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小说的地理表征及其诗意呈现】 舌苔呈现的颜色分别表征什么症状

    时间:2019-05-27 03:21:1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小说不管是对地理、自然还是人文景观进行描写,事实上都不是单纯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构筑外界自我的映像,而是将自我本真的内在世界投射到外在地理空间中。由此形成的小说的地理学表征就显得意味丰富而颇具风格。
      【关键词】地理;空间;地理表征;诗意呈现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天生就具有地理性……任何一部小说都可以呈现一块地理知识领域,展示不同的,甚至是互为冲突的地理知识形式,从对地点的感性认识,直到地域和国家的专业观念。”[1]小说以其自身的特征将地理景观作为审美的对象加以表现,也正是如此,使得小说呈现出诸多的地理学的表征。地理与空间的表征首先是作为景观来被把握和展现的,尤其是在乡土小说中。作家总是偏执地爱好一个地域,将这一地域作为自己小说表达的主要对象,描写这个地域上的地理景观、人情世故,从而传达对这个世界和生命存在的认知。恰恰是这一种描写,使得小说叙述中的地理表征和景观呈现具有一种人文的关怀,将那些已经被忽略的意义重新赋予给了地理和景观,给了日常生活中的空间。作为自我内在的映像,事实上地理与空间通常被还原为一系列的景观,在描写和刻画景观的同时将地理和空间的意识构筑起来,不管是展现乡村景观还是国家的地理区域观念,不同的小说中的地理和空间的景观互相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小说地理图,构筑了一个纸张上的家国的存在。因此,小说地理学的分析首先应该抓住小说内的景观呈现,从景观入手来分析小说的地理和空间经验。
      对景观的理解,直接决定了小说地理学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中,所谓地景(landscape)即是指地面景观与历史文化二位一体的形态,其被文字化形成一整套关于物质景观与文化境遇耦合的空间话语范畴。”[2]在景观的概念中,历史文化的积累成为景观内涵的重要来源,而且作为地理概念的景观,强调其空间性的同时也在强调其人文意义的赋予,恰恰是这一层意义的赋予使得景观成为小说的一道风景线。更为重要的是,正如居伊·德波的诊断一样,“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3]生活本身被转换为景观来加以呈现,于是小说中所处理的主题就被景观给取代,景观的意义便超出了“可观性”意义,而具有了可观性之外的“实存性”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之下,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展现大量的地理景观就势在必行了,通过这种可观可感的外在事物,来刻画内在的涵义。“文学作品中的地理空间问题其实无处不在。无论是自然地理空间,如河流、山川、大地等,还是人文地理空间,如街道、房屋、城市等,几乎每一部作品都会或明或暗地涉及到地理空间问题。可以说,每一部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下建构的。”[4]大量地理和空间景观的聚集,使得小说拥有更加丰富的呈现方式,也让小说本身成为一个展现的舞台,各种生活奇观得以走上舞台,充分展示自己。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作家都在积极地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学世界”,而这个文学世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是地理和空间的景观。“伟大的小说家们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人们可以从中看出这一世界和经验世界的部分重合,但是从它的自我连贯的可理解性来说它又是一个与经验世界不同的独特的世界。”[5]也恰恰是因为如此,使得小说/文学中的地理和空间景观更具有复杂的意义,因为小说中的这些景观所具有的人文涵义以及自然景观自身的生活性象征相互交织辩驳,形成一个网状的开放意义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始终透露着某种不固定的意义。尤其是现当代文学中,作家积极地构筑自己的文学世界,使得地理和空间的景观越来越丰富、复杂。阎连科的耙耧山脉,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毕飞宇的王家庄,贾平凹的商州,李锐的吕梁山脉,王安忆的上海弄堂,苏童的江南故乡等等,诸如此类的文学世界的构筑,彰显了景观的同时也传达了作者的意图。
      站一个至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街道和楼房凸现在它之上,是一些点和线,而它则是中国画中称为被法的那类笔触,是将空白填满的。……最先跳出来的是老式弄堂房顶的老虎天窗,它们在晨雾里有一种精致乖巧的模样,那木框窗扇是细雕细作的;那屋披上的瓦是细工细排的;窗台上花盆里的月季花也是细心细养的。然后晒台也出来了,有隔夜的衣衫,滞着不动的,像画上的衣衫;晒台矮墙上的水泥脱落了,露出锈红色的砖,也像是画上的,一笔一划都清晰的。再接着,山墙上的裂纹也现出了,还有点点绿苔,有触手的凉意似的。 [6]
      王安忆的弄堂景观展示了一个古旧而又繁华的上海,而且这上海又是充满了爱恨情仇的上海。仔细地阅读这一大段关于上海弄堂景观的描写,分明能够看到一幅上海的弄堂景观图,如此逼真地展现在眼前,却又是一种拒绝的展示。因为作为一个阅读者,这种景观所构成的生活经验是属于上海人的,并非是上海人的读者可能对这种景观的存在是一无所知的。因此,这种地理和空间的景观就呈现出一种展示、炫耀和拒绝相融合的特点。景观分明是在提醒着什么,却最终让所有的一切都成为背景,将阅读者拒之千里之外,这个时候故事的主人公才显出自己的身影来。于是,景观构成的文化意义就成了值得分析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马春花.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地景[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谭芳.地理空间视野下的文学地理学[J].世界文学评论,2009(2).
      [5]梁鸿.当代文学视野中的“村庄”困境——从阎连科、莫言、李锐小说的地理世界谈起[J].文艺争鸣,2006(5).

    相关热词搜索: 表征 诗意 呈现 地理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