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电视新闻制作应在实践中找准理论坐标系】电视新闻特点理论

    时间:2019-04-18 03:14:1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大量新闻信息铺天盖地,如何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就要求新闻从业者提高对信息资源把握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必须依靠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同时,更离不开新闻理论的支撑和对新闻知识的运用,用理论来指导新闻实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自己“生产”的“内容”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新闻事实的把握、新闻素材的选取、寻找新闻第二落点、以受众为中心等多个方面,阐述在新闻实践中找准理论坐标系的重要性。
      【关键词】理论坐标;新闻实践;新闻报道;第二落点
      如今很多电视新闻节目都在求新、求变,力求把更有视觉水准和信息内容的新闻奉献给电视观众。很多记者认为,题材决定一切,新闻报道的过程是一种类似于自发的无意的“拍新闻”,记录发生的事实,而来自于理论的指导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其实新闻报道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过程,但是从大到一个频道栏目对新闻的定位和价值取向,小到每一条具体的新闻拍摄手法,都应该从记者以前的认识和实践中找到它的理论坐标。
      一、找准新闻事实的理论归宿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教授在《新闻传播流程和要求》中,对传播学拉斯韦尔公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理论进行逐一剖析,他认为新闻传播者应当具有角色期待、角色规定、角色责任、角色权利,对我们来说很有指导性,比如记者具备的素质和进入的门槛就是角色规定,而记者的角色期待是社会的看门人,其实,大众对新闻媒体的角色不仅是认同、更是一种期待,希望媒体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也像一面透视社会的镜子,让腐败、不公、欺诈暴露在阳光之下,让社会更透明和洁净,这就需要新闻从业人员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公正和客观的新闻报道发出时代的强音。新闻选择的都必须是事实,或者是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得到的有价值的事实。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想要表达的观点,应该是融入到对事实的报道当中,也就是说,用逻辑和事实来表述观点,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二、新闻素材选择技巧的提升需要理论支撑
      笔者曾经在省台新闻联播节目工作过,每个月联播都会下达很多宣传报道任务,虽然大多都是“命题作文”,但其实记者可以发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这就要看记者如何来选择事实,北京广播学院朱羽君曾经在《电视采访学》一书中谈到,新闻选择是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是新闻政策标准。只有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过去,对这一理论一知半解,通过多年实践,笔者逐渐意识到新闻选择理论的精髓,比如2007年10月,笔者承担了新闻联播中一个临时板块《直辖十年看重庆》系列报道的制作,当时报道组包括市内各报社记者、电视台和电台记者,当时一到长寿区,包括区宣传部在内的各部门负责人在给我们介绍十年变化的时候,重点是讲长寿湖的开发利用,准备搞生态、旅游等项目,但是通过之前的案头工作,记者了解到其实直辖十年来,长寿区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它的交通改善和工业园区建设,晏家工业园和重庆化工园区都位于长寿区,它们也是重庆目前发展最快、投资环境名列前茅的工业园之一;另外,交通的通达便捷也是十年中变化最大的,如果我们把报道放在交通和工业上,那么这期报道肯定能出彩,于是我向长寿区工作人员进行了解释,决定临时改变报道方向,以交通和工业来作为《直辖十年看重庆——长寿篇》的报道重点,后来我们了解到,其实长寿区当时为什么不把变化最大的交通和工业给记者进行介绍,就是因为他们想上马长寿湖的项目,打算利用这次《直辖十年看重庆》系列报道为他们的项目进行宣传,如果真按照他们的思路选择新闻报道事实的话,就会背离当初直辖十年报道的初衷;而更改报道方向之后,我们的特别节目就比几家报社记者的稿件有力度,更能反映当地十年最大的变化成就。因此,在新闻素材的选择上遵循新闻选择的理论规律,可以让记者在寻找第一手素材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
      三、深度报道理论在一般性社会新闻中的应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理论课程划分新闻报道的三个层次是:
      1、对主体新闻事实的直接报道、动态新闻。
      2、涉及主体事实背后的原因及实质(调查性报道)。
      3、在调查性报道基础上,作出的解释性报道。
      其实,如今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也普遍存在于新闻报道当中,笔者认为,除了监督性报道外,深度报道的三个层次也同样可以运用到一般性报道中,主要体现在“第二落点”和“返回现场”等方法的应用。例如,我们在实践中,经常提到的新闻“第二落点”的问题,而解释性、调查性就是第二落点,比如:2004年领导让我负责每周一期在《直通现场》栏目中播出的《警方出击》版块,这个版块由三条新闻组合起来,前两条是案件或者新闻事件的报道,而第三条就是针对前面报道的案件打“第二落点”,突出服务性,警察向市民讲解如何防骗、市民体验交通等等。
