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0-12-23 08:11:3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社会保障是所有现代国家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经济政策。对我国而言,社会保障直接关系着亿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中国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着许多先天的不足,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社会保障体制又遇到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应通过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 ,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等途径来解决。  

    【关键词】:社会保障;内涵;
    作用;
    问题;对策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一直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当代社会,社会保障更是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明、社会公正、社会和谐程度的核心评价指标。凡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国家,必定是文明、和谐的国家;
    凡是社会保障制度残缺的国家,必定是社会矛盾与社会危机频发的国家。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便会成为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欧美等发达国家是如此,包括韩国等在内的新型工业化国家也是如此。因此,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国民福利甚至已经成为当代世界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来源。  

    当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历史任务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 ,如何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作用 ,如何加快完善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 ,都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 ,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及作用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其中 ,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社会优抚安置是社会保障的特殊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无力单独承担社会保障所涉及的各项内容。因此动员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力量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 ,对于缓解社会矛盾 ,保证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设置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和核心。社会保障作为现代国家依法建立、政府主导实施的旨在为社会成员遭遇到各种风险、个人及家庭难以维持基本生活时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制度安排 ,它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理念基础和奋斗目标 ,它在使公正理想变成公正现实方面发挥着桥梁和中介作用。  

    (二)它对缓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和谐主要是指各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 ,特别是贫富之间的和谐相处。因为利益关系是影响社会关系的决定因素 ,贫富差距比较合理 ,富裕阶层热心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 ,乐于助人 ,贫富阶层之间的关系就比较融洽。  

    (三)社会保障是缩小贫富差距 ,避免两极分化的关键手段  

    社会保障是对国民收入和社会风险进行再分配和调节的重要手段 ,客观上起着缩小贫富差别 ,缓解弱者痛苦的作用,使社会成员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缩小。  

    (四)它是缓解“三农 ”问题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结构转型的主要手段之一  

    和谐社会从城乡角度看 ,是城乡的协调发展和城市结构的稳步转型。农 民真苦、农村真难、农业真危险的“三农 ”问题是制约城乡和谐发展的根本因素。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就不能解决农民真苦的局面。而当今中国 ,解决“三农 ”问题还不能仅仅局限于农村 ,而应从城市结构的转型开始 ,把农民纳入现代职业体系。  

       

    二、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现行保障制度的待遇水平还比较低  

    因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我们的保障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更不可能赶上欧洲特别是北欧的水平。  

    (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小  

    2005年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为 1. 31亿人 ,加上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 3500万职工 ,总的来说 ,享受国家正式养老保险制度的从业人员是 1166亿人 ,只能覆盖全国就业人员的 22%,覆盖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 40%。到 2006年虽然城镇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已经达到 60%,但对于数量庞大的非正式就业人员来说 ,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没有全部被纳入到这个范围。“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对流动和迁移人员缺乏有效的保护 , 1亿多农民工有80%左右没有任何社会保障; 1. 38亿乡镇企业职工徘徊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 ,既未进城保 ,也未进农保; 4000万失地农民身份转换后进入城镇未能得到有效保障。传统体制之外的社会成员 ,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无法享受到社会保险方面的有关待遇 ,对于他们来说 ,容易引起社会不公感 ,影响社会稳定 ” 。  

    (三) 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发生迅速变化  

    现在独生子女进入结婚育龄阶段 ,我们的家庭结构正从过去的正金字塔型转向一个倒金字塔型 ,就是我们未来一代人会出现“ 4 - 2 - 1 ”的结构。过去千百年来 ,不在正式保障体系的人 ,但是他有家庭巨大的网络来支持少数人养老 ,现在一对独生子女有一群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需要他们养老 ,所以以后光靠家庭养老是不能支撑的 ,必须依靠社会养老。  

    (四)保障公平性方面的不足  

    主要体现在:制度安排还有缺失,特别是农村居民和非就业老年人群缺乏养老保障的制度安排;
    有些虽有制度,但还没有很好落实,如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又如关闭破产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的退休人员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的问题、老工伤问题等历史遗留问题还没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造成相当一部分社会群体难以分享社会与经济发展成果;还有一类问题是,虽然有制度安排,也基本落实了,但不同群体之间的保障水平落差较大,如企业退休人员与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的养老金差距始终是社会诉求的热点之一。  

    (五)适应流动性方面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难以完全适应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要求,特别是现行养老保险政策不适于保障农民工的权益;难以适应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要求,特别是大量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还游离在社会保险制度覆盖之外;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流动性要求,如大规模跨统筹地区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要求,跨地区就医的医疗保险结算需求等。  

    (六)保证可持续性方面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已日渐逼近,而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仍未完全定型,影响到及时为高峰到来做充分的政策准备和资金准备;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虽已广泛覆盖,但在资金支出方面,总体是被动地跟着医疗消费水平的快速上涨而水涨船高,引导性和约束性较差;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积累和结余保值增值渠道狭窄,在强调安全第一的同时,对利用市场和社会资源的政策规定明显不足。  

    以上缺失和不足,有些已经显性化,有些若隐若现,有些还在潜伏状态。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来加以解决,既亡羊补牢,又未雨绸缪。  

       

    三、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一)政府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在这方面 ,已经有了大的改善。2008年“中央安排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761. 61亿元 ,按可比口径增长 24.2%。支持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月人均财补助标准由 30元提高到 50元 ,中央财政补助比例由 1/3提高到 70%。支持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安排 261. 1亿元 ,在 2007年财政补助月人均提高 30元的基础上再提高一倍。安排 1263亿元 ,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扩大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试点 ,从 2008年 1月  1日起按人均 100元的水平提高到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在此基础上对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科技人员和退休早、基本养老金相对低的人员等在适当提高调整水平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予以适当支持 ”  。政府的社会保障的力度加大后 ,人们的生活就更加有安全保障了。  

    (二) 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解决低收入家庭的经济困难  

    在城市要继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做到应保尽保。当前 ,尤其要把保障城市化收入群体的任务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仅是改革与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的重大举措 ,而且也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第一 ,科学确定保障线标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既要保障贫困人口生活 ,又要防止保障过高而形成养懒汉的倾向 ,还要考虑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和村集体的承受能力和物价上涨指数。资金的来源应有省、市、县、乡、村共同承担。第二,正确选择资金管理与保障方式。管理可采用县集中管理,实行专户专帐 ,按时下发。保障方式可灵活多样 ,通过发放救济金、分发食物、制定优惠政策 ,如免除义务工、学杂费、部分医疗费等方式来体现。  

    (三) 注意整合社会保障资源 ,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的协调能力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资源配置权利过于分散。如农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和农村的养老保险 ,卫生部负责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 ,民政部负责农村的新兴医疗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符合生育条件的老人养老问题等 ,这样会降低社会保障资源的使用效率。所以应该尽快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协调机制 ,把有效的资源整合 ,提高社会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城市的医疗保障体系早已基本建立 ,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亟待建立。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大体上有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统筹解决住院费等形式。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与农村经济组织起来的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到 2007年底 ,全国农业人口的82. 83%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覆盖了约 85%的县市、区、旗 。农民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提高,因病返贫问题有所缓解。但目前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仍很薄弱 ,保障资金短缺的问题仍很严重。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 ,争取到 2010年全国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