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庄子·逍遥游》文意梳理】 逍遥游知识梳理

    时间:2019-05-14 03:17:3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汪洋恣肆的行文风格,“寓言为广”的创作方式,加之错简、羼入等现象,使《庄子·逍遥游》呈现出文意不明之特点,从而造成理解的困难。本文对现行文本的文意进行梳理。可将全文分为两大段。前段从反面立论旨在阐明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皆因“有所待”而不能进入逍遥之境;后段从正面立论,回答了如何及何人才能达到逍遥之境,且最后几个故事分别形象化地阐释了“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
      关键词:《逍遥游》 文意 梳理
      
      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行文风格,“寓言为广”的创作方式,加之错简、羼入等现象,使《庄子·逍遥游》呈现出文脉跳跃大、文意不明之特点,从而造成理解的困难。笔者这些年给学生讲解《逍遥游》,用心揣摩,特别是接受了散见于各处的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的启示,对其文意颇有一点心得体会,故不揣浅陋,以就教于大家,希望读者阅读本文后能理解《逍遥游》之文意。
      首先将全文从“若夫乘天地之正”处断开分为两大段。此句之前为前段,其从反面立论,旨在阐明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不是逍遥的,因为它们“有所待”,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
      庄子提出了宇宙万物俱“有所待”这个观点,但几无直接阐述,而是通过寓言这种方式,通过形象化的事例来说明的。前段事例颇多,可分为物与人两类。物类最多,有空间上的形体大小者与时间上的生命长短者,而人有三类。庄子每举一例后虽未明确指出其“有所待”为何,但可从文中列举出来或通过文意分析出来。
      首先庄子便先声夺人,描写了鲲鹏特别是鹏(庄子虽举鲲与鹏,但其叙述的重点在鹏)这一很有气势、在空间上超乎常形的存在之物,其形象及其所展示的广阔空间、自由翱翔的特点,给人一种逍遥的想象。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通过庄子直接的陈述及引《齐谐》之言可知,大鹏是“有所待”的,至少有两个方面:“三千里”、“九万里”之语表示大鹏需要广阔的空间,“扶摇”、“羊角”表示大鹏需要大风,即大鹏“因为形体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伸展,必须上至高空才能不受山峦之阻”①。如鹏这样的大物是“有所待”的,那么小物如何呢?当然亦是如此。如野马、尘埃,需“生物之息”相“吹”,即“谓水气、尘埃都凭借着生物气息的吹拂而在空中飘荡,意即皆‘有所待’”②。而就是平时认为的天之苍苍,也不是其正色,如要知其正色,也需“至其极”才能够。然后庄子借水之深浅与其可托负的舟之大小之例再次强调了大鹏需要“有所待”中的大风:“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但有些小物,如蜩、学鸠和斥 等却不这样认为,看到大鹏是如此的“有所待”,那么相比之下它们似乎就是“无所待”了:它们认为自己“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或“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不需要大鹏那样的空间和大风条件,于是就觉得自己要比大鹏逍遥,所以他们嘲笑了大鹏③。真是如此吗?非也。庄子虽在文中没有明言小物的“有所待”为何,但可通过文意分析出来。来看两位学者的分析,一说:“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④。另一说:“斥 听说大鹏上飞九万里的事情后,表示不相信,因为它以己度人,自己奋起而飞,也只不过只能飞几丈高,平时只能在几尺高的野草之间飞来飞去,特别令人悲哀的是,它虽然只能飞几丈高,却自认为这是飞翔的最高度了,没有别的鸟能够超越自己”⑤。可知小物更“有所待”,它们除了像大鹏那样受制于环境之外,还受制于自身条件,即狭小环境养成的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等等。对于小物的嘲笑及自以为是,庄子先以人行之远近与聚粮之多少——“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来说明物之大小与其所受限制之不同,然后对它们进行了批判:“之二虫,又何知!”由此可知相比于大鹏的有所待,庄子更反对这些小物的有所待,此所谓“小知不及大知”。
      以上所举的这些物类,乃空间上之形体大小者,或许为了反复申明己意,庄子然后又举了时间上之生命长短者。因前类行文较多,意已阐明,故后类行文就相对较少。总之,在庄子看来,不管是小年还是大年,都是有限的、有约束的:“……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生暮死的小生物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笔者认为“一天’应为‘一月’)中发生的事情,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这是生命短的局限。生命长的也是如此,能活两千年的灵龟和三万两千年的大椿,它们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⑥
