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学百科 > 正文

    【读孔二则】 孔怎么读

    时间:2019-03-27 03:27: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睡懒觉的下场      午睡起,读《论语・公冶长》,神清气爽。见夫子责宰我“朽木不可雕也”,顿觉大。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弟子宰我,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言辞美好,有辩才。《论语・先进》篇里提到言语出色的只有两人:宰我、子贡。能与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大辩士子贡有得一比,可见宰我的口才非同小可。这样一个弟子,孔子一开始是很喜欢的。后来他发现宰我这个人比较懒散。有一次给弟子们上课,宰我没有来听课,派人去找,发现他竟然在房里睡大觉。孔老师于是大发脾气,说了一番很严重的话。
      大白天睡个懒觉,值得孔老师这么大动肝火吗?莫说睡个午觉(本人有此习惯,常年不辍),哪怕是在课堂上梦见了周公,不也很正常嘛。古今曾有很多人为宰我鸣不平,汉代的王充就认为孔子有点小题大做,他在《论衡・问孔》篇中问孔老师:“案宰予在孔子之门,序于四科,列在赐上。如性怠惰,不可雕琢,何以致此?”据考,宰我在孔门“四科”序列里,成就在子贡之上,如果性情懒惰,不可造就,能取得如此成就吗?说得似乎有道理。问题是,事情虽小,但性质严重。你别忘了孔老师曾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夫子眼皮底下打瞌睡,不是朽木又是什么?
      夫子将“昼寝”等同于懒惰,而懒惰在很多文化背景下都是一种恶习。在西方基督教文明中,“懒惰”是“七宗罪”之一;《旧约・箴言》:“懒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能。”向蚂蚁学习,人还有活路吗?我们古人对“懒惰”也多有训诫。《周易・乾卦》:“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圣人也为此作出了榜样,传说“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意思是孔子为天下事奔忙,连炕席还没睡热就披星戴月地走了;墨子连烟囱还没烧黑就匆匆忙忙地走了。据说曾国藩就严守“圣训”,他虽然日理万机,身子骨也并不强壮,但一生之中,从来不敢睡午觉。也有喜欢“昼寝”者,宋徽宗朝吏部侍郎赵叔问,肥而喜睡(肥胖者多嗜睡),又厌宾客。在省(朝堂)、还家,常挂“歇息牌”于门首,人呼为“三觉侍郎”:谓朝回、饭后、归第也。意思是,他不是在睡觉,就是在去睡觉的路上。
      我向来认为,“昼寝”是件很美妙的事情。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休息好了工作起来才有效率。现在想想,我们很多关于“光阴”的教诲都大成问题。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的,就很残酷。我记得在村小学读书的时候,就被要求上晚自习,那时农村尚没有电灯,一人一盏自制的小油灯,灯光昏黄,甲乙丙丁、ABCD、毛刘周朱地写来读去,最后书没读成,眼睛倒坏掉了,作孽么不是。
      
      吾从之讽
      
      我们正遭逢一个“段子”的时代。俏皮话、政治冷笑话……此类“民间语文”通过手机短信、微博客等传播媒介,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我们生活里的盐。不仅仅是作家、网络写手、意见领袖们,几乎每个手持键盘的当代人,都对“段子”的创作和传播投入了无限的热情。我们俨然成为一个“段子”大国。
      “段子”惹人喜欢,它短小,即时,可爱,但又有的放矢,解气,解恨,解痒。它非投枪,也非匕首,有时像针,但更多的时候就是一根惹人怜爱的狗尾巴草。它让人喷,让人,让人倒,让人释怀,但更多的时候是让人放不下。它不是战士,不是英雄,有些时候还以狗熊和小丑自拟,其实它是英雄的一张面具。它很聪明,很俏皮,很看得开的样子,其实往往充满了辛酸。它具有游击性,没有根据地,没有组织、纪律和纲领,在布满哨所、暗探和敏感词的网络丛林里,它来去自由。它往往具有精准的现实感和敏锐的问题意识,在蜚短流长之中随风飘荡,这种匿名性又使它成为无人认领的孩子和无人负责的飞地。
      它最鲜明的风格是反讽。
      孔子对能说会道、巧言善辩者不感兴趣:“巧言令色,鲜矣仁”。他的意思是,只会花言巧语、虚假颜色的人,是没有什么“仁”可讲的。孔子对“巧言令色”的斥责三见于《论语》(《学而》《阳货》《公冶长》),可见他厌恶之深。
      孔子讨厌“巧言令色”,主要是因为其“巧”其“令”,虚于其表,不诚恳。孔子虽然提倡“文质彬彬”,但也只是“辞达而已矣”,这一“巧”一“令”,就有伪诈、谄媚的嫌疑。在先儒那里,“仁”不仅是一个目标,也是一种修行,所谓“求仁得仁”,这“求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仁”。一个人整天花言巧语,总想取悦于人,如何近仁?君子当讷于言,敏于行。曾子也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耸着肩膀,露出一副稀烂的笑脸,这真比夏天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孟子・腾文公下》)
      后儒对“巧言令色”的厌恶似远在孔子之上。孔子讲“鲜矣仁”,朱熹作《论语集注》时,干脆说是“绝无仁”。朱子的门人问:“恐怕还没到‘绝无’的地步吧?”朱熹说:“巧言令色,心思都在夸饰与取悦于人,大概是没有什么‘仁’了。即使有些个‘仁’,又成什么样子!程颐说‘巧言令色’是‘非仁’,我就是按他的意思讲的。”
      有人认为孔子的这个观点与他自己的不善言谈有关,比如他的弟子官至季氏家臣,而他却只能挂个闲差,皆因他言辞缺乏煽动性云云。这就有些“度君子之腹”的嫌疑了。事实上孔子也会“巧言”。有一次孔子过陈国,时值陈惠公征调犯人修筑凌阳台。因急于求成,催逼甚紧,工程尚未完工就有数人被杀,搞得人心惶惶,无人敢谏。孔子见惠公时,竟然盛赞道:“美哉也,贤哉王也!自古圣王之为城台,焉有不戮一人而能致功若此哉!”陈惠公听得出孔子话中有话,心中有愧,悄悄把抓来的监吏放掉了。孔子曾说,“谏者有五,吾从之讽”,即是说,劝告别人的方法有多种,但最常用的还是富有语言技巧的讽喻与暗示,而不是不知轻重地“鸡蛋碰石头”或一味“以死进谏”。有则西方的段子,也深得孔夫子“巧言”之妙:一位教徒祈祷时犯了烟瘾,问神父: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神父瞪了他一眼:不可以!另一教徒祈祷时也犯了烟瘾,他问神父:抽烟时可以祈祷吗?神父赞赏地说:当然可以!■

    相关热词搜索: 二则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