      在一次报道有关信用社违规放贷的报道中,我和《华西都市报》的记者为找不到能够支撑像村民所说的受骗的具体证据时,他果断的说:“走,再回信用社看看。”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因为我们刚从那个乡信用社回到一位村民家,再者刚才的调查并没有任何收获。没想到刚进信用社,眼前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把以前的一些问题帐目整理起来,被我们碰个正着,在这些帐目中就找到了放贷人身份证位数不对的瑕疵,进而推动了整个报道的进展,这也是“返回现场”收到的奇效。还有,深度报道理论中要求记者对现场的控制也能在我们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找到对应,比如在现场细致、忠实地记录,记者引领进行体验,体验的过程就是直击现场、把观众带入情境的过程。记得中国新闻奖关于一条135米蓄水的电视新闻报道,记者在蓄水的前一天晚上,先出像登上岸边的一块巨石上,第二天中午蓄水后,又返回现场,前一天晚上这块还能登上的巨石已经被涨高的江水吞没了,这个“巨石现场”的前后对比,让观众对蓄水后三峡水位的变化有了直观感受。   四、新闻实践规律要求记者必须以受众为中心,与传播学理论契合
      传播学理论强调要把受众作为传播的主体。过去,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时政报道的记者,总是喜欢写很多长篇大论式的报道,整条新闻没有吸引观众的细节或者切入点,两三分钟下来,冗长而生硬,观众很难接受,而最近两年,在时政报道上,越来越强调可看性,这其实也是回归新闻实质的一种体现。因为传播受体是观众,要想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按照观众的思维来做新闻,这就要求记者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从身边事说起、从小事说起,从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说起。在用事实说话的同时也要讲求策略,如果太生硬或者单刀直入,就会让观众觉得是说教味太浓,反而产生了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非旦不会达到宣传效果还有可能与传播者的意愿背道而驰。
      比如在提问方式上,要更多、更小、更深;多问,就是抓紧时间、抓住机会、多提问;更小,既问题越具体、切入口越小、越容易回答;更深刻,就是多对事实追问、多对自己拷问;虽然深度报道与谈话节目的节目形式有很大不同,但其实在提问设计上也有相似之处,这让我想起了2007年参与的十七大重庆卫视《对话党代表》访谈节目,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就是采用尽量小、尽量细化的方式进行的,简单的说,对话的中心是“重点议题”,支撑点就是“百姓视角”。比如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包括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等,而我们选择的切入点,是在谈话展开之前,首先播放了一个VCR短片进行话题的引入,内容是中梁山煤矿将生产中的“杀手”——瓦斯气体,经过科学的开发利用,变为安全清洁的燃气供应给15万户居民;这是一个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事例,VCR播完后,回到讨论现场,十七大代表、长安集团总裁徐留平很快就接上了话题,他说:“中梁山煤矿通过把瓦斯气体变废为宝,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目标,而长安集团作为大型国企也是通过不断开发排放更符合环保要求的新车型来为社会做贡献,实现科学发展的……”;可见,通过中梁山瓦斯这一“小”切入点,引出了科学发展这个“大话题”,嘉宾也可以娓娓道来、更加顺畅;还有就是“小人物”,比如在党的建设主题中,带领大家修路的彭水县龙溪乡如榔村党支部书记刘昌福、一圈两翼主题中的蔬菜经营户李大姐,和谐社会主题中西南大学贫困生苏务撒的故事,让“小人物”的生活变迁,成为反映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使观众产生共鸣,形成了嘉宾、主持人、观众三位一体的“传播场”。
      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崛起的今天,我们也欣喜的看到IPTV、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等技术的逐步推广和应用,给电视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了新媒体的有力竞争者,但是,我认为,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依然体现在技术层面,也就是人们接触信息的媒介方式增多了,但是一个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生存,关键还是靠“产品”,也就是内容来说话,这就需要新闻从业者提高对信息资源的把握能力,而这种能力,就必须依靠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同时,更离不开新闻理论的支撑和对新闻知识的运用,用理论来指导新闻实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自己“生产”的“内容”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想新闻同仁们在今后的类似实践将会更多,这也将对丰富节目内容、形式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①叶子、赵淑萍、《电视采访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②[美]戴维·加洛克 编:《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篇》,新华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集团)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 坐标系 应在 找准 理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