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内涵探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时间:2019-04-29 03:19: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在以人为主线创作《手稿》过程中,所指的人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抽象的、泛泛的人,而是指个人、自由的个人、关系中自由的个人,马克思在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再现了活生生的个人。
      [关键词]马克思;人;个人;自由的个人;关系中自由的个人
      [中图分类号]A8;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6-0014-05
      一、人是马克思《手稿》的出发点
      从写作动机及思想逻辑来看,马克思出于对人的命运的关注而创作《手稿》,深刻剖析人的问题的成因构成《手稿》的写作主线,而《手稿》的未来指向正是寻求真正的人的解放。人是马克思《手稿》的出发点。
      关注人的悲惨命运问题是马克思《手稿》的写作动机。《手稿》是马克为解决“历史之谜”而创作的一部早期著作。“历史之谜”是指人类历史重大的基本矛盾和疑难问题,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表现为人的悲惨命运问题。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导一切,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轴心。资本对社会的控制,一方面促使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带来整个社会经济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又使人的现实境遇变得更加悲惨,“即使在对工人最有利的社会状态中,工人的结局也必然是劳动过度和早死,沦为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资本的积累危害着工人),发生新的竞争以及一部分工人饿死或行乞。”[1]并且每一次社会进步都要伴随着人的价值的又一次沦丧:分工作为独立的、异己的力量统治着人类,使人成为“精神和肉体上的怪物”;机器的出现使人变成“抽象的人,机器一样的人”,私有制把人的尊严变成“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人本性的自由,……人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人理应成为这一成果的享用者,成为一切价值的最高标准,现实却是社会的发展非但没能带来人价值的提升和现实生活的幸福,反而却以人价值的沦丧和生命的贬损为前提,人的现实处境何以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下变得如此悲惨?这是马克思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对人的悲惨处境的追问与解答使得《手稿》得以诞生。
      剖析造成人悲惨境遇的成因是马克思《手稿》的写作主线。《手稿》由三个笔记本构成,内容结构稍显庞杂、凌乱,但透视内在线索,可以发现马克思《手稿》是紧紧围绕人的现实境遇问题展开分析和批判的,对造成人的悲惨境遇的深刻剖析,构成马克思《手稿》的主线。马克思坚持人的价值取向与科学方法相统一的原则,力求从理论维度探求造成人的悲惨境遇的成因。整个人类历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人为了生存,需要有满足生命需求的生活资料,为了获取生活资料,则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否定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化的自然界”,成为人的“无机身体”,人类历史在“人的现实自然界”不断生成过程中逐渐形成。劳动既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全部历史演进的根基和起点。由此,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的“自我活动、自由活动”。劳动成果是物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人能够“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然而从自身所处的时代,马克思却直观到,“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2]这就是说现实中的劳动非但是自由的活动,反而是一种“异化的劳动”,即把他本身,把他自己的生命活动机能同自身异化出去的活动,这致使劳动所生产的对象,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相对立。于是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人最终同自己的类生活相背离,同人自身相异化。异化劳动是导致人现实悲惨命运的根源。“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的?这种异化又怎么以人的发展的本质为根据?”[3]马克思又作了进一步追问。在《手稿》中,马克思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但马克思阐述了接近于“生产力”概念的关于人本质力量的发展,他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4]这就是说作为资本主义发展核心范畴的工业进步,是由人本质力量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变量,是人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人的实践活动是人本质力量得以彰显的途径,当实践活动受到内外条件限制而无法全部展现时,异化劳动孕育而生,因此,“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5]马克思基于对劳动的科学分析,得出“异化劳动”改变了人与劳动的本质关系,造成了人与创造物、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反常状态,导致人在现实中被束缚被压抑。
      探究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路径是马克思《手稿》创作的终极目标。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是马克思思想的主题,引领这一批判的思想取向和价值诉求是“真正的人”的实现。马克思立足于社会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实现“真正的人”的有效途径就是要构建以人的自由解放为起点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对解放的理解是:“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自身。”[6]要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就必须扬弃人的自我异化。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的本质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7]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高度统一,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和谐:“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然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8]这一扬弃异化的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也同时是人向自己本质的复归和占有的过程,是人的本质的最高实现,从而使人真正地达到自由自觉的活动境界,实现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没有合乎人的自然本性的社会环境,没有人的自由自觉的发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只有那种最大限度地按照人的方式来满足人的自然需要的社会,才是合乎人的本性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马克思《手稿》中所指的人是“个人”
      马克思在《手稿》中所指的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而是“个人”。在德语中,一般意义上的“人”通常用另一个名词Mensch(复数为Menschen)来表示,马克思在文中使用的德语名词为Individuum(复数为Individuums或Individuen),它专指“个人”。个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个人”的着眼点是具体的、现实的、有差异的人,“人”的着眼点则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或人类的整体。在以人作为《手稿》的写作中心时,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现实的、活生生的、特殊的个人”,他注重实现的是个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对个人的关注,有着深远的历史源出。透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自文艺复兴开始,个人就已成为西方哲学的基本命题。洛克、斯密、卢梭、康德、密尔等等这些闪亮的名字无不与个人的自由、尊严、平等和解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洛克以个人追求幸福和快乐为出发点来建构个人的自我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之间的和谐关系,他指出:“私人的腾达向上就会是公众的利益”。[9]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也曾指出:“在世界历史的行程中,一个特殊的民族精神应该当做只是一个个人。”[10]但哲学家们所指的个人要么是纯粹精神属性的个人,要么仅仅是有生命的自然的个人,要么把个人塑造为感性的对象。如谢林与黑格尔就试图在一种泛神论的宏大的世界秩序中去理解个人。西方哲学史中对“个人”形形色色的研究最终殊途同归,个人丧失了现实性、充实性和多样性,个人形象亦变得干瘪、抽象、毫无现实踪影。毋庸置疑,马克思对人的关注源于西方哲学思想,但颠覆和重新架构更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使命,重新对“个人”详尽而细致的剖析成为马克思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手稿》是马克思对人认识的飞跃期,也是马克思“个人”理念发展的成熟期,在《手稿》中,马克思把个人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生动再现了人的鲜活个体形象。