      物类如此,那么人类如何呢?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物、植物自由得多,他们是否就达到了逍遥之境呢?庄子举有三种人,即“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这三种人有不同的存在形态,但都具有受限制的性质,有的还受到内外两方面的限制。对第一种人,庄子云“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若此”意即与上面小鸟有相同之处,即他们一方面受制于内在的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等条件,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外在条件:“‘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一般指当时社会政治领域的得志之士,他们在伦理、政治领域受到赞赏及正面的肯定,并相应的获得了名和利。然而,按照庄子的理解,这种肯定与赞誉仍依赖于外在的社会评价,其存在方式相应的依然有限制:是否获得某种名或利,取决于他人、社会对他的评价,离开了这种评价,其成功形态也就不复存在。……就其依存于外而言,显然尚未达到逍遥的自由之境。”
      第二种和第三种人仍是受限制的:“宋荣子进了一层,他对外在评价不加理会,完全我行我素,‘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不管外界赞誉与否,他总是走自己的路。……在此意义上,他似乎比前者更逍遥、更自由一些。然而,他也有自身的问题:他仍然‘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即还要区分内和外(以‘己’为内,以外在的评价、舆论为外),辨别荣和辱。……他固然不依赖于外,而仅仅以自己的内在意愿与观念为出发点,但内外之分依然存在,从而,仍受制于界限:内和外、荣和辱都是一种界限。在执著于界限的前提之下,很难说已经达到了真正的逍遥形态。后面谈到‘列子御风而行’,从形象的角度来看,驾着风随意地到处行走,似乎更表现出了飘逸的形态,这是对逍遥之境诗意化的描述。然而,按照庄子的理解,列子在外在形态上固然似乎非常飘逸、自在,但仍然依赖于一定条件(无风则难以成行),从这一意义上说,显然也尚未达到真正的逍遥之境”⑦。由此可知庄子认为人类也是不逍遥的。
      以上是对前段物类与人类俱“有所待”的分析。庄子阐明了因为“有所待”,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俱非逍遥。那么,如何才能进入“无所待”,即超越这种限定和限制,摆脱客观条件的束缚,从而进入逍遥之境呢?庄子需在后段回答这个问题。从“若夫乘天地之正”开始进入后段。庄子首先提出了全篇的宗旨,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如此就“恶夫待”,即“无所待”,当然就进入了逍遥之境了;并指明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能够“无所待”,才而达到这种逍遥游的境界。
      最后有几个小故事,这些故事和前文有什么关系呢?有学者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庄子的理论,而理论是抽象的,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使抽象的理论更容易理解,就必须用具体可感的故事对这些理论进行形象化的阐释。下面的几个故事就是对这一理论的阐释,只不过庄子在阐释时,不是按照‘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一顺序进行,而是反过来,先讲‘圣人无名’,再讲‘神人无功’,最后讲‘至人无己’”⑧。如想了解作者的详细阐述,请读原文。
      以上是对《逍遥游》文意的梳理,细读本文之后,读者读《逍遥游》就更易理解了。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以现在通行文本为基础,并没有讨论其错简、羼入等现象,且本文以疏解文意为主,不专于哲学阐释,如有,其目的也是为前者服务。另外,因笔者接受他人研究成果的启示较多,又欲使阅读此文的读者能理解本文文意,故把散见于各处的其他学者的相关论述集中于此,且在文中大量引用了他们的论述。
      
      ①④⑥ 孙克强、耿纪平主编.庄子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3,3,3.
      ② 方勇,陆永品.庄子诠评[M].成都:巴蜀书社,1998:8.
      ③ 此处我们将现行文本中后面的一个段落,即“汤之问棘也是已……此小大之辨也”提前放在“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后。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汤之问棘也是已”中的这个“是”是代词,指代的就是前面关于大鹏所需空间和大风之条件及小物嘲笑等内容,二是“此小大之辨”中的“小大”指的是形体之大小者,并未涉及生命之长短者。庄子是先举形体之大小者,再举生命之长短者,怎么又出现了形体之大小者的例子,且“汤之问棘也是已”这句中的“是”指代的内容无关于生命之长短者,而它却出现在其后,所以提前就别能更好理解文意了。
      ⑤⑧ 张松辉.庄子疑义考辨[M].北京:中华书局,2007:17,20.
      ⑦ 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90-291.省略

    相关热词搜索: 庄子 梳理 逍遥 文意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