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签名 > 正文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成湖北振兴崛起关键

    时间:2020-10-08 08:07:4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成湖北振兴崛起关键   


    http://www.sina.net  2005年02月17日  12:22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湖北日报)尹汉宁湖北要实现振兴崛起,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湖北作为内陆地区,要借助对外开放加速发展,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措施。  

      扩大对外开放,对实现湖北振兴崛起的重要性  

      扩大对外开放,是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几个指标可以说明全球经济一   

       

    体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一是世界贸易总量迅速增长。世界贸易量1980年为2.4万亿美元,2003年则接近10万亿美元。二是跨国直接投资高速增长。2000年世界FDI的总量达到14919亿美元。三是跨国公司的规模和数量急剧上升。2001年跨国公司总数突破6.5万家。目前,跨国公司已经占有世界生产的1/3,国际贸易的2/3,对外直接投资的3/4。四是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和地区总数大幅增加。至今世贸组织成员多达147个,成员之间贸易额占全球总额的90%以上。开放型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近几年来,沿海省份GDP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与此同期沿海省份的出口和外资也呈现出超常规增长,其中浙江2003年外资增长72.4%,出口增长41.5%。而中部省份GDP增幅基本保持在8.0%-10%之间,出口和外资增长水平不高且起伏不定。沿海经济区域发展的实践证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只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形成开放型经济体系,才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我省要实现振兴崛起,扩大对外开放应该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扩大对外开放,是湖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从三大需求结构看,湖北以往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国家和国债投资。地区生产总值的产品表现形态由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组成,人们通常称之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初,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省国家预算内投资特别是中央项目连续几年居全国第一。全部投资中的60%是基建项目,而基建项目中国债投资比重占到78.2%。由此可见,我省的投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和国债投资。扩大对外开放是激活三大需求的现实选择。一是只有扩大对外开放才能从根本上激活湖北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省社会消费品需求总额增幅略低于全国平均增幅水平,其所以低,直观地看,有结构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收入增幅不大,也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消费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我们可以依靠对外开放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内外贸发展并非是此消彼长,而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长期单兵独进。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等措施,可以拓展发展空间,提高经济素质和增加产出效益,最终增加所在地区的收入水平、消费规模和积累能力。二是只有更多地利用外资,才能保持湖北投资需求的强劲增长势头。过度依赖于国家和国债投资的投资结构,在投资体制进一步改革,我省民间投资又难以形成大气候的情况下,已经面临相当严峻的考验。尽管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过140亿美元,但实际利用外资仍然只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8%左右。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投资的比重只有25%左右。如果我们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更多地利用外资,使利用外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0%,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达到40%,那么,投资需求就可以保持强劲的增长,形成新一轮推动湖北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三是必须突破性地发展对外贸易,提高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几年来,我省外贸出口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外贸出口的规模仍然偏小,按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计算出来的外向度,2003年我省只有4%多一点,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31%。因此,必须通过超常规的举措,发展外贸出口,才能逐步解决净出口腿短和国内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扩大对外开放,是突破结构性制约的根本出路。我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和老农业基地,工业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以原材料工业为主,农业以粮、棉、油为主。改革开放以来,这个格局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结构方面的先天性缺陷暴露无遗。一是利益的双向流失导致积累能力差。我省现有的经济结构,一方面要向外提供低附加值的工业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另一方面又从外购入高附加值的工业品和食品,利益在一出一进中大量流失,导致大规模生产,广种薄收,效益低下。近几年我省工业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但经济效益低于全国水平。2001年湖北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12.33,低于全国9.76个百分点;
    2003年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虽然有所提高,达126.2,但仍低于全国18.5个百分点。同时,利益流失也导致湖北的积累能力差。我省要改变这一被动的、不利的国内分工角色,答案是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重构能够使湖北处于有利地位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是国有资本增值能力弱,民间资本难以形成气候。有实力的经济成分(国有经济)缺乏足够的活力,有活力的经济成分(民营经济)缺乏足够的实力;
    有实力的产业不赚钱,赚钱的产业缺乏足够的实力。国有企业不仅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而且所处的原材料产业也很难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同时,这样的产业基础和国有经济状况,也使民间资本缺乏迅速成长壮大的土壤和条件。因此,必须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对国有企业进行改组、改造,着力解决活力问题;
    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肥沃的土壤,着力解决实力问题。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把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综上所述,对外开放不仅直接决定着湖北经济总量的扩大,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深层次经济结构问题的解决。对外开放正在对我省的经济社会发生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省对外开放的总体规模虽然很小,但已经对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到2003年底,通过年检的外商投资企业职工人数为28.0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7.2%。2003年,全省净出口(考虑到货物和服务的流入流出等因素后)对GDP的实际贡献为16.08%,仅从事加工贸易的就业人员就达47万人。同时,它已经和正在对一些重要产业产生重要影响。汽车工业因为利用外资已经走出了低谷;
    船舶工业因为出口开始勃兴;
    美字号的几家服装企业因为进入国际市场而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汉派女装曾红极一时,但因未及时进入国际市场而出现萎缩)等等。对外开放还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人的观念。  

