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创新育人方式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育人为本的内涵

    时间:2019-04-07 03:16:4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在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今天,坚持学校内涵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共识,并为之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但其中也存在诸多困惑,特别是对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认识仍较模糊。笔者以为,学校内涵发展旨在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提升,而关键则是育人模式的创新。
      一、探索多元化的育人模式。
      首先,教育是一种面向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其本质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能力和人格基础,所以促进学生的科学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标准。说到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就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
      其次,我国的基础教育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基本技能比较牢固、应试能力强等,然而这些并不等于教育质量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探究意识、实践能力乃至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是关乎教育质量更为重要的方面。改变从课堂到课堂、从课本到课本、从分数到分数的单一育人模式已成为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再其次,多元化的育人模式是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学校之间的比较,主要不在办学规模、硬件设施等方面,而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水平。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除了规模、设施,还有比其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多元化的育人模式,包括教育国际化程度、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领导力的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这些都是学校的软实力。
      二、更新育人观念,创新育人方式,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第一,转变育人理念,为创新育人方式营造共识。
      学校教育本质上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教育,那么,学校教育究竟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哪些“基础”呢?不少人认为:所谓“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认为只要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他们就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游刃有余。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教育部全国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曾这样说过,每一个教育者,思想上一定要有把昨天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从容应对明天社会所必需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探究意识乃至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共识。从这一点来讲,课本及昨天的知识仅仅是育人的一种载体,而非全部。我们的教育在强调不能让孩子输在今天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如何让孩子赢在明天,赢在终点。
      第二,坚持以生为本,创设育人方式的多样化。
      1.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是接受性的,被动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并掌握知识,它体现在听课、作业、练习等学习的各个环节,这种学习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应试能力,但学生负担沉重,思想压抑,创造活力不强,这样必定对他们今后自主获取知识,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会研究性学习,培养其在预习、听课、自习、练习等学习环节中提高个人发现和接收新信息、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搭建个性化、多样化的育人平台。课堂是育人的主要场所,但绝不是全部。班级授课制通过统一教育内容、教学进度、教育方法、标准规格以实现教育的高效率,但也存在忽视人的个性等问题。为此,我们学校主动为广大学生搭建个性化、多样化的育人平台,如广泛开设各类选修课、组建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参与组织学校重大活动等,这些课程和活动对学生个性发展、能力培养都是极有帮助的。
      3.立足学校,引导学生逐步走向社会。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最终要经受社会的检验,所以我校开展了“走向社会”系列实践活动,鼓励孩子参加服务进社区、军事夏令营、国际夏令营等活动,以期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构建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和谐发展。
      由于评价具有激励、导向作用,因此单一的评价会导致单一的目标追求,而单一的目标追求会导致“唯分数论”等诸多问题,也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推手”之一。所以,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既是减负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创新育人模式的有力举措。
      多元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为此,我校除组织开展常规性评价外,还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性、个性化评价活动,如一年一度的“十路百佳学生”评比、“班级十方面突出生”评比、每周“最佳值周生”评比等,同时还实施了《我的成长轨迹》评价手册记载制度,除全面记录学生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奖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类信息外,还配以同伴、家长、老师的评语等内容。从实施结果看,这种集动态、过程、多元于一体的评价方式,不但增强了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展示个性风采,不断塑造自信、阳光的自我新形象,基本实现了“以评价促发展”的预期目的。
      三、创新育人方式需要关注的几个重点。
      第一,创新育人方式需要社会确立科学的育人导向。
      科学的育人导向,是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方向性依据,又是实现育人模式创新必要的外部支持。如何确保全社会形成科学的育人导向,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作为校长应争做素质教育的“领头羊”,绝不做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者,更不能因学校的高升学率而沾沾自喜,甚至大肆渲染,否则,就会对整个教育产生严重的负面诱导——“一俊遮百丑”,进而成为科学育人导向的无形“杀手”。
      二是建立科学的学校发展评价体系。学校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师生)的发展上,因此,对学校的评价同样需要多元化,做到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既要让教育行政部门及教师、家长、社会知名人士、教育专家、学生共同参与对学校的评价,还可以开展校际互评;既要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应评价学校为促进师生身心健康、个性发展、能力培养、理想抱负等公民综合素养的提升所采取的措施与成效;既要注重终端质量,又要关注办学过程、办学特色和可持续发展力;既要有量化指标,也要有定性考评。
      第二,创新育人方式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孩子既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共同期盼。家长的愿望是好的,但在具体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却存在不少误区,如不少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喜好、潜力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将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孩子;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暂时落后,不是鼓励而是批评甚至是责骂,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正确的引导;以单一的学业成绩来衡量孩子,将“分数”看成孩子的唯一;出于自身面子,不顾孩子实际,盲目跟风择名校、请家教等,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凡此种种,不但苦了孩子的童年,还会贻害孩子的未来,与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初衷相悖。基于这种状况,我们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等诸多途径,密切家校联系,增进育人共识,增强家校教育合力,力求学校创新育人模式赢得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第三,了解国外教育动态,借鉴先进的育人经验。
      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文明是在各民族相互交流甚至激烈碰撞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进步与繁荣的。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其发展进步同样离不开相互交流与借鉴。不同国家的教育,虽因国情、历史背景等不同而各具特色,但绝不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关的孤立事物,相反,也有普遍性的规律、共性化的做法可供相互参考与借鉴。因此,主动了解国外教育动态,大胆吸收借鉴其中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适合我国国情和本校校情的育人理念、育人模式,从而使学校的育人模式改革与创新不流于表面、不陷于空想。
      育人模式的创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努力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多元化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国家、民族的振兴奠基。
      (责任编辑 任小艾 朱哲)

    相关热词搜索: 育人 内涵 关键 方式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