      在《手稿》中,马克思主要从两方面对“个人”进行学理维度的界定。首先,马克思认为每一个个体作为人的单个存在形式,都是人总体本质特征的最直接表现,人的个体的生命表现“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11]人的社会特性、类特性只有在单个人那里才得以展现和发展,社会中最重要的因素生产力不过是“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的“一种社会力量”,而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社会关系就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类生活是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个体生活”。[12]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但它作为总体人的普遍“共性”,只有寓于单个人的“个性”中才能存在。其次,马克思认为,每一个人又与他人存在着巨大的不同,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唯一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代替性,这是每个人得以存在的根据:“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13]在《手稿》中,马克思无论是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尖锐批判,还是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来探索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路径,马克思都立足于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个人”这一基本视角。
      在马克思看来,“个人”发展的理想状态,应是个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回归人自身,“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14]个人的感觉直接地成为实践中的“理论家”。人是对象性存在物,人只有把自己的本质力量现实地展现为“对象性的关系”,展现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本质力量才得以彰显,单个人的个性才得以自由发挥。但对象对他来说只有通过人的“感性活动”,即“五官感觉”、“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才能形成与自身的对象性关系。因此,个体的一切器官同对象的关系,就是人的现实的实现,“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15]但每个个体的肯定方式是绝不相同的,相反,也正是不同的肯定方式构成了社会中每个个体的存在,构成了单个人生命的特殊性。因此,任何一个对象对单个人的意义都以个人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16]……理想中的个人就是能够使自己的感觉特性全部发挥出来,“你对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你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17]
      马克思认为实现“个人”的理想状态就是需要通过社会历史的不断前进来推动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社会是个人的社会。现实的已经生成的社会,始终是“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18]“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19]的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是出于生命本能的需要,只要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必然有交往出现,个人与个人的交往形成人类社会。但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不是出于自愿,只是为“生存”而必须结合的时候,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这种强制的力量使个人的发展呈现异化状态,个人的感觉和特性在异化状态中逐渐丧失:“对于一个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而只有作为食物的抽象存在”,[20]“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21]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当社会历史发展到直接劳动不再成为生产的基础,个性的劳动不再表现为劳动,而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充分发展时,个人的理想状态才能够实现,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22]只有当个人依靠作为个人的个人而存在的时候,直接形式的自然必然性才会消失。
      三、马克思《手稿》中所指的人是“自由的个人”
      在马克思看来,个人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自由特性。“个人”发展的理想状态,即个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回归人自身,也就是实现个人的活动为“自由自觉的活动”的过程。   在《手稿》中,马克思主要从个人的生存特性角度阐述了个人的自由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须依赖自然界生存,“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23]因而人是受动的“对象性”存在物;另一方面,人又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能够“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24]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使人在“对象”化活动中直接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区别开来。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与动物生命活动的区别做了这样的描述:“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生产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25]这就是说人的生存特性就是能够通过劳动延续自己生命的同时,还能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满足肉体与精神的双重需要,在“自己是自己的存在方式的理由”的意境上,人是“自由”而非“他由”的存在物。同时人在进行的“对象化”活动时,“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26]具有“自觉”的性质,而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尺度和需要来构造”。就个人生存的本然维度看,具有自由的自觉的性质与特性。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制度下,异化劳动是否定人的自由本性的最基本根源。个人具有作为类存在物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就体现在创造性的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这一过程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即人的自由自觉的类特性实现的过程。但在异化劳动条件下,人已经不是作为这种“类自由”的存在物,异化劳动把人的创造性的对象性活动贬低为仅仅维持自己肉体生存的手段。人的活动不再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展现,而是对人的奴役和人的自由本质的丧失。“结果是,人?穴工人?雪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27]
