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论深化地方政府改革与提高执政透明度]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的执政地位

    时间:2019-04-17 03:20:0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有了强盛的物质基础,民生得到了持续改善。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地方政府改革正处于一个挑战纷呈的十字路口。如何适应新形势,深化地方政府改革,提高政府执政透明度,使全民参与改革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和严峻考验。
      关键词:地方政府;改革;执政;透明度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07-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改革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需要改善、提高的方面,中国地方政府改革仍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地方政府改革势必是一场深刻的改革,是各种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和组合。但是,仅寄希望于政府主动放权,实现自上而下地彻底变革是不可能的。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力结构和偏好结构,决定着整个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因此,实行地方政府改革,是中国改革历程的又一次自我否定,将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实现新的历史飞跃。深化地方政府改革,是新形势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深化地方政府改革,提高政府执政透明度,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结合各国政府改革的先进典范,海纳百川,取其精华,着力解决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和地位,使全体人民都能参与改革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中国地方政府改革面临的困境
      1.中国地方政府改革不到位
      中国地方政府的改革在相当大程度上还不适应新阶段的需要。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表现出严重“缺位”现象,比如在市场监管方面不作为,提供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到位,尤其是对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投入不足;在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突出的一些改革有可能演变成政府“甩包袱”,从而使改革走样。
      2.在具体实践中出现普遍走样变形问题
      由于中国的改革已进入到以全面调整利益关系为重点的改革攻坚阶段,在各种利益的诱导下,一些重要的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扭曲,存在许多“伪改革”等多种走样变形的情况,如当前地方政府的职能“越位”问题比较突出。有些地方政府领导直接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热衷于帮企业跑项目、要贷款、搞销售、办会展,甚至包办代替企业的招商引资和投资决策,这是影响改革,使改革成果大打折扣的重要因素。如果不能采取措施纠正这一倾向,改革攻坚事实上难以全面奏效,地方政府执政透明度也不易提高。
      3.政府监督机制不完善,各方面监督乏力
      目前中国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还存在不少缺陷,致使监督乏力,规定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流于形式;司法独立难,法院、检察院的财权、人权、物权都受同级政府的约束,影响了其监督制约功能的发挥。不过网络监督却一枝独秀,互联网上频频曝出某些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在这些如潮水般汹涌的网络舆论压力下,地方政府也采取了积极回应的态度。这表明社会监督中公众的主体监督意识以及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在不断提高。网络监督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并有滑向“民粹主义”的危险,而且这种倾向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民意正式监督机制的乏力,导致监督效力与效果的不理想,政府执政缺少透明度。
      4.政府工作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缺失
      政府工作缺乏公开性、透明度不够、暗箱操作过多是政府公信力缺失的重要原因。在一些具体行政行为上,暗箱行政仍然存在,一些政府部门仍然把公众排除在政府决策之外,行政过程神秘化。尽管在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颁布,但在现实运作中,政务公开推行起来仍然困难重重。究其实质,还是“官本位”意识作怪,这种意识担心政府让出权力,利益会受到损失。另外,虽然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相应出台了政务、厂务、村务等多种公开政策,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收费等各类敏感事项也进行公开,但由于缺乏有效地制度保障,假公开、半公开等现象屡见不鲜,公开变得名不副实。
      二、深化地方政府改革,提高执政透明度的对策
      1.加强地方政府科学、民主决策能力,实现决策透明
      各级地方政府应在依法界定相应决策主体的决策权限基础上,建立并实行科学的决策制度和流程,包括决策调查、决策分析、专家咨询、公众听证、表决程序、决策公示、决策评估、决策责任以及领导决策、代表决策、开放式决策等,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还有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必须要经过公开听证和社会公示的环节。为了确保决策的质量,任何决策都要有反馈评价和纠偏机制,并经由法律或者法规制定决策责任追究的实施办法。通过这些,从决策开始提高政府执政透明度。
      2.深化改革,立足服务,提高执政透明度
      地方政府部门在办公当中应切实改变以往的衙门作风和习惯,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便捷、效率、价廉、规范、信赖、友善等服务型政府的新特点。为此,地方各级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将所有行政许可、审批工作和各类大众服务性工作,参照已有的经验,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的新模式中来。在这个通透式办公场所中,通过集中的服务部门、全面的服务项目、便捷的服务流程、协调的服务机制、热情的服务界面、廉洁的服务作风、实时的服务监控,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达到为民、便民、利民的目的,加快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步伐。
      第二,推行政务公开的法制化,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受教育的水平普遍提高,参政的手段和能力都有了明显增强,对政务公开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国家的政府政务,除法律规定的涉及国家机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办公内容外,应全部向社会公开,所有行政机关要为公众查阅政府可公开的信息提供便利条件,确保公共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快建设阳光、透明政府。
      第三,要加快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针对当前在这个新管理工具建设当中出现的重技术轻政务、重投入轻产出、重外表轻内容、重宣传轻服务的普遍问题,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应当从自身改革入手,转变电子政务观念,完善电子政务立法,创新电子政务流程,依法公开政务信息,减少电子政务浪费,提高电子政务质量,通过网络技术与政务改进的完美结合,大力实践“电子政务”切实推行“政府上网工程”,将“市民提申请、政府来审批”的模式转变为“市民有需求、政府来服务”的模式,实现从政府的单方面信息宣传,向政府与公众用户的信息互动和提升政府网上公共服务能力转变。这样有助于提高政府执政透明度、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廉政建设,为政府与公众、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回应带来一场改革。
      3.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督体制,为提高执政透明度提供保障
      中国的政府监督主体不仅有政府机构自身,还有党、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公民及社会舆论,监督主体多,机构多,渠道多,但监督力量过于分散,监督的协调性、配套性比较差,从而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有效监督政府。在政府行政体制框架内,应当将监督机构与执行机构、决策机构分开,强化监督机构的权威性。另外,要加强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督促政府工作人员廉洁从政,保证政令畅通,防止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最后,要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建立政府履行层级监督责任和自我纠错机制。同时,要不断完善政府外部监督体制,推行政务公开,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司法机关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认真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坚决克服对人民群众麻木不仁,不负责的官僚主义。这样深化政府监督方面的改革,进而为提高政府执政透明度提供完善的政府监督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 透明度 地方政府 执政 深化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