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流动儿童,在漏雨的工棚中哭泣:梦见工棚晚上漏雨

    时间:2019-05-14 03:18:2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新闻背景:   为数众多的“流动儿童”父母,因不忍和孩子骨肉分离,更担心孩子留在“后方”受到伤害,便带着孩子一起外出打工。因自顾不暇,父母未能给孩子以温暖和保护;因非本地户籍,大多数“流动儿童”未能享受义务教育,只能自费读民校(民办学校)。近日,本刊记者在广州多家民校采访,发现“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和成长环境令人担忧。教育专家呼吁,请关注并帮助“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雨夜,我们的心揪紧了
      1 那是2011年7月上旬的一天,下午4点多。瓢泼大雨下了
      整天,直到放学时都没见停。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望着阴沉沉的天空,我的心情越来越糟糕。我们东辉小学的一千多名学生,百分之百是“流动儿童”,他们跟随打工的父母在陌生的地方颠沛流离,落脚广州,时间短的两三年,长的达五六年。此刻,大多数父母还没有下班,无暇顾及孩子。看着在大雨中奔跑回家的孩子,我心急如焚。
      天,慢慢黑下来了,大雨仍在下。我很担心那20多个来自菜农家庭的孩子。在我们学校,最可怜的就是这些孩子。菜农孩子的家,就是在菜地里用碎砖头、木板和旧毡子支起来的小工棚,吃饭、睡觉都在里面。工棚搭在菜地里,是怕有人偷莱;工棚能守贼但防不了水,菜农承包的菜地年年都遭涝灾,景况凄凉。
      晚饭后,我给班主任打电话:“这么大的雨,工棚里的孩子怎么样?我很担心。”班主任是早两年从内地来的老师,热爱孩子,工作尽职尽责。他也焦急地说:“我也很担心,咱们去工棚看看吧。”我俩不谋而合:“好,咱们现在就去!”
      大雨如注,我和班主任的两支手电筒光射不了多远:大雨如帘,严严实实将我们罩住。在泥泞的田埂上前行,每一步都非常艰难,鞋深陷在泥里拔不出来,只好用手抠出来拎着,光着脚前行。虽然打着伞,衣服还是湿透了。
      刚走到半路,我的手机响了,是五年级的黄倩打来的:“老师,我家工棚被淹,水已经漫到了床沿,我和父母晚上睡不成觉了。”我大声回答“别着急,我们马上就到!”片刻,六年级的李小萌也打电话告诉我她家工棚被淹。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家长都在学校附近承包菜地,我和班主任知道每个工棚的确切位置。
      接完电话,我和班主任分工,我去李小萌家,班主任去黄倩家。远远的,李小萌看到我的手电筒光了,她稚嫩、清脆的声音穿过雨帘传入我的耳中:“杨老师,我家工棚快要垮了!”我急步往前,眼前的一幕让我震惊:四周一片汪洋,菜地被淹在1米深的水下,李小萌家的工棚成了一条船,棚里水深超过60厘米,锅、盆和一些木头家具漂浮在水面,在旋涡里打转:床单、衣服和其他物品在水里半浮半沉。浑浊的雨水仍往棚里涌。
      李小萌的父亲憨厚而无奈地笑着,边抹脸上的雨水边眨着眼看我,说不出话。她母亲则背过身,拧了一把衣服的水,这才回头告诉我:“怪我。当初搭工棚时,我没有听老公的,选的地点低了。要是选高点的位置就不会被淹。但这里能看到我们菜地的每一个角落,菜不会被偷。我们这片菜地地势偏低,年年都被水淹。不要紧,过几天水退了就好了,我们搬到高处去。”
      2 雨水打在脸上,我的心情很沉重。片刻,我稳住情绪,说:“李小萌,你通知附近的同学和家长,我让班主任电话通知远一点的那几户,工棚里的孩子和父母全体转移到教室。”10多分钟后,我们通知了所有工棚被淹的家长和孩子。接着,大雨中、夜幕下、四面八方,零零星星的手电筒光闪烁着,工棚里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一可怜的“流动儿童”,朝学校走去。
      回到学校,大雨仍没有停。教室里灯火通明,闻讯赶来的老师拿来了成人或孩子的衣服,让家长和孩子换上。孩子和家长比我们当老师的乐观多了。李小萌一直嚷着挺好玩,以后工棚被淹还来教室;黄倩也和几个小伙伴说说笑笑,全然忘记家里的菜地被淹,有可能没有收成。家长们差不多都相识,见面后嘘寒问暖,互相打听菜的长势和价格,情绪平稳,不由得使我受到感染。夜深了,老师纷纷离去,家长和孩子在简易地铺上躺下了。十多分钟后,家长的呢喃和孩子的低声交谈,随着李小萌逐渐响亮起来的鼾声戛然而止。关掉教室的最后一盏灯,我往宿舍走去。我的心情平静了,至少,孩子和家长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躺上床的一刹那,我的心再次揪紧:如果明天、后天或连着几天大雨仍下个不停,工棚仍被水淹,孩子们怎么办、家长们怎么办’
      夜不成眠。辗转反侧,我不断地问自己:“流动儿童”的明天在哪里?