      扩大对外开放的目标和战略定位  

      准确的目标和战略定位,对于指导扩大对外开放的实际工作意义重大。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省情、现有水平、现实条件等内部因素,考虑全国、沿海及周边对外开放的态势、竞争压力等外部条件,既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顺其自然;
    也不能盲目攀比,急于求成,心浮气躁。对外开放的若干重要指标,要有一个较高的增长幅度。湖北的对外开放,既存在着规模小的问题,又存在着速度慢的问题。2003年我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4.6%;
    而同期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0.6%,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国的2.9%。这固然与上世纪90年代低速徘徊的基础和我省特殊的经济结构不无关系,但从总体上说,与我省的经济实力还是很不相称的。因此,必须实现涉外经济指标的超前和超常规增长。不仅要保持涉外经济指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而且还要通过艰苦努力,使涉外经济指标增幅达到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突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对外开放必须紧紧围绕加速新型工业化、突出湖北制造业和汽车产业优势,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着眼于结构调整和优化,着眼于扩大就业与社会稳定。关于利用外资,当前仍然要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比重必须达到60%以上,不能简单地攀比沿海发达地区,以服务领域的利用外资比重衡量利用外资的水平。在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时,要更加看重工业化的实质性推进。关于对外贸易,仍然要坚持以货物贸易为主,在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同时,加快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出口步伐。也不能不切实际地追求服务贸易的比重。既要注重自主品牌的培植,又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既要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又要大力发展一般水平的加工装配。要通过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改造重组支柱产业和传统产业,利用“走出去”缓解国内市场竞争和资源供应压力。要定点招商、定向开发外贸外经市场。每一个产业和每一个产品,都要以国际市场为参照系,要在国际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拿到自己的份额。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既要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又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支撑条件。以外资外贸指标为中心,形成科学的对外开放指标体系。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是重点,这两个指标可以从一定意义上体现开放的程度和水平。要坚持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外资外贸指标必须着眼于经济发展的全局,着眼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活力的增强。利用外资要重点考核实际到资,外商直接投资,大项目的到资,注重提高外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在制造业投资中的比重。外贸出口既要考核出口规模,又要考核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
    关注出口主体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注重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的出口比重,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提高三资企业、集体民营企业在出口中的比重。同时,对外开放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围绕发展这个中心确立对外开放经济指标的同时,还要就其它方面的对外开放工作,提出工作目标,形成科学的指标体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解决好对外开放中的几个重大问题  

