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用美学审美知识分析文学作品_审美的读:提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品质

    时间:2019-05-31 03:25:4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当前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一方面无视文体特点一律采用“整体感知——文本细读——品味语言——拓展迁移”的固定模式,文学作品的丰富性、独特性与读者绝缘,文学作品美的元素被稀释甚至抛却;另一方面,不顾学生的认知水平,漠视文本或者堆砌文本,一味追求课堂的纷繁热闹,虚应对话滔滔不绝,或在文本表面浅尝辄止,或挖掘所谓“深度语文”,热衷于贩卖后现代文学理论,课堂上层层盘问,问答频繁,教师的强势阅读取代了学生的自主阅读。
       “从读物角度出发的研究认为,阅读不是仅仅解译文字符号,而是要达到理解和欣赏,也就是‘审美的读’,即发现文学作品中美的质量。”(金克木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在于实现阅读主体和阅读客体和谐的统一,通过审美介入,激活审美情感,识透文本中的美质,体验阅读中的美感,渗透美育,走出非“审美的读”的窠臼,在“思”与“诗”之间,倾听文本的声音,倾听学生心灵的律动,确立合宜的教学内容,寻求文学作品阅读的真义。
       一、审美的读:切己体验,发现文学作品中美的质量
       阅读教学内容随阅读对象而不同。“文章中的科学信息明晰性强,阅读呈线性的对应关系,宜取分读法和冷读法;文学中的美感信息带含蓄性、朦胧性,要求全身心地去感受,宜取全读法和热读法。”审美的读完全是一种个人体验,也可以说是一种美感领悟。审美的读必须具备对文感、语感的量的积累、外界情境的触发等要素的综合作用。学生只有在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才能领略“审美的读”的美妙状态,因此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可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从审美角度介入文学教学内容,其基本特征表现为:
       1.自主性:学会移情,享受审美情趣
       审美的读是一种美学领悟能力,也是一种情感体验的状态;审美的读的主体是“自我”,审美介入阅读之时,也是移情之时,潜意识十分活跃,最能产生联想、想象和灵感。阅读教学中的审美的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整体性:胸有丘壑,提升美学领悟能力
       审美的读注重文本的整体性把握。从前阅读教学中肢解文本的讲解分析是低效的,而现在不少课堂中盛行“摘句式”的所谓“美点”揣摩,又返回到支离破碎地解读文本的老路上了。童庆炳先生在《漫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国经验》认为阅读教学“不应该是科学的认知,而是采用整体的印象主义的领悟的方法”,进而提醒我们“指导学生去欣赏、玩味,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整体的美学领悟能力”。
       3.过程性:涵泳体察,丰富审美体验
       审美的读并不否认基础性阅读,也并不是凭空获得的,必须借助于渐修才能达到顿悟的境界。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语感培养、知识建构、能力培养、方法指导、思维训练等,都是审美的具体方式。审美的读要给予学生充裕的阅读文本的时间,进行诵读、涵泳、体验、思考,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渗透审美体验、理性思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激活创造性思维,丰富文学作品审美阅读图式。
       4.情境性:切己体验,进入审美现场
       言语实践是一种情境性活动,语境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师、学生与文本、教材编者之间的对话必须具有温度和深度,否则仅是虚应问答。审美介入文学作品阅读,需要营造一个有利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使他们主动地读,专注地读,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熏陶,在读中迁移,这样才能构建阅读的场效应,使得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能够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二、审美的读:倾听文本声音,在语言的丛林里散步
       非“审美的读”是读的起点或者零点,在向审美阅读迈进的路途中,应注重让学生倾听文本声音,在语言的丛林里散步,或驻足观赏,玩味咀嚼;或闲庭漫步,心心相印。“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由此可见,与文本“亲切”对话,体会文本作者“用心”,必须先走入文本世界,才能踏上审美之道。
       1.细读文本,拒绝快餐式阅读
       审美的读首先需要给学生以充裕的阅读文本的时间,“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只能是浮光掠影,一知半解,甚或不解。如一位教师在《珍珠鸟》一文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文本时安排了这样的教学内容:
       师:我们再花一分钟时间,重新看一下这篇课文;然后,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师:带着两个问题重读课文,一分钟以后,我请同学来回答。(一分钟阅读与思考)
       师:两分钟比较阅读,比一比,想一想。拿起你的笔,关键的地方圈画一下。
       无论是感知文本或带着问题探究文本、比较阅读,一两分钟的快速浏览千余字的文本,只能提取一些信息或留有一些肤浅的印象。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环节,往往链接许多文本,但限于时间,文本展示后,学生甚至连短暂的视觉停留时间都没有,因而内心文本的图景是模糊的,自然思考流于肤浅,更遑论提升语感。于漪老师针对此种现状指出:“感知是进入体验的大门。阅读语文材料,通过视觉,接受文字信息,接受文字塑造的形象、场景、氛围,触摸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心灵交往。把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想象、比较、分析,产生新的体验。这种学习由入目到入心,使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熏陶,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在阅读实践中切实达到提高。”因此,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倾听文本,提高个人阅读的质量,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提高。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才会产生思想的碰撞,才会妙语连珠,精彩纷呈。
       2.善待文本,追求务本的语文课
