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巧妙“拼凑”,写活人物|有个拼凑人物的有小游戏叫什么

    时间:2019-04-22 03:18:4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写作中要成功地对人物进行描写,单靠观察、积累、模仿是不够的。许多学生平时记录了大量的观察笔记,阅读了大量的名篇经典,熟记了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可一到动笔去描写人物时,虽对生活原型进行精雕细琢,惟恐漏掉人物的一颦一蹙、一言一行,可结果如何呢?写出来的人物依然是千人一面,僵化呆板。写孩子总是“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张苹果似的脸蛋”,写老人总是“白发苍苍”、“满脸皱纹”……诸如此类的人物描写,在学生作文中俯拾即是。究其原因,是学生脑海中所印记的“人物形象”虽然很多,但都是孑然一身,缺乏拼凑,彼此之间互不联系。这样,也就难怪学生写出的人物没有灵气,如木雕泥塑,毫无个性。
      那么,如何让学生把观察、积累中储备的大量人物信息在笔下表达出来呢?我在作文指导实践中,发现运用“拼凑”的方法指导学生塑造人物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鲁迅先生在谈到人物形象的塑造时说道,他所描写的人物常常是“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拼凑起来的角色”。他运用这种“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等。学生在写人物时所缺少的,就是把“嘴”、“脸”、“衣服”进行巧妙的“拼凑”,把“种种人”“杂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纵观中外文学名篇,凡人物形象塑造成功的作品,莫不是得益于把不同人物的不同信息进行巧妙“拼凑”。鲁迅先生最钟爱的人物孔乙己便是多次“拼凑”的结果。关于孔乙己的原型,有人认为是“孟夫子”,有人认为是鲁迅的本家“田七”,也有人认为是“亦然先生”……其实,不管是谁,那都是次要的。鲁迅先生之所以能把“孔乙己”写活,关键是把这“夫子”、那“先生”的一些特点,只要是“孔乙己”所需的,统统拿过来,按照创作模型的要求与原型进行“拼凑”,如此才塑造出了“孔乙己”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决不是某一个人的再现,他应该是鲁迅先生多次“拼凑”的优良品种!再如,阿Q出世以后,曾有许多人认为阿Q就是自己,乃至有人指责鲁迅先生。这许多人之所以认为自己与阿Q共通,关键还是由于阿Q具有这“许多人”的特点,是这“许多人”“拼凑”、杂糅的结果。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塑造的两千多人物,在长相、地位、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巴尔扎克为了体现自己的创作倾向,他始终遵循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给所有的贵族形象都“拼凑”上“可笑”和“可怜”的色调,给所有资产者的脸谱上都“拼凑”来“可憎”和“可怕”的线条,而这“可笑”和“可怜”的色调、“可憎”和“可怕”的线条,却并非创作原型本身都具有的。巴尔扎克可以把生活中的任何人的这些特点“拼凑”过来,放到自己的创作模型身上,使之成为新的艺术形象。像这样的人物,在中外文学史上是不胜枚举的。可以说,任何一个艺术形象都不是生活中的孤立的个体,他(或她)与生活中的原型相比不说有天壤之别,也被“拼凑”得面目全非了。小说中的人物如此,一般纪实散文中的人物也是如此。不难想象,《背影》中的父亲、《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等等,虽然较多地依托了生活原型,可我们又怎能断言哪一个人是与生活中的这个人完全雷同的呢?作品中这些人物的一言一行不可能与生活中的毫厘不差。在对这些人物的回忆过程中,作者一定“拼凑”了别个人物或别个故事的某些类似内容,诸如外貌、语言、行为甚至是情节等,这样才会使作品中的人物如此之丰满,情节如此之感人。以上事例告诉我们,写活人物的关键是要学会巧妙地“拼凑”。
      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讲,运用“拼凑”的方法把自己笔下的人物写活,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一、选准“接点”,合理“拼凑”
      写作时,确定原型以后,给他(或她)“拼凑”什么,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把另一个或一些人的所有东西都“拼凑”给已选定的原型,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鲁迅先生把资产阶级的特点“拼凑”到“亦然先生”身上,莫泊桑把一个贵妇的东西“拼凑”到羊脂球身上,那便会引起天大的笑话。这里面就牵涉到一个如何选“接点”的问题。这个“接点”应以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作品主题为核心。孔乙己之所以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而不是身着戎装或西装革履,那是因为他是一个“酸”相毕露的下层知识分子,而非其他。这些“拼凑”的内容便是作者创作模型的需要、作品主题的需要。中学生在写作时,也要把握好这个“接点”。如写同学张某具有助人为乐的特点,就不能把李某、王某性格豪爽或发奋苦读的特点“拼凑”到他身上。反之,李某、王某即便有许多缺点恶习,只要他们身上具有了“助人为乐”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拼凑”到张某身上。这主要是因为二者有一个“接点”共通。
      那么,如何进行合理的“拼凑”呢?除了上面所述要选好“接点”以外,还要注意拼凑内容与原型的有机融合。如果所选李某、王某的拼凑内容与张某毫无相通之处,那便会给人一种画蛇添足、不伦不类的感觉。原型如果不能与借来等待“拼凑”的人合二为一,他便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形象。我们可以消减原型,使“拼凑”的内容与之趋同,以便二者有机结合。
      二、多方定位,适时“拼凑”
      在给原型选取“拼凑”内容时,应综合考虑创作模型的特点,以便对适于模型的“拼凑”内容进行恰当取舍。我们不可能把与创作模型相关的所有内容都“拼凑”到原型身上,否则的话,原型便会成为一个庞然大物,臃肿不堪,难以“活”起来。选准原型后,按照创作模型的需要,我们可以选取甲的语言、乙的外貌、丙的动作、丁的性格,把握好时机,把它们分别“拼凑”到原型身上,这样才能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莱辛说过,写人物时“主要的东西是使人物行动起来,通过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使原型在经过多方“拼凑”之后,仍不失其本色,成为作品所需要的创作模型,让读者看起来,“拼凑”后的人物更加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这样,也便达到了“拼凑”的目的。
      三、立足原型,超越原型
      原型是作者写作时塑造人物的标本。要在作品中塑造出“活”的人物,头脑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写“谁”的问题。有了这个“谁”,你的描画才会有个根,这个根扎结实了,塑造的人物才不至于零散。在这个原型的基础上,你可以添枝加叶,可以删繁就简,按照自己的创作模型去修改完善。而不能离开原型,随心所欲地去东拼西凑,最终把这个原型弄成个“四不象”。这既谈不上“生活的真实”,更谈不上“艺术的真实”,这样的人物也就没有了活力。
      总之,“拼凑”作为一种塑造人物的方法,它类似于物种进化过程中的品种配置,最终目的是达到塑造人物的最优化。通过“拼凑”,我们就可以把日常积累的大量人物信息有效、合理地应用到写作当中来,解决以往写作时人物总是呆板、僵化的问题,使描写的人物真正地“活”起来。

    相关热词搜索: 活人 拼凑 巧妙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