      彻底消除异化劳动是寻找实现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根本出路。在《手稿》中,马克思明确地将共产主义确认为实现对人的自我异化积极扬弃的手段(前文做了细致分析)。如果说《手稿》是马克思早期著作,在《手稿》中马克思将实现共产主义指认为通向人的自由本质的途径和手段,还带有理想成分的话,那么在以后著作中,马克思则更注重以现实为依据,在现实环境中寻找实现人的自由本质的条件。马克思认为要充分展现个人自由自觉的本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马克思在1845至1846年创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个人能否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生活条件是否容许全面的活动因而使我们一切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28]倘若只有少数人享受繁荣,而大多数群众处于屈辱贫困的状态下,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马克思的自由理论在以后的著作中更立足于经济基础,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经济的发展并不是马克思所追求的最终目的,而仅是人类自由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自由才是人类永恒向往的终极价值,对经济的关注和深刻阐释也正是出于对自由的捍卫。其次,要有强大的政治基础。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的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充分的肯定了独立个体对于国家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提出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国家政权之后,随着阶级对立的消灭以及阶级本身的消失,国家作为暴力工具对于社会的管理职能将为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所取代。“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生产的发展使不同社会阶级的继续存在成为时代的错误。随着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29]在马克思那里,个人作为本原不应屈从于国家,作为终极目的又超脱于国家。
      四、马克思《手稿》中所指的人是“关系中自由的个人”
      个人自由的理念在马克思《手稿》中是指,个人在“三维立体”即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及个人之间的自主性选择。“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30]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而人的类特性“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属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因此人的自由特性就体现在,人能够在自身意识的支配下,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劳动不断超越外在异在力量的束缚,从而使现存一切不断变革,按照人的思想图景重新建构。因此,假如把人作为“主体”,把主体的意识与主体的生命活动——劳动所建构的对象作为“实体”,可以认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由主体与实体构成的“整体”,而人的自由性就体现在主体与实体的关系中。这里的“实体”主要是指人之外的客观世界,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他人。
      在个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层面,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界之间是一种“在生存实践中本源性的否定统一关系”,[31]是一种通过生存实践活动所结成的相互构成、相互生成的一体性关系。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靠自然界生活,没有自然界,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同时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它是包括人类社会等一切关系形成的前提。另一方面,人是类存在物,他必须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从中可以看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既依赖自然,又否定自然,改造自然;人既向自然生成,又使自然人化,人的自由本质就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否定、相互转化中。
      第二,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马克思认为人的类特性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只有借助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才能得以彰显。自然界是人存在的基础和本源,是人实现自由自觉本性的媒介。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系只有通过以人与人的一体性的“类”关系即社会关系作为中介才能实现,这是因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这样的自然界才是人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在论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本源性的社会关系,人的存在具有社会关系本质。如果说此时马克思还停留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层面间接强调了社会关系的重要性,那么在同时期创作的《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则直接的论述了社会关系起源。他指出:“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存在,是他对他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32]这就是说,“实物”是人生存和生活所必须的,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实物”变换,人与人之间必须进行活动互换,这样就形成了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真正的人的关系即社会关系,从社会关系的起源可以分析出社会关系实质上是人的类本质在自我运动、自我确证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人的生存和生活得以充分实现的重要手段。   在现存世界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成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成了社会,反过来,由人与人之间结成的社会又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都统一于劳动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与社会关系得到了充分显现,加之人对自然界逐渐取得胜利,人与自然的本源性关系开始被次生的社会关系所取代,人逐渐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异化现象也随之发展起来,“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的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33]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内在辩证的统一关系在异化劳动中被割裂、被对立起来,这使人变成了抽象的个人。而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为改变现存世界的不合理现象而创立的,它本身就是对人类活动中存在不合理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思。正是由于认识到人的生命活动劳动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基础,所以,马克思哲学力图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对物的占有关系的改变来改变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实现人类真正的自由。
      参考文献:
      [1][2][3][4][5][7][8][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30][3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11,51,63,88,60,81,81,84,84,84,85,87,87,146,88,88,87,87,91,53,57,57-58,58,55,105,58.
      [6]马克思思格斯全集(3)[M].北京?押人民出版社,2002:189.
      [9]引自[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6.
      [10]黑格尔.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56.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31]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9.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2.
      责任编辑 丛 琳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手稿 中人 内涵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