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背诵能力_如何培养背诵能力

    时间:2019-04-13 03:37:1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背诵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要求,在今天,背诵依然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具体探讨背诵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培养;背诵能力
      学习语文是一个循序渐进和不断积累的过程,背诵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途径。不背不记是学不好语文的,这是古今中外一致公认的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表达能力差,说话颠三倒四,语句不通顺,或使用不规范的语言,其原因在于学生语言积累少,忽略了背诵。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背诵”这一传统的学习经验。要加强课堂上的背诵训练,根据记忆规律,讲究记忆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背诵指导。
      所谓有效是相对于低效、无效、负效而言,严格意义上的无效和负效教学在实践中还是少数,我们不妨把它们归于低效。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学生经过学习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获得了进步和取得了成绩。机械背诵是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地反复强记,能背诵一些东西,但那样费劲大,收获小,背下来的东西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而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背诵,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在教学工作中,我总结了如下几个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对一些学生而言,背诵是枯燥无味的。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调动学生背诵的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能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课文所描写的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提高识记效果。当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所写内容后,教师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把课文范背一遍。绘声绘色的诵读,可以感染学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背诵兴趣,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划出关键词,让学生背诵时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二、挖掘潜力,引导学生根据记忆规律背诵
      教师要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线索,明确记忆材料的内在逻辑。通过朗读,学生不难发现课文的结构线索。顺着结构线索进行识记,速度就能加快,效果会更好。同时,要引导学生寻找和建立记忆的“支撑点”。心理学研究表明:识记和保持就是在大脑皮层上形成暂时神经联系,联系一经形成,便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这种联系一旦中断,只要重新刺激暂时神经联系,便又会活动起来。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背诵一段内容时,如果记不住,只要提示一两个字,就能继续往下背,就是这个原理。所以,我们在指导背诵时,可以利用精辟的板书或课文关键词语来帮助学生背诵课文。这些少量的、但包含丰富内容的词句,识记时可以依靠它们来连接课文内容,背诵时可以借助它们使旧有的联系复活。这些重点词句建立起记忆的“支撑点”,形成文章的纲要和脉络,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充实细节,就能较快地背诵全段。单纯重复的识记方法,显然不如结合重现的识记方法,在背诵过程中结合尝试重现,学生能及时发现还没记住的弱点部分,在以后的学习时,会对它们更加注意,从而提高背诵的正确率。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全班加以校正。把容易错的地方,通过纠正的方式提醒学生注意,达到深化语言文字印象之目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背诵全段甚至全篇就水到渠成了。背诵完后,让学生回顾背诵过程,帮他们反思刚才是怎么背诵的,从而归纳出背诵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来背诵。这样,学生在背诵类似文字时就能做到触类旁通。
      三、明确目标,给学生记住的紧迫感
      陈景润在中学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化学老师要求学生把一本书背下来,同学们都说困难,他却说:“这点很容易,怕什么?”果然没过多久,他就把书背完了。此例说明陈景润有记住知识的紧迫感,既有“一定要记住”的决心,又有“一定能记住”的信心,结果通过努力学习,达到了记住知识的目的。
      明确记忆的目标和任务对记忆的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有了明确的记忆任务,全部的记忆活动就会集中在主要的记忆对象上,并且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去实现它。相反,若是记忆的对象模糊不清,那就如同在迷雾中开枪一样,击不中靶,把记忆的能量扩散了。因此,教师对那些必须记住的材料,一定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记忆目标和任务。学生们明确了目标和任务,记忆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四、及时复习,巩固背诵过的内容
      记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经“识记”、“保持”和“再现”的心理过程。
      在“再现”阶段,大脑中虽有遗留信息存在,但有的信息却忘得一干二净,这即是遗忘。学生们往往背完了新学的内容,又忘记了过去学的内容。实验告诉我们,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人们识记事物20分钟以后就遗忘41.8%,1天以后遗忘66.3%,6天以后遗忘74.5%,在此以后,遗忘的速度大为减慢,达到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针对这一遗忘规律,在教学时一定要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巩固背诵内容。
      但是,复习并不是把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机械重复。简单的机械重复容易引起大脑的疲劳和抑制,产生消极情绪,使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复习本身必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由于学过的东西并不都是同等速度识记和遗忘的。因此,总是按固定的次序从头到尾是不必要的,应当让学生有重点地去复习那些难记忆和易遗忘的东西,而且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
      总之,要根据记忆的规律指导背诵,并在背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语感、情感、美感的训练和熏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背诵不是死记硬背的苦差事,而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种美的欣赏,更是一种乐趣,从而自觉地背诵。这样日积月累,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背诵 初中 培养 能力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