      注重在操作层面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强调比较多的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但是解放思想不能成为口号和标签,不能流于形式。解放思想要有针对性,要解决实际问题。从我省的实际看,要扩大对外开放,必须从操作层面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是要用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姿态、实实在在的开放举措来统领经济工作的大局。要认识到通过开放,可以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可以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可以增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活力与后劲。开放可以实现系统内外的“交换、比较”,发现自身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从而引发和促进改革。因此,抓经济工作必须抓住开放的牛鼻子。二是既要善于将老企业和困难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载体,又要舍得将大项目和效益好的企业拿出来合资。现在利用外资嫁接改造,安置职工,比较容易统一思想,只要外商愿意,项目落实启动也比较快;
    但将经营状况良好的大项目和效益好的企业拿出来招商,企业和有关方面虽然也不会公开反对,但往往缺乏紧迫感。要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全局出发,从最大限度地集聚境外国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需要出发,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三是要有不怕人家赚钱,担心人家不赚钱的姿态和胸怀。人家赚钱了就眼红,就要回购股权,甚至新上项目去挤压人家的发展空间,而当人家处于困难的时候则不闻不问,甚至所提出的合理要求,也不去解决。这不是一种真正开放的姿态,而是一种狭隘的小生产观念。四是看重在技术层面善于操作设计,善于落实见成效的人才。开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大的方针政策确定后,关键就在于操作设计、组织落实。操作设计和组织落实必须有很强的针对性,必须具体细致,到事到人,必须行动,必须实践,必须见成效。一个项目从策划到建成投产,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有很多环节,其中一个环节不具体、不到位就有可能功亏一篑。五是要认识到知识贫乏比思想僵化更可怕。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僵化、不解放,除了思想方法外,多数是由于知识贫乏所引起的。如果在知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要求大胆突破,往往会现出盲目性偏差。因此,从操作层面上讲解放思想,还必须认真地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涉外经济法律和WTO规则,熟悉经济理论和国际经济实务。扎扎实实抓好对外开放的基础工作。第一,要着眼于市场主体的培育。企业是开放型经济的主体。针对我省出口规模大的企业不多,企业适应国际市场能力不强的实际,要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继续深化改革,推动资产重组,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当前,要切实帮助部分企业解决好开口不出口的问题。重点支持一批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项目,利用招商引资培育几个具有投资能力的大公司、大财团。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引进技术,改造支柱产业和传统产业。鼓励跨国公司来鄂创办关联企业的工业园,形成产业、技术集群。引导贸易企业和生产企业的联营联合,促进内外贸企业整合,培育综合商社。引导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企业进入全球跨国采购体系。第二,注重培育企业家队伍。职业企业家队伍是我省人力资源的稀缺资源。当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之后,只有既懂生产、懂技术,同时又懂管理、懂市场,才是一个称职的经理;
    那么在开放的环境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还必须熟悉国际市场,熟悉WTO规则,才能算得上真正的企业家。企业领导人不仅要有依靠企业自身积累而滚动发展的功底,而且还应该具备开放的眼光和思维,运用资本集中的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现代企业家必须同时具备认识能力、运用专家的能力、决策选择的能力、组织落实的能力和自制能力。要建立职业企业家的社会评价机制,通过市场的方式选择职业经营者,培养从事经营者人才经营的中介组织,比如猎头公司等。第三,培育精品名牌。影响我省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产品品牌。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促进我省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计算机、通讯、软件及相关产业、汽车及零部件、钢铁、船舶和消费电子等产品上规模、上档次,培育具有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精品名牌。促进出口规模的扩大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同时,要充分发挥我省技术实力较强、勘测设计水平较高等比较优势,着力打造我省对外经济合作的企业品牌、工程品牌、劳务品牌。第四,培育和开拓市场。要在分析比较优势和已有、潜在客户资源的前提下,找准方向,定点开拓市场。组织企业长期坚持参加世界知名会展,长期有针对性开展投资贸易洽谈活动,形成相对稳定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贸易市场。要组织企业通过参与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体系和生产配套体系,形成相互依存的供应链。