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试谈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有效策略 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时间:2019-05-30 03:19: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和比较阅读拓展能力,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进入诗歌的意境,去体味诗歌的情感,开拓他们的视野,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是古典诗歌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古典诗歌 教学策略 有效性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古典诗歌在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相当的比例,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汲取人文精神的营养,提高审美能力,提升文学素养,其意义毋需赘言。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日渐凸显。
      学生的语文能力普遍较低,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尤其低下。在古诗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对诗歌的节奏把握不当,不能读出其韵味;对诗句的基本意思难以把握,不会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还原诗歌画面、描绘诗歌意境;不懂以“知人论世”之法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机械地记忆诗歌的鉴赏术语,在考试中牵强地套用。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扫除文字障碍、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等当然是要引导学生去完成的。此外,就我们“教”与“学”的现状而言,笔者认为,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和比较阅读拓展能力,是古典诗歌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以诵读推动阅读,把学生带入诗境
      诵读是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把朗朗书声还给课堂,还给学生,更易使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含蓄美、形象美,让他们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诵读方式:或范读,或领读,或听读,或齐读。无论采取何种诵读策略,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核心安排教学,注意诵读指导的渐进性。笔者自身喜爱诗词朗诵,嗓音较适于诵读格调豪放激昂的诗词。因此,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中,笔者选择范读来引导学生进入诗境。结果,富于激情的诵读勾起了学生“我也来读读”的欲望。以此为契机,先提出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划分节奏;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则要求有感情地表现;在充分理解诗歌的意境后则要求学生可以从有感情地诵读提升为创造性地朗诵。在此过程中,笔者作为诵读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指导者在适当的时机给予点拨提示。通过阶梯式的诵读训练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朗诵水平,让他们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让他们读出诗歌的语言气势,让他们更易于领会诗歌的情感,这是理解感悟诗歌意境不可或缺的。
      诵读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形象直观的影视视频,饱含感情的名家配乐朗诵录音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生动形象,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情感,加深对古诗词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
      如《蜀道难》一课教学中,笔者先给学生播放视频资料:秦蜀之间不可逾越的崇山峻岭,青泥盘盘,百步九折,古木参天,枯松倒挂等,让学生对蜀道的雄奇险峻有了形象的感知。让学生在瀑布飞流直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中,在悲凄的鸟叫声中,感受蜀道之险。紧接着再播放朗诵名家焦晃的配乐朗诵录音去感染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学生很快明白了停顿的长短、重读和轻读等等。接着再让学生跟录音试读,学生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多媒体在诵读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的能力,而且通过朗读,有利于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是诗与情,诗与境的交融,是古诗词的最高境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学生吟颂诗词,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音韵美,还可以积累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
      可以说,饱含感情的诵读是激活学生学习古典诗歌兴趣的必要而有效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诗歌的特点,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学生在诵读中悟出了作者的情感,就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学习古典诗歌。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在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前提下,把握诗的音乐美、意境美的同时,让他们熟读精背以至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
      二、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作诗和读诗都必须用思考,都必须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备。”“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一个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决定他对某一首诗的鉴赏深度。古典诗歌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诗中关键信息,启发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他们指导,而不是简单地用多媒体展示较为直观的画面。
      本校的一教师在杜甫的《登高》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还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联描绘的画面。一同学这么说:风刮得急,天显得高,猿的叫声很悲哀,沙洲是白的,小鸟在天空中飞翔。教师点评:某同学把诗句的意思说得清楚了,但是又过于直白,大家要注意联系题目,结合我们的生活常识,把自己想象成作者,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第一位同学恍然大悟地要求重新描绘:“我”迎着迅疾的秋风登上高处,耳边回荡着猿猴的哀鸣声,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景:天空高阔,江水清清,沙洲一遍白色,鸟儿在天空徘徊。经过教师的提示引导,这位同学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出来的画面有了较强的立体感,诗歌的意境也有所显现了。这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简单地去纠错再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也调动知识储备,丰富了他们联想与想象,更易于进入诗歌的意境,去体味诗歌的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言简意丰,含蓄委婉,有很强的跳跃性,缺乏联想与想象力是不能领悟其意趣的。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展开联想与想象,再现作品所描绘的情境,才能体味到诗歌含蓄的情感与意蕴,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获得阅读鉴赏的快乐,有效提高鉴赏能力。
      三、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学会拓展阅读
      拓展性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是将我们的阅读视野拓展开去,由此及彼,互相钩连,编织起一张具有丰富信息的网络。笔者觉得在古典诗歌教学中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较阅读的角度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语言、手法、意象、情感、题材等方面局部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诗人不同诗篇、不同诗人诗篇、不同流派诗歌的整体比较。
      笔者在柳永《雨霖铃》一课教学中,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比较对象,引导学生抓住比较点如诵读、感情基调、意境特点、景物内容等进行阅读。诵读比较让他们更深刻地体味到两种词风的感情基调,通过联想想象,他们描绘出两种不同的诗境……在比较中,学生对“婉约派”与“豪放派”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与体味。拓展开来,安排学生自主比较阅读单元附录中李清照的《声声慢》,他们很快就联系到初中学过的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并且基本能以课堂上老师提示的方法找到比较点如题材、情感、风格等,然后完成比较阅读活动。这说明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学生还是可以较快地理解诗歌的基本情感内涵。
      再如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词中出现“雁”这一诗歌意象,以此为引,笔者让学生分工合作搜集使用“雁”的意象的诗歌,比较之后,看看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兴趣来了,借助图书资料、网络等,他们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诗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整合归纳之后,学生都得出相对一致的结论:“雁”的意象常常被诗人借以寄托思念之情的。这恰恰是古典诗歌中“雁”这一意象作用之一。这一发现让学生很有成就感。以此为契机,继续引导学生搜集使用其它意象如“梅”“月”“柳”的诗歌,整合归纳,得出结论。通过比较,学生学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更深入地去体味诗歌的意境。同时,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拓展阅读的过程,学生的阅读面延伸到课本之外了。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采用比较的思维方法,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经过赏读、比较、整合归纳等,学生对诗歌的主旨、表现技巧、意境、语言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理解,从而开拓他们的视野,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不应该只是一味地以灌输知识为主,而更应该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古典诗歌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高级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诗歌 古典 策略 中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