牧随之到了宣州。公务之余,杜牧研究自然科技,对古代百工之事产生浓厚兴趣,给《考工记》作注。
      三十一岁那年,沈传师命杜牧到扬州拜问牛僧孺,其时牛僧孺任淮南节度使。不久诗人留在牛僧孺幕中担任掌书记。扬州是唐代第一个繁华的商业城市,笙歌沸天,珠翠塞途。张祜诗云“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可见扬州对士人的吸引。杜牧来到扬州,更加放浪不拘。牛僧孺非常器重杜牧,派士卒在暗中关照他。等到后来杜牧离开扬州将赴长安供职时,牛僧孺置酒送行,叮嘱他注意小节,保重身体。杜牧当时还辩驳说:“幸亏我一直比较检点,您不必担忧。”牛僧孺笑而不答,让手下人取来一本小册子,上面写着某月某日杜书记在某家宴饮,某月某日杜书记在某家唱歌。一共一百多条。诗人当时十分惭愧,拜谢牛僧孺,终身铭感。
      诗人在扬州及以后的一段生活,确实有放纵的一面,不过这是唐代风习,白居易、李白甚至牡甫,都有类似行为。可能杜牧更为多情一些,所以后世有了不少关于他的浪漫故事,基本当不得真。诗人后来回顾这段生活写下《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浑名”,倒是道出此中真谛。繁华梦醒,忏悔艳游,诗人对自己落魄江湖十年梦幻般的生活是十分不满的。
      
       衣上尘痕拂渐难
      
      诗人四十岁那年离京外任,做了六年多的地方官,先是任黄州刺史,后转为池州刺史,再迁为睦州刺史。与过去做幕僚大不相同,此时诗人是一方父母官,可以用自己的才华造福一方。在黄州刺史任上,诗人革除弊政减轻赋税,还上书宰相李德裕,陈述用兵策略。李德裕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获得胜利。四十六岁时杜牧迁调回京,任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曾著《孙子注》一书献与宰相。但江河日下的唐王朝使他倍感失望,自己无力扭转乾坤,心情不由消极起来。
      一年后,杜牧自请外放,出为湖州刺史。这时的诗人,感叹“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在失望和无奈中,似乎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晚年的杜牧大概有病在身,厌倦了仕途,“镜中丝发悲来惯,衣上尘痕拂渐难”。
      杜牧当年自感“星宿罗胸气吐虹”,到了人生暮年,还是不愿以诗人的身份传名后世,临终之时,诗人焚烧了自己诗稿。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十一月,诗人病卒于故乡老宅,终年五十岁。
      
      俊爽清新风华流美
      
      从个人期许上看,杜牧主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实现经世济民的宏大理想;对于诗歌创作,他也企盼能紧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成为一代著名诗人。尽管诗人死前将自己诗作大都烧毁,表明遗恨;但死后,他外甥还是将平素搜集抄录的杜牧诗文四百五十首编为《樊川文集》二十卷,诗人的作品才得以保存下来。杜牧的诗歌涵盖的内容较广,从题材的角度说,有咏史抒怀、咏物记游、咏人诗等,而各类诗中均有脍炙人口的名篇。
      
      咏史言志 锐气英发
      
      杜牧生活的时代,大唐帝国已经衰落。内部宦官专权,党争激烈;外部藩镇割据,吐蕃扰边。杜牧是星宿在胸、吐气如虹的人,透过唐王朝衰落的内忧外患,诗人有对政局的深刻思考,自然要借诗作抒发其政治理想。
      我们都熟悉杜甫“致君尧舜上,还使风俗淳”的理想,其实杜甫这句诗说得很抽象,而杜牧则说得更为具体深切:“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这首诗比杜甫的理想更具体。
      杜牧继承了左思“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的传统,将政治理想和主张寓于诗中。其咏史诗借古鉴今,或讽刺封建统治者荒淫误国,如我们熟悉的《过华清宫绝句》讽刺唐玄宗宠幸杨玉环;或借古代人事申说自己的政治主张,如《题乌江亭》借项羽言志,说假如项羽能“包羞忍耻”,那么当“卷土重来”再创业。
      《赤壁》一诗更是锐气英发,咄咄逼人。我们熟悉苏轼笔下的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风流得意,而在杜牧笔下周瑜则是被批评和嘲笑的对象。诗曰:“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假设“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意外情况,冷静地反思周瑜成功的原因,如果没有东风之便,说不定惨败的是吴军。前文已说杜牧曾注过《考工记》,实际上,他还研究过《孙子》,并为之作注,杜牧精通兵书战策,他审视赤壁之战,用歌阐述自己的军事观点,告诫朝廷用兵时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切不可盲动。
      杜牧写诗喜欢议论,不仅感怀咏史诗中有突出的表现,在记游诗中也时有反映,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这一特点深深影响了宋诗的整体特色。
      
      风物记游 足见襟怀
      
      杜牧的记游诗最为人们激赏,写景干净清爽,议论警醒世人,虽不有意言志而怀抱自现。
      先看借景生情,抒写生活感受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寒山石径白云缭绕处,还有人家居住,天色将晚枫林如火,直让诗人流连忘返,字里行间凝聚着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钟情爱恋。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前句以大写意的手笔描绘了深秋之中扬州的山光水色,流露出对扬州旧地的深深留恋。后句设想今宵盛况,以明月、玉人、箫声点染,绘出一幅鲜活的画面,又以问作结,透露出对友人生活的关切之情。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题扬州禅智寺》)寒蝉悲秋,松桂飘摇,脚下满阶青苔,眼前小鸟归巢,斜阳时落,暮色渐起,与彻夜歌吹的扬州城比起来,禅智寺总是冷落的,看上去是悠闲的风景,实则暗示了诗人怀抱空落的苦闷。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草色连天,引出六朝兴衰之思;天淡云闲,逗来古今变迁之想。鸟去鸟来,朝出晚归,人歌人哭,消于水声,人生过客之感继之而发。自然大化而人生渺小,遥望五湖烟树,生出追随隐者避世之想。
      再看借景物生发议论,指斥时弊的: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登乐游原》)长空广漠,一只鸟儿悠悠远去从视野里消失;其实亘古以来的一切变化都好像这只鸟儿,也消失在无尽的时空之中;远望着西汉五位皇帝的陵园,秋风起处一片荒凉,那辉煌的大汉王朝如今只剩下废墟。诗人在对汉朝兴衰的凭吊中,慨叹大唐帝国的江河日下。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千里江南到处都是悦耳的莺歌;村落临水,城郭傍山,酒旗飘扬。南朝佛教兴盛建造了多少庙宇,如今还遗留下不少楼台,矗立在迷蒙的烟雨之中。诗歌描绘的是优美的图画,诗人巧下伏笔,以南朝敬佛并未能保国修身告诫唐朝的统治者信佛求福的荒唐。
      杜牧不仅是一个风格卓异特立的一代诗人,而且是个笔力雄健的散文家。青年时代的杜牧敢于直陈己见,笔力遒劲,语言犀利。他读书甚勤,博古通今,文章旁征博引,深厚有力。杜牧文章以韩愈为宗师,吸取辞赋的抒情技巧,使文章抒情色彩浓郁,从他身上可以看出从唐文向宋文过渡的痕迹。《北江诗话》称誉:“有唐一代,诗文、韩、柳、小杜三家。”杜牧散文体类丰富,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政论文,这跟他的襟怀抱负有关,胸中有丘壑,有对这世间热烈的关切,所以文章才吐气如虹。

    相关热词搜索: 星宿 杜牧 罗胸气吐虹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