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走进雨季批注 批注——走进美丽的阶梯

    时间:2019-05-24 03:17: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现代散文和诗歌具有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抒情性强的特点。批注式阅读有有利于建构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有利于建构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特点,将批注与散文和诗歌阅读相结合,借助不同类型的批注,按照批注朗读技巧、抓住关键词,既可品味语言,又能帮助我们在头脑中再现画面,感受意境、深刻感悟作者的情感,探求文章所含的意蕴、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进行再创造的步骤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更好的引领学生品味散文和诗歌的美。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散文和诗歌步骤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26-02
      中国历来有成就的读书人,都恪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信条。这是经验之谈。今天,教育者们正尝试着让初中生学习批注。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已有这样的要求:"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更引发了人们对阅读教学的重新认识。那么,什么是批注呢?
      所谓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即时写在书页的天头、地脚等空白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法。具体来说,"注"是指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对文中关键处、疑惑处标示或解释;"批"是指于文中奇妙处、动情处进行评点,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抒写主观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自我发展。批注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但笔者在对课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注式阅读能力的研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散文和诗歌教学,借助批注,按照一定的步骤,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解决诗歌和散文教学中的一些难题。
      在散文和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借助批注式阅读引领学生走进美丽的世界呢?具体教学中有哪些步骤呢?笔者总结出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散文和诗歌应首重朗读,所以首先应注重朗读技巧指导方面的批注,结合这些批注由读入文。例如散文《榕树,生命进行曲》中的朗读指导:"大体说来,速度:1-5段慢,6-9段快,10-11段慢,12-13段快,情绪:1-5段轻松平和,6-9段欢快,10-11段炽热,12-13段高昂。"把这些写在段旁,帮助学生尽快入文。而现代诗《乡愁》特别注重节奏及重音的勾画。如第一小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倾斜为重读)。这类批注提示学生注意朗读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朗读技巧。从语调的高低到节奏的快慢,再到感情的变化,比较全面的指导学生朗读。如果能按批注中的指导进行朗读,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经读者的视觉直入心灵,唤起无法言说的情感冲动。凭直觉学生就获得了初读的第一灵感。学生被文本的意趣所吸引,初步把握了文章的总体轮廓,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形象,尤其是诗歌,更要借助朗读抓住意象,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月",在高洁清白的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憧憬;"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中的"蓬草,浮萍,飘絮",写漂流零落的游子之情,黯然神伤。
      (二)因为散文和诗歌都有画面感极强的特点,所以第二步借助联想式批注和评价式批注,抓住关键词,既可品味语言,又能帮助我们在头脑中再现画面,感受意境。
      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准确把握语境特征,填补语意空白,在头脑中再现画面。品味语言是在搜集处理文字信息之后,善于用眼、巧用心,从细微之处入手,在体味汉语的丰富、准确、优美、富有表现力等特点的同时,把握形象的特点,借助联想和想像在脑中重现画面,从而具体品味作者的情感,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总之,品读文章语言要善用眼,巧用心,善于从细微处入手,小中见大。把这些画面联系起来,也就进入了意境之中,不管是诗还是散文,意境都是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画面,蕴含着动人的生活激情,精辟的生活哲理,深刻的艺术美感,这也正是诗文艺术价值之所在。正如王国维所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词是如此,诗与文亦然。所以学生借助批注在阅读中探索出诗文的深远的意境,就把握了文本的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三)借助感悟式批注,深刻感悟作者的情感,探求文章所含的意蕴。意蕴就是渗透在作品艺术形象中的理性内涵,是读者能够体味到的作品内在的情感、灵魂、风骨、精神及某种人生意义。
      当学生在脑海中再现作者要表现的画面时,也就与作者融为一体。如余光中的现代诗《乡愁》,当学生读到第三小节时,批注下这样的画面:"落日的余晖下,风中洁白的坟墓前簇满了鲜花,光洁的大理石分隔出两个世界,跪在坟前的人心中惆怅又哀伤。"这时学生很深刻的体会到了人物心中的痛苦和思念,也就很准确的写下自己的感悟式批注:这一节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四)借助联想式批注,引导学生在准确把握作者情感的同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进行再创造。
      阅读是读者的主动的心智活动,它以读者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撞击为特征,阅读也从来都不只是对文本意义的重建,它还非常突出地表现为根据读者的经历、体验、知识、性格,从文本出发,产生对自己的一种观照、思考,使阅读成为一种超越文本意义的构建,从而使阅读超越作者的思路,使读者的认识超越作品本身的意义。如在学习《榕树,生命进行曲》时,感悟到榕树的精神之后,学生又有了自己的想法:"无论是一棵树还是一个人,就算失去了所有,却不会失去他生命中的精魂,而正是这种精魂,让一个人成为不朽的神","生命是一种态度,生命是一种责任",学生不但读出了文章的美,也完成了文章的美对自己内心的洗礼。学生在强烈的艺术感染中陶冶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所以说批注式阅读教学能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备美的特征的语文阅读教学,才是完美的高层次的语文教学。
      批注,让我们更好地走进散文和诗歌,更多的发现和体验美丽,并且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语文教学,也因此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李文华.《跨越时空真情关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叶继奋.《去观赏那"枯树架上的葛藤花卉"-谈文学审美意义的解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相关热词搜索: 批注 阶梯 走进 美丽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