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微言识大义,品词琢华章】 大义微言

    时间:2019-05-11 03:19:5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作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词语教学,应该超越单纯让学生理解词义的范畴,成为连接文本、学生和教学的纽带。尤其是一些关键词的教学,更可以成为教师把握阅读教学重要切入点的良好抓手,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 扣准多次复现的词,直捣文脉点睛之笔
      重复使用一些词语,经常被认为是表达上的匮乏,但有时作者对某个词语的重复使用,却是为了使文本的内涵更加丰满深入。因此,如能把握住这些重复显现的关键词汇,对于明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极为有利。作为文本的解读者,对于这些反复出现的词语要有敏锐性,因为它们往往是直捣文脉的点睛之笔。
      [案例一]《给予是快乐的》教学片段
      词语:三处“眼睛”
      《给予是快乐的》一文中多处描写小男孩神情时都写到了他的“眼睛”,教学中笔者扣准这一重复出现的词语,进行了如下引导:同学们,故事中的主人公保罗在与一个陌生小男孩的相遇中感受到了给予是快乐的。这是一次多么美好而又令人难忘的相遇啊!保罗第一次见到小男孩时,小男孩正满脸羡慕地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羡慕的神情是怎样的,他的眼中会流露怎样的神情?
      学生们认为小男孩的眼中会充满喜爱、向往的神情。
      笔者又接着引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它,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到了小男孩的眼睛?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找到句子用横线画出来……透过这双眼睛,你读出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以这一品读点为牵引,和学生一起进行文本的细读,从而倾听小男孩无私奉献的美好心声。
      [案例二]《掌声》教学片段
      词语:两处“一摇一晃”
      《掌声》一文在第三自然段中用了两个“一摇一晃”,教学时抓住两个“一摇一晃”,分别让学生体会英子走上讲台和走下讲台时不同的神态,学生们从英子的行动、心理、情感的变化体会到两个“一摇一晃”所包含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进而认识到爱的力量的巨大。两个“一摇一晃”,提醒我们去思考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是作者有意而为之。
      同一词语的重复出现,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进而重构文本的语义和内在的连贯。
      显然,这种词语的多次重现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所蕴涵的语义和价值。
      二、 扣准强烈对比的词,形成文本的解读中心
      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具有对比意义的词语,使文学作品的形象在相对立的矛盾比较中显现出独特的意味。这两个具有差异或存在矛盾的词语并置在同一文本中,令彼此的区别在同一个语境中显得尤为鲜明,进而在外在视觉和内在情感上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形成了文本的解读中心。
      [案例三]《生命生命》教学片段
      词语:“稍一用力”“极力”
      《生命生命》一文,作者在描写“飞蛾求生”这一片段时有这样两句话:“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同一语境中的“稍一用力”和“极力”这两个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笔者先出示句子:“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当学生说到从“极力”这个词感受到了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时,笔者接着追问:什么叫“极力”,你是怎么理解的?有学生说:“极力”就是用尽全身的力量,想尽一切办法。继而笔者又让他们分别用上和去掉“极力”一词对比着读一读,说说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们体会到了对于小小的飞蛾来说,杏林子的手是多么庞大,多么恐怖呀!但不管怎样,飞蛾还是不放弃。学生们还感受到了作者的强大、飞蛾的弱小,因为要弄死飞蛾,“我”只需“稍”一用力,而飞蛾却用尽全力求生。
      在这样的反馈感悟中,笔者特别出示了“极力”和“稍一用力”这两个词,再次让学生进行对比朗读,使学生的内心受到冲击:小小的手指对于飞蛾来说就是生命的威胁,但在如此绝境中它也从没有放弃。
      这种词语对比表现的是差异或矛盾在变化中形成的和谐与统一。在差异中学生获取丰富的信息,受到思想的启迪,从而使阅读感悟的过程弥见精彩。
      三、 扣准“搭配失当”的词,解读词汇的“语境义”
      我们在阅读文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搭配不当的词语,实际上这是作者的匠心独具之处。而且有的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还可能被赋予新的含义。我们要准确地辨析词的含义,既要考虑到该词前后词语的意思及搭配的情况,还要联系相关的句子,乃至整个自然段及整篇文章,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其义。教师应该扣准这样的词眼,引领学生解读词语的“语境义”。
      [案例四]《桂花雨》教学片段
      词语:“浸”
      《桂花雨》一文中描写桂花香时,有这样一句话:“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笔者这样引导:“仔细读读这句话,哪个字眼让你觉得挺值得回味的?”学生们马上找到了“浸”字。笔者接着引导:“我们常说‘香飘十里’,这里为什么不用‘飘’而用‘浸’呢?”通过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学生们感受到用“浸”字,说明桂花香不是一缕,而是空气中都撒满了,人好像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浸”字最能体现出桂花香的时间长:“浸”是浓浓的,时间很长,从春天到冬天;“浸”字让“我”仿佛看到了乡亲们全身心享受着花香,沉醉在花香中的情境;“浸”字让“我”觉得不仅是整个村子受到了桂花香的浸润,“我”的整个童年也受到了这香味的浸润,童年也陶醉在桂花香里了。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是它让学生们领略到:原来桂花的香已经永远香在了人们的心里,浸润了作者的整个童年。看似极不恰当的词语,可作者恰恰选用了它,意在突出它对情感的表达效果。因此,在追问词语的表达是否恰当时,应把它放置到具体的语言环境、实在的人文环境中去洞察,将其本义与文中所指内容融为一体。
      四、 扣准有悖情理的词,回归“情理之中”
      有时候在文本的描述中,会出现一些看似有悖情理的词语,令读者对文本产生质疑。这些令人费解的词语,需要我们结合文本重新加以诠释,仔细地分析其前因后果,探寻其“无理之妙”。在这一过程之后,我们会发现一切又将回归于“情理之中”。
      [案例五]《燕子专列》教学片段
      词语:“僵硬”
      在学习《燕子专列》一文时,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贝蒂出门时,应该可以戴上手套呀,为什么课文中还说‘她的手冻得僵硬’呢?‘僵硬’这个词用得不太合适。”笔者抓住这个词,顺势追问:“手冻得僵硬会是怎样的情境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整双手会又红又肿。”“手指的关节都硬了,动一下都很疼呢。”“手上还沾着碎冰,会觉得有千万根针在扎。”笔者让他们再读读课文,思索贝蒂没有戴手套的原因。学生们都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灵,他们从课文的描述中,推断出了贝蒂根本没来得及戴上手套就心急火燎地冲出了家门;还从课文对冻僵的燕子的描写中联想到贝蒂刚找到小燕子便把自己的手套摘下来盖在小燕子身上,或是捧着它把自己双手的热量传递给它,甚至不停地对着它呵气,为一只只燕子送去生的希望。
      就这样,一个“僵硬”深深铭刻了小贝蒂善待生命的忘我真情。可见,有时对文本中看似有悖情理的词进行探究式细读,叩问其原委,看似不合情理的用词会变得那样合情合理。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如其所说,词语教学不应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以达成“微言识大义、品词琢华章”的效果。
      (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街小学310012)
      

    相关热词搜索: 微言 华章 大义 品词琢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