第五,培育货源和加工基地。要在鼓励生产企业自营出口的同时,逐渐形成新的社会分工格局,使生产的专业化和贸易代理的专业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第六,持之以恒地改善软硬环境。衡量软环境好坏,关键要看项目是否能引得进,留得住,长得大。看外商在同类地区的比较中是否选择我们,已有项目是否愿意增资,是否热心介绍关联企业来投资。要适应跨国公司集群进入和外商独立调查投资环境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和更广的领域里加强软环境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体制和机制,改进作风和民风。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真正形成“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关心环境建设”的社会氛围。改善软环境的工作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同时,要重视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配套以及物流环境的建设。建立健全对外开放的促进体系。一是着力构筑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对外开放工作。近几年的实践证明,举办和组织参加大型招商和会展活动,有利于宣传湖北、营造氛围,有利于督促市县,检验招商引资和外贸出口的成果。我们要继续把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性专业博览会作为国际市场开拓的重点,充分利用广交会、华交会这两个平台促进我省更多产品走向世界;
    坚持以香港和日韩作为我省对外招商重点,同时探索开展对欧美的招商活动;
    要继续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以内引外,内资外资一起引。在构筑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活动前的对接工作,改进活动方式,把组织大型活动与采取小分队招商、专业化招商、一对一洽谈结合起来;
    要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调动企业招商的积极性。二是要建立健全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体系。在继续实施并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有关鼓励外资、出口、外经和对外科技、教育、文化交流的各项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借鉴沿海和周边省份的经验,增加对外开放的财政投入,并完善政策促进体系,要有促进对外开放扩大规模和领域的政策;
    有促进对外开放上水平的政策;
    有规避国际市场风险,维护自身权益的政策;
    有扶持幼稚产业,建立预警机制的政策等等。三是积极应对后过渡期的贸易摩擦与纷争。我国进入加入WTO的后过渡期,针对企业的反倾销案件可能会继续增加,针对政府的反补贴起诉也将会迅速浮出水面。政府的职责在于:⑴引导和支持企业提高素质,开展海外注册、认证(包括ISO9000质量体系和ISO14000环保等行业标准),引导和支持企业注重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积极应对非关税技术壁垒。⑵运用贸易救济措施,支持企业应诉,运用WTO规则,维护自身利益。⑶着手研究“补贴与反补贴”的法律法规,清理、研究、调整现行政策。倾销本质上是一种企业行为,补贴则是一种政府行为,补贴通常是政府的一项政策或措施,往往覆盖面很宽,因此必须组织和动员相关方面,认真地进行相关政策措施的清理,主动地加以调整和变通。⑷进一步普及WTO知识,进一步增强WTO的规则意识。发挥政府部门和专门机构的作用,将专业性很强的WTO事务,转化为具体、实用和通俗的社会服务,使企业在适应的基础上,能够学会运用高超的技巧玩好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⑸搭建信息平台,建立涉外经济的预警系统和预案,把贸易争端消解于萌芽状态。高度重视扩大对外开放的人才队伍建设。我省是人才大省,但人才结构不合理。具体到外经外贸人才方面,一是熟悉外经外贸的干部不多;
    二是从事涉外经济实务的专业人才不多。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一是对具备外经外贸知识的干部予以重视,注重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是对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提出学习和熟悉外经外贸业务的要求;
    三是加强在职干部的培训;
    四是在招录公务员时,注意吸收外经贸专业的学生;
    五是重视商务系统的干部配备。学会对外招商。一是认识问题。对外开放要以招商引资为中心,招商引资要以项目为中心,抓项目要以前期工作为中心。要从目标责任制要我招商,转变为履行职责发展经济必须招商,自觉地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组织和落实招商引资工作上来。二是领导问题。招商引资工作千难万难,领导重视就不难。招商引资工作要科学决策,并用科学的态度推进,要高度重视项目的策划工作,建立健全项目库,对外推介的重大项目,要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建立“策划一批,推介一批,签约一批,建设一批”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三是方法问题。要逐步实行用国际上通行的语言表述方式推介项目,用国际上通行的管道洽谈项目,用国际上通行的对接方式推进项目。要充分利用境外有实力的中介组织和金融机构的客户网络优势,实行委托、代理和联合招商。降低招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实践问题。招商引资重在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熟悉业务,在实践中提高水平,在实践中广交朋友,在实践中发现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五是形象问题。首先要懂技术、懂经济、懂市场、懂语言、懂交际。其次要研究国际资本流动的规律、懂涉外经济法规、懂产业政策、懂谈判技巧。第三要诚信。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