       审美的读需要善待文本,不要以教师的好恶左右学生的解读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目前,张扬读者个性已成为阅读教学的共识,但教师如果一味将自己的解读思路、解读感受(尽管似乎比照搬教参分析显得更加高明些),把预设的唯一结论强求学生接受,这样做扼杀了“读者个性”,无异于“请君入瓮”,因而不能让教师的声音淹没众生的大合唱。
       一位老师在教学剧本《威尼斯商人》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夏洛克仅仅是一个吝啬鬼吗?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受害者,是捍卫犹太人尊严的“战士”,请研读剧本说说你的看法。①自主探究:把两栏标题记下:“夏洛克是一个受害者”、“夏洛克是一个残忍贪婪的吝啬鬼”。在每个标题下至少列出五点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②合作交流。一组准备夏洛克吝啬鬼角色相关的信息(剧本中的相关情节列表);另一组准备为夏洛克辩护的信息(列出剧本中的相关台词)。
       上述环节紧扣文本,依据学情,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展开。正如方智范教授所说,我们应追求“务本”的语文课,不仅要关注“人本”,还要关注“文本”。因此,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倾听文本,提高个人阅读的质量,这样,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提高。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才会产生思想的碰撞,妙语连珠,精彩纷呈。因为语文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言语实践的过程,离开了特定的文本,离开了语言文字进行阅读教学,就会走向“泛语文”“非语文”的歧途。对于这一点,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3.紧扣文本,切忌无限制拓展
       审美的读不可盲目依赖多媒体,无限链接“超文本”只会让学生莫衷一是。某位老师在《明天不封阳台》一课教学中,解读文本仅花了20分钟,后半节课即开始拓展延伸,安排如下环节:
       展示图片:投影显示人类猎杀果子狸、藏羚羊等图片,教者简介图片内容
       拓展举例:学生列举身边类似事件
       讨论探究:阐述自己面对这一切时的表现,教者随即进行思想教育
       写作练习: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题写一句宣传标语
       播放音乐:《地球是个美丽的圆》(音乐声起,学生鼓掌打节拍)
       在应接不暇的文本与超文本的切换过程中,容不得学生让目光停留片刻,让思绪舒展开来,细细品味,慢慢咀嚼;于是这些快餐成了“夹生饭”,学生消化不得。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大多为肤浅应景式对答,很少有闪耀着思想火花的语言。许多学生大概景仰于老师深邃的思想,大多“失语”而成为“看客”;在老师奉献的“精神盛筵”面前,繁华过后更多的是落寞和疲惫。其实,“简化头绪”、“删繁就简”、“摒弃烦琐的解读”这些做法在2000年的教学大纲中就早已提出。简约是一种美,简洁而朴素的教学风格更是美不胜收。
       “作者由气势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感,这就是因声求气。”周振甫先生的“意——词——气”的解读思路,启发我们必须加强文本的吟咏诵读、涵泳体察,才能体会文本情意,悟得文本妙处。语文学习是促进学生言语活动、运用、实践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听说读写实践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形成语感,进而形成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审美的读:关注阅读主体,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审美的读,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教艺精湛的于永正老师这样总结:“戏曲艺术是自我表现的艺术,而教学艺术则是由师生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而且,课堂教学的精彩常常不是因为老师的精彩而精彩,而是因为学生的精彩而精彩。教学艺术是处理教材的艺术,更是善待学生的艺术。”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审美的读需要善待学生。我们要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因此,教师必须将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教学策略。
       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给高中学生讲鲁迅,首先编撰了适合中学生特点的《中学生鲁迅读本》。从感受鲁迅入手,再阅读鲁迅、研究鲁迅、言说鲁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课时感受鲁迅,围绕“父亲与儿子”选题确定教学内容,通过“父亲和儿子”的关系,找到了鲁迅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的一个契合点;第二课时以“儿时故乡的蛊惑”为主题,用朗读来感受鲁迅文字的语言之美,在读《阿长与〈山海经〉》时,当读到“仁厚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一句时,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整个课堂的空气突然凝固下来了,所有的人都呆住了,所有学生的眼睛都发亮了。我追求的瞬间的震撼产生了。在那个瞬间,我觉得,我的心灵和鲁迅的心灵,我和孩子的心灵,孩子和鲁迅的心灵沟通了。
       审美愉悦是一种情感的愉悦,不带情感的审美活动是不存在的,它是客体情感合乎主体需要而激发起的主体的情感反应。它不同于理智感、道德感,以自由想象和审美静观为基础。显然对于中学生而言,审美的读更多的是以感性的方式走进言语世界,一味偏执于理性的思考,烦琐的追问,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需要、知识基础以及文本解读的能力。
       有位作家这样说:“有的人会走过美丽而视若无睹,有的人会走过痛苦而漠然处之。而真正的仁人、哲人、诗人,才会用自己的心灵去体察,去感受,去分辨自己所听到的声音中不同的灵魂的震颤。”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发生和存在都依赖于情感合作的持续发展。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审美的读需要教师不仅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更要做一个仁者,拥有宽广的胸襟,撒播爱的种子;做一个诗人,倾听花开的声音,走进学生的心田;做一个哲人,指引理性的思考,将审美阅读引向纵深处。
      [作者通联:江苏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文学作品 审美 阅读教学 品质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