      3 水淹工栅让人同情,其他“流动儿童”的生存现状同样严重。王小好,为了与在白云区人和镇鞋厂打工6年的父母相聚,三年级时从山东老家来到广州,进入我们学校读书。6年多的分离,父母对孩子一直心存内疚。为弥补多年缺失的爱,尽管每月挣的钱不多,可父母给儿子的零花钱仍在500元上下。钱没能消除儿子对父母的怨恨。和父母团聚后的王小好,比在爷爷奶奶面前更为顽皮,他反感上学,经常逃学去外面玩。为躲过学校门卫,他翻墙出学校;被老师批评后,先表现为情绪狂躁,更加顽皮捣蛋,谁说也不听:后出现自闭症状,见人不言不语,整天不吭声,对谁都不理。老师多次家访后,与父母一起帮助启发王小好。他后来有明显好转,不再逃学,但成绩上不来,小升初考试分数很低,小学毕业后没能进入中学,去年跟随父母打工去了外地。父母说,几年后也让儿子打工。
      李小明,两年前从安徽阜阳老家到广州,进入民校读书。父母打零工居无定所,经常换工作。两年间,李小明四次转学,先在广州近郊,后到番禺,再到花都,最后在白云区一所民校读书。因多次转学,李小明成绩很差。他没有一个朋友,甚至没有玩伴,经常觉得孤独无助。五年级后,他性格变化很大,常常>中父母发火、哭闹。有一次,因和父亲顶嘴,竟把父亲的手咬伤。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喜欢上了画画,情况一度好转。今年春节前,李小明因父母再换打工地点而转学,情况出现反复,父母无奈之下带着儿子回了安徽。由于父母并不是在户籍所在地打工,孩子读书收费也很贵。面对每年1万多元的学费,李小明的父母犹豫着要不要回广州打工,在广州人和镇附近的民校读书,孩子每年的学费只要3000来元,再说在广州打工比在阜阳挣得要多。可要是真回广州打工,孩子又要跟着转学,负面影响太大,这让他们举棋不定。
      我们学校13岁的范媛媛写了一篇题为《温暖不属于贫困的家庭》的日记,让人掉泪:“第一单元的语文试卷发下来了,我的目标是95分,可是我只考了91.5分,我很难过。老师说:‘这次试卷很难,整个年级的平均分才60多分,全年级只有几个人考了90分,所以能考到90分的同学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班的范嫒嫒同学考了全班第一名,同学们要向她学习。’听了老师这番话,我心里跟吃了蜜一样,难过的心情顿时烟消云散,我一定要把老师的表扬告诉爸爸妈妈。晚上回到家,7点钟我就写完作业了,可爸爸妈妈每天最早都要10点半才下班。多年来,每天放学回到家,我面对的是冷冰冰、空荡荡的家,家中唯一的气息就是我的呼吸声。我多么希望每天放学回到家,看到的是妈妈做的热腾腾的饭菜,而不是自己热冷饭剩莱来吃;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每天都会摸摸我的小脑瓜,亲切地说‘我的小宝贝’,而不是每周有六天跟爸爸妈妈见不上一面、说不上一句话,有时候甚至连星期天白天爸爸妈妈都要加班,晚上才能见到爸爸妈妈。每天放学回到家,爸爸妈妈还没有下班,等爸爸妈妈下班了,我已经睡着了,第二天早上7点,我上学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没有起床。每天都是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唉,已经9点半了,我该睡觉了,不然明天上课我就没精神了。我把试卷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以确保爸爸妈妈能看到,这才自己爬上床。一想到爸爸妈妈看到我的试卷,并在试卷上高兴地写下夸我的话时,我就情不自禁地笑起来。‘铃铃铃……’,清早,闹铃响了,我赶紧爬起来。试卷上,爸爸妈妈写下的一句话犹如一盆冷水:‘成绩下降,好好努力学习。’我哭了。爸爸妈妈,老师都表扬我了,可你们还这样说我。看着仍在沉睡的爸爸妈妈,我流着泪,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在我们学校,像范媛嫒这样的孩子有几十个。许多孩子无数次半夜醒来,抱着爸爸妈妈的胳膊悄声哭泣。怕吵醒妈妈导致妈妈上班迟到,他们连大声哭都不敢。公办学校的孩子几乎天天能在父母面前尽情撒娇,而我们学校的“流动儿童”只能在作文中写下自己渺小却无法实现的愿望:“爸爸,我多想你下班后摸摸我的头,什么都不用说,我就满足;妈妈,我故意调皮想让你打我,我保证不哭。可夜深了,爸爸妈妈,你们怎么还不回家?”
      公办学校的孩子享受着义务教育,而父母辛苦打工的“流动儿童”反倒要交钱读书,明显不合理。父母疲于奔命挣钱,家教跟不上,孩子无人督促成绩不会好;孩子知道父母在陌生城市辛苦打工,没有家的安全感,因而自卑、怯懦。
      “流动儿童”是一群可,冷的孩子,请关注他们。

    相关热词搜索: 工棚 哭泣 